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176299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为历史散文,其特点是故事情节生动,人物特点鲜明,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课下注解、上下文或者是在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合理推想,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的基本方式应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学生在初中学过这篇课文,所以教授这篇课文的重点可以放在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了解劝说艺术上。【教学目标】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2、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4、了解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及“三叠式结构”的写法【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诵读课文,疏通

2、文意,理清思路,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教学难点】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及文言句式特点,邹忌的讽谏艺术。【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2、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简介战国策:战

3、国策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 33 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很大。三、解题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

4、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注:此成语典故于楚庄王也有记载)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弹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听读课文,感知全文,圈点勾画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2学生质疑问难,就势进入教学难重点的文言现象整理上,教师小节文言现象,重点讲清意动用法和宾语前置句式的特点;(多媒体课件出示典型例

5、句)(1)通假字:八尺有余(又);孰视之(熟);受上赏(授)(2)词类活用:名词做状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形容词的意动(吾妻之美我者);动词的使动(闻寡人之耳者)(3)句式:固定句式;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4)古今异义:3、齐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文脉:比美反思(讽谏依据)巧谏齐王(讽谏内容)纳谏强国(讽谏结果)4、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评价朗读优劣;五、小结: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2)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

6、3)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1、考查文言词语的识记和句式等文言现象的掌握情况,检查背诵。2、了解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及“三叠式结构”的写法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劝谏艺术。 教学重点:了解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及“三叠式结构”的写法教学难点:体会劝谏艺术教学过程:一、 检查背诵,考查文言现象识记情况;二、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作技巧及邹忌劝谏技巧之高;明确:1、三叠式结构 三问、三答 邹忌进谏 齐王纳谏 妻私我 三思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三比 朝廷大臣畏王 客求我 四境之内求王 三赏 面刺上赏 上书中赏 谤讥下赏 小 - 大 家事 - 国事

7、 三变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无可进者 战胜于朝廷 2、邹忌选择什么方式向齐威王进谏的?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三、分析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邹忌”这个人物形象。邹忌: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缘事及理;忠于职守,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齐王”这个人物形象。齐王:闻过则改,明智果断;从谏如流,兴利除蔽四、拓展延伸本文的成功在于塑造了一位机智聪慧、忠心进谏的贤臣邹忌,邹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采用了恰当的方法进谏。历史上谏臣很多,引进下列两则进谏的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春 秋 时 , 吴

8、 王 欲 伐 荆 , 曰 : “敢 有 谏 者 , 死 ! ”此 时 , 舍 人 有 少 孺子 者 欲 谏 不 敢 , 则 怀 丸 操 弹 于 后 园 , 露 沾 其 衣 , 如 是 者 三 旦 。 吴 王 曰 :“子 来 , 何 苦 沾 衣 如 此 ? ”对 曰 : “园 中 有 树 , 其 上 有 蝉 , 蝉 高 居 悲 鸣 ,饮 露 , 不 知 螳 螂 在 其 后 也 ; 螳 螂 委 身 曲 附 , 欲 取 蝉 , 而 不 知 黄 雀 在 其 傍 也 ; 黄 雀 延 颈 , 欲 啄 螳 螂 , 而 不 知 弹 丸 在 其 下 也 。 此 三 者 皆 务 欲 得 其 前 利 , 而 不 顾

9、 其 后 之 患 也 。 ”吴 王 曰 : “善 哉 ! ”乃 罢 ( 16) 其 兵 。 )晏子谏杀烛邹( 齐 景 公 好 弋 , 使 烛 邹 主 鸟 而 亡 之 。 公 怒 , 召 吏 欲 杀 之 。 晏 子 曰 : “烛 邹有 罪 三 , 请 数 之 以 其 罪 而 杀 之 。 ”公 曰 : “可 。 ”于 是 召 而 数 之 公 前 , 曰 :“烛 邹 !汝 为 吾 主 鸟 而 亡 之 , 是 罪 一 也 ; 使 吾 君 以 鸟 之 故 杀 人 , 是 罪 二 也 ; 使 诸侯 闻 之 , 以 吾 君 重 鸟 而 轻 士 , 是 罪 三 也 。 数 烛 邹 罪 已 毕 , 请 杀 之 。 ”公 曰 : “勿 杀 , 寡 人 闻 命 矣 。 ”)这些谏臣都没有采用直谏的方法,而是或讲故事,或以自身为例,或正话反说,委婉进谏,效果也都十分理想。那就有个问题了,自古道“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这些人用不逆耳的忠言也能利于君主行、国家行,反之,一些敢于直谏的大臣却因触怒龙颜而惨遭不幸。那么“忠言逆耳”还有没有说服力呢?你如何看待“忠言逆耳”这个问题呢?请畅所欲言。五、作业:从下面两道写作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再谈“忠言逆耳”(2)邹忌的成功(请在文中谈谈促使邹忌进谏成功的因素)要求:有观点,有实例,字数不少于 3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