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普洛丁的美学观点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172274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说普洛丁的美学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评说普洛丁的美学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评说普洛丁的美学观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评说普洛丁的美学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说普洛丁的美学观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说普洛丁的美学观点摘要:什么是美?这是传统美学的核心观点。作为新柏拉图主义者,普洛丁更多的继承了和发展了精神导师柏拉图的审美观念,并以流溢学说为基础, 描述了如何从最低等的美上升到美自身的梯级上升的审美历程, 即从物体美到灵魂美, 再到理智美(美本身), 最后回到美之原的太一, 强调了只有在与神相合一的神秘主义的宗教迷狂中才能达到至高至纯的审美境界。普罗提诺就是座桥,通过这座桥, 古代美学和中世纪, 乃至近现代美学相关联。关键词:普洛丁;柏拉图;流溢说;神;太一众所周知,普洛丁( 公元205年270 年) 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者,普氏美学是对柏拉图( 公元前427 年公元前347 年) 美学

2、之改造,二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普洛丁是公元三世纪古罗马著名的哲学家,中世纪宗教神秘主义哲学的始祖。哲学著作总称九章集,其中有些篇章谈到美和艺术。普洛丁虽无美学方面的专著, 但其观点在当时颇为新颖, 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古希腊的两位巨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后代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值得重视。文革前,汝信曾在西方美学史论丛中发表长文评论普罗提诺美学; 近年来,深入研究普罗提诺美学的也不乏其人, 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普罗提诺美学观点的价值。本文在简要介绍普罗提诺哲学观点的基础上,对普罗提诺的美论、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作较为详细的然而也只是粗浅的评论。普洛丁是新柏拉图主义中的亚历山大里亚罗马

3、学派的奠基人, 他生活在罗马帝国的空前危难之时, 当时罗马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危机已经处于分崩离析之中, 基督教教会和罗马统治者处于一种尖锐的对抗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普洛丁哲学应运而生。由于普罗提诺是埃及人,深受东方哲学的熏染, 故而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中又糅合了一些东方神秘主义的东西。如同古希腊哲学,新柏拉图主义也是一种热衷于追问世界的本质、本原的所谓本体论哲学。柏拉图最早开启了关于美的本质的思考。在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的希庇阿斯篇中他提出了“美本身”是什么的问题。他与希庇阿斯讨论了当时流行的一些关于美的定义, 结果发现这些定义都站不住脚,于是慨叹道: 美是难的1。对美虽无法下定义, 柏

4、拉图却认为,美的本原是在理念世界。他哲学观的根基是理念或理式。柏氏认为,每一类具体事物都各有一个客观的、独立存在的理念。柏氏在国家篇中说: “一方面我们说有多个的东西存在,并且说这些东西是美的,是善的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本身、善本身等等,相应于每一组这些多个的东西,我们都假定一个单一的理念,假定它是一个统一体而称它为真正的存在。” 2在柏氏看来,理念是万物之源,是第一性的,具体事物都是由理念所产生,是理念的摹本或影像,是第二性的; 并且,理念有从低到高不同的级别。,在柏拉图看来,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对“美本身”即美的理念的分有,美的理念是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本质。在斐多中,他明确

5、提出了他关于美的本质的结论,即“分有论”: “我们不能不这样想: 假如在美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美的东西,那么这些美的东西之所以是美的,就只能是因为它们分有了美本身。他还说:“如果有人告诉我,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它有美丽的色彩或形式等等,我将置之理。因为这些1 柏拉图. 文艺对话集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 北京大学哲学系 古希腊罗马哲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6只足以使我感觉混乱。我要简单明了地、或者简直是愚蠢地坚持这一点,那就是说,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美本身出现于它之上或者为它所分有,不管它是怎样出现的或者是怎样被分有的。”美的理念从哪里来?普洛丁

6、的回答是,只能从神那里来。他说:“物体之所以美,是由于它分有了来自神的理性。”柏拉图的分有说在这里变成了流溢说。普氏也仿照柏氏把美分为不同的级别,他主要论述了对物体的美、心灵的美和最高的美即理念美或理性美的审美认。普洛丁认为, 世界的本原是所谓“太一”。“太一”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 太一”“既不是一个东西, 也不是性质,也不是数量, 也不是心智,也不是灵魂,也不运动,也不静止,也不在空间中,也不在时间中,而是绝对只有一个形式的东西,或者无形式的东西,先于一切形式,先于运动,先于静止。” 1这种不在时间与空间中, 不运动也不静止, 无形式的, 不是东西的“太一”自然是绝顶神秘的,不可言说

7、的,但它却是万物之源。“太一”也就是神。“太一”如何演变为万物呢?普洛丁提出“流溢说”, 即世界万物是从“太一”那里流溢出来的, 最先流溢出来的是“努斯”, 即心智或宇宙理性, 它就是“太一”的智慧。“太一”本来不是一般理智所能把握的, 但如同太阳通过光来看见和表现自己一样,“太一”也通过心智来表现和认识自己。“心智”固然也是超验的,但它有别于“太一”。“太一”是“一”“, 心智”则是“多”。因而,这“心智”相当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它是由多种理念构成的。 “心智”对应于其上的“太一”来说, 是“太一”流出的智慧, 对应于其下的现象世界,又是模型,是产生万物的原因和动力。不过,联系“心智”和现象

8、世界的还有一个中间环节,这就是“灵魂”。“灵魂”不如心智完备,心智的活动方式是直觉,灵魂的活动方式则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灵魂有两种倾向,一是向内的倾向即趋向心智,一是向外的倾向。即趋向现实世界, 与物结合, 形成自然, 作为物和自然中的灵魂。总之,普罗提诺“流溢说”的流溢过程就是: 太一心智灵魂物质。普罗提诺认为, 就像阳光照射得愈远就愈暗淡一样, 离“太一”愈远的东西也愈低级。因此,感性的物质世界是低贱的。普氏不但把美分为不同的级别,认为要达到这种最高的美,就得净化心灵,通过心灵视觉去观照它。 而且他也把对“美本身”即美的理念或理性的观照,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论美中,普氏说: “凡是已见到

9、神的人,就会为它的美赞叹不已,满怀惊喜交集之情,感到无尚的悸动,以一种真正的爱慕和啮心的热望去爱它,就会耻笑其他种种的爱情,鄙视以前那些僭称为美的事物如果他见到这种美,把美赋予一切,而赋予之后仍不减其美,也不接受什么来补充,如果他始终不变,还是在观照和欣赏这种美,那么他还需要什么别种的美呢?因它既然是最高的本原的美,正是它才使得它的情人显得美和可爱谁能看到这种幸福景象就是最幸福的,谁见不到它就是真正的不幸。因为不幸的人不是没有见过美的颜色或肉体,或是没有执掌过权力、执政治国的人,而是没有观照过这唯一的美的人。”2普洛丁还提出了影响很大的审美理论,审美是一种观照。他说:观照不是观看,而是另一种视

10、觉类型,即迷狂。看到高级的美会使人在迷狂中惊喜交集, 充满狂热和狂喜, 他把这种迷狂的境界看作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他说:“谁能达1 普洛丁. 九章集A .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上) C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 章安祺 谬灵珠美学译文集( 第1 卷)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到这种观照谁就享幸福, 谁达不到这种观照谁就是真正不幸的人。” 1这里既谈到了美感有别于一般快感的情绪反应的特征, 又肯定了审美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什么方法才能观照到本原的美, 达到那至高至纯的审美境界呢? 普罗提诺提出的方法是闭目内视,“闭上双眼, 转向

11、另一种观看的方法, 并激活它, 这种方法人人都有, 但是很少有人使用。”审美要靠“内在的眼睛”、“灵魂的视觉”。单凭感官无法作出审美判断,因为美的对象是包含理性内容的。他说,美是第一眼就可以感觉到的一种特质, 心灵凭理性判断它美, 仿佛和它很相契。直觉中何以含有理性呢?普洛丁的解释是,因为事物包含理念, 人心也含有理念, 二者一拍即合, 所以直觉与理性并不矛盾。换句话说,这里的理性不是抽象思维的理性, 而是与感性相区别的理性, 潜藏在直觉中的理性, 这跟我们今天的“美感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的说法已十分相似的了, 虽然普罗提诺的解释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 因为他的理念来自“太一”。普洛丁广

12、泛地吸收古希腊哲学并把它们和异教理论结合起来,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思想, 其核心思想“流溢说”,在西方哲学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从古希腊哲学向基督教哲学转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其“流溢说”中所提出来的“太一”、“理智”和“灵魂”三大本原, 后来逐渐演化为基督教哲学的“三位一体”理论。“太一”、“理智”和“灵魂”三大本原对应着“三位一体”中的“圣父”、“圣子”和“圣灵”。 普洛丁就是西方美学史上的一座桥, 通过这座桥, 古希腊美学与中世纪美学相连, 并延伸到了近现代西方美学。普罗提诺继承、汲取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斯多亚派的思想, 为古希腊罗马美学画上了句号。与此同时, 其哲学和美学思想又构成了中世纪基督教美学, 尤其是奥古斯丁美学思想的重要因子, 对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理论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并通过后两者渗透于近现代诸多美学家的思想中。参考文献:1. 朱光潜 朱光潜全集( 第12 卷) 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12. 凌继尧. 普洛丁美学研究的反思 J . 文艺研究, 1997,61 普罗提诺. 九章集A . 马奇. 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C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