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白居易诗二首》课件 沪教版 课件

上传人:pm****9 文档编号:181037250 上传时间:2021-04-2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白居易诗二首》课件 沪教版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白居易诗二首》课件 沪教版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白居易诗二首》课件 沪教版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白居易诗二首》课件 沪教版 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居易诗两首,放言五首,卖炭翁,白居易,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卖炭翁就是其一,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诗歌朗读,写作背景,元和五年( 810 ),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 “ 死是老闲生也得,

2、拟将何事奈吾何 ” (其一), “ 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 ” (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诗歌注释,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诀:判定,狐疑:犹豫不决,俗说狐性多疑,真玉烧三日不热,枕、樟木生长七年后才能区别,向使:假使、假如,复:又,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赠一法为其排解忧烦,表明此“

3、一策”是作者久藏心中之物,也说明了彼此间诚挚的情谊,又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说它简单易行,赠,诗歌分析,首 联,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说明是怎样的“一法”。虽未直接说出,却令人有所悟,说明此“一策”必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则形象地表明还需要一定的方式,诗歌分析,颔 联,三日”与“七年”: “烧”与“辨”,正面说明 方法正确,说明方法很简单: 让时间去考验,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诗歌分析,颈 联,反面说明 方法正确,指出识别人事的真伪尤其需要时间的决断。说明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举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个事例,说明此“一法”的灵验,向

4、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暗示好友:莫要怨愤伤自身,待以时间辨真伪,深情勉励友人要自信,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坚信舒心的一天就会来到,这正是诗人对生活的总结,既是写给友人的,也是自勉,从中更可看出诗人那磊落的、坦荡的襟怀,诗歌分析,尾 联,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时间是检验一切的试金石,诗歌中心,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哲理诗。诗中借用比喻和历史故事,说明了辨别人才好坏的方法。特别是三、四两句,作者运用典故,证明辨别事物真伪,评述历史人物功过,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才能判断出是非,得出可靠的结论来。最后四句诗,过去常为一些小说引用。例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写曹操大宴铜雀台,对诸文士谈

5、到自己的生平志愿之后,作者就引用了这四句诗,诗歌小结,为民而作”的诗歌,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诗歌朗读,解题,乐府诗 叙事诗 讽喻诗 原作题下有小序 “苦宫市也,什么是“宫市”呢? 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

6、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烧炭运炭抢炭,卖炭翁,宫使,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砍,两鬓苍苍十指黑,满面尘灰烟火色,外 貌,颜 色,bn,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得钱何所营,自问,自答,最低生活水平,经营,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身上衣正单,为什么“衣正单”, 还要“愿天寒”,困苦处境,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矛盾心理,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雪大,车重,路难走,zh,nin,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讨论:你认为老者“泥中歇”的时候在想什么,翩翩两骑来是谁,黄

7、衣使者白衫儿,对比 牛困人饥 翩翩两骑 满面尘灰烟火色 黄衣使者白衫儿,j,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动词:形象逼真地写出了 宫史们蛮横无理的 强盗行径,拿,皇帝的命令,大声呵斥,ch,ch,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宫使赶着就要走,(老翁)舍不得也没有办法,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价钱、代价,对比 一车炭,千余斤 半匹红绡一丈绫,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纱、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遮体。卖炭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通过记叙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及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诗歌中心,那么,当卖炭翁一车炭被抢,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在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呢? 请大家想象一下,口头叙述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诗节写卖炭翁老人的贫穷艰辛,后一诗节写宫使的公开掠夺,在对比中揭露了宫市的黑暗,在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全诗有叙述,有描写,有细节,有对比。笔法简洁,语言精练,在概括、剪裁和渲染等方面,处处显出诗人的匠心。尤其是结尾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歌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