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模拟测验(新教科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81288408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模拟测验(新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模拟测验(新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模拟测验(新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模拟测验(新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模拟测验(新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模拟测验(新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模拟测验(新教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整个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2、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 ),只是有的快,有的慢。3、物质有变化可以分为( )和( ),它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 )。4、物质的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改变颜色、( )、( )、( )( )等现象的产生。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1、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 A、形态发生了改变B、产生新的物质 C、 没有

2、什么变化 2、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刷油漆 B、抹油 C、放入盐水中。 4、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A、黑色B、紫红色C、蓝色 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 6、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B、空气C、细菌 7、把铁钉的一部分浸人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 A、红色B、蓝色C、没有变化 8、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

3、条会()。 A、没有什么变化B、会熄灭C、燃烧的更旺 9、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含量的增加。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 10、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A、口腔中含有糖B、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C、米饭本来就是甜的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2、做泥塑或面塑属于是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 () 3、我们在吃米饭时,一开始就就尝到了甜味。 () 4、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5、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 6、房屋和

4、马路是不变的物质。 () 7、物质之间的变化一般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8、物理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是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 9、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 () 10、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四、巧分变化(12分) (填番号)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 冰融成水 钢铁生锈酒精挥发空气液化海水晒盐 食物腐败 灯泡发光煤气爆炸木材燃烧 酱油拌饭 书法创作 柠檬汽水 你觉得是化学变化的是 你觉得是物理变化的是 四、实践操作(共14分) 1、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5、(8分)。 (1)、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2) 、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 (3) 、用燃烧的细木条伸人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这个信息,你们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4)、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能判断出杯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为什么? 2、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6分)。 (1)、研究的问题: (2)、我们的假设: (3)、实验材料: (4)、实验方法; (5) 、:现象分析: (6)、实验结果: 五、简答(14分) 1、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至少4种),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4 2、 木条燃烧和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 3、在下列空

6、格中填写相应的内容:6分 物质变化伴随的现象特点属于什么变化 水结成冰 铁丝来回弯折 沙和豆子混合 在米饭上滴碘酒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铁生锈 六年级下册科学三单元检测题(一)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我的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 )。 A.阿波罗B.杨利伟 C.阿姆斯特朗 2.地球的引力大约是月球引力的( )。 A.六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六倍 3.月球直径是地球的( )。 A.六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六倍 4.( )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的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A.流星说 B.撞击说 C.

7、火山说 D.地震说 5.如果我们在农历初七晚上观看月相,那么应该选择何时何地观察才可能观察到?( ) A.前半夜的东边天空 B.前半夜的西边天空 C.后半夜的东边天空 D.后半夜的西边天空 6.中国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 )。 A.聂海胜 B.费俊龙 C.杨利伟 7.有关月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挡光物体是圆形或球形B.每个农历十五都会发生 C.月食是地球把太阳光挡住了 8.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可能可以看到( )。 A.日食 B.月食 C.太阳和月球同时在天空出现 9. 有关环形山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 B.环形山有单个,也有几个挤叠在

8、一起,分布没有规律C.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深浅都一样。 10. 早晨上学时看见月亮刚好落山,此时应该是( )。 A.农历上半月 B.农历十五 C.农历下半月 二、我的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20分) 1. 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 )。 2. 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木星。( )。3. 天空中看到的大小差不多的星星其实距离我们的远近是一样的( )。4. 现在科学家通过先进的天文望远镜看到了宇宙的边缘距离我们120亿光年远。( )5. 从月球上看北斗七星和在地球上看北斗七星,形状是一模一样的。( )6. 银河系是以太阳系为中心的恒星集团,其他恒星围绕太阳系转动。( )7. 每个农历

9、初一都会出现日食。( )。8. 恒星往往是静止的,而行星则围绕恒星运动。( )。9.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 )。10. 晚上天空的的星星,除了北极星外都有东升西落的现象。( )。三、观察记录(30分) 1、请在下面的圆中画出农历初一到十五的各种月相,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月中月相变化的基本规律,标出哪个是农历初八和农历十五的月相。2. 利用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的位置。 3. 请画出月食的变化过程 四、排序。(10分) 1、请写出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依次顺序。 2、将下列天体及天体系统按所占空间的大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太阳系、太阳、地球、月球、宇宙、银河系、总星系 五、问答(10分)1、根据日食的模拟实验,说说日食的形成过程,并画图加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