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81024864 上传时间:2021-04-2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2,主要内容,一、概 述 二、职责分工 三、应急处置 四、报告程序 五、调查处置 六、后续处置,3,一、概述,概念 事故(accident)、事件(incident) 特点 分级 应急响应,4,相关概念,食品安全事故(法定):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食物中毒(法定):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食源性疾病(法定):指食品中治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1984年WHO将“食源性疾病”(FBD,food borne

2、 diseases)一词作为正式的专业术语,以代替历史上使用的“食物中毒”一词,并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5,特点,食品安全事故,食品污染 (潜在性,食源性疾病 (急性或慢性,食物中毒 (急性亚急性,6,2005-2008年全国食物中毒统计,7,2008年全国食物中毒报告起数按致病因素分类,8,2008年全国食物中毒中毒人数按致病因素分类,9,2008年中毒人数按就餐场所分类,10,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每年约有30的人口感染食源性疾病 美国 每年约发生7.6万例食源性疾病,32.5

3、万人住院, 5,000人死亡。 发展中国家 数十亿病例与腹泻相关,5岁以下儿童数百万。 每年约170万0-15岁儿童因食源性微生物污染引起的腹泻而死亡,11,食品污染类型,微生物污染: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等污染; 化学污染:重金属(铅、汞、镉、砷、铬),农药,兽药,亚硝酸盐,二噁英等污染; 物理性污染:放射性污染; 非法添加物污染: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毛发水、吊白块、工业乙酸、甲醇等,12,二噁英的致畸性,13,14,重大危机与社会进步,2004年“阜阳奶粉”事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 食品安全法 20世纪初美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1906年

4、纯净食品与药物法,15,分级(1,河南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豫政办 2009122号)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发生跨境(含香港、澳门、台湾)、跨国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3)超出省政府处置能力的,或者国务院认为应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处置的。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涉及2个以上省辖市级行政区域的; (2)一次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

5、死亡病例的; (3)一次食品安全事故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省政府认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6,分级(2,较大食品安全事故(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1)影响涉及省辖市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市)行政区域,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较大危害的; (2)一次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 (3)省辖市政府认定的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1)影响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一定危害的; (2)一次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伤害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县级政府认定

6、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17,应急响应,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级)由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 较大食品安全事故(级)由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级)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18,应急原则,地方为主原则 逐级介入原则 优先权原则 第一优先权:生命拯救 第二优先权:事态稳定,19,二、职责分工,下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平 上 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调查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

7、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5月9日施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河南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河南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豫政办2009122号) 河南省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豫卫监200950号)等,21,一法一条例,食品安全法第七章 第70条:关于应急预案(政府、有关部门、生产经营企业) 第71条:关于事故上报和部门通报(政府、有关部门、 生产经营企业) 第72条:关于

8、应急处置(启动预案、救治、封存、检验、 清洗消毒、信息发布、) 第73条:关于事故责任调查;(调查、向政府提交报告) 第74条:关于事故现场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针对疾控 机构职责要求) 第75条:关于责任人追究(强调认证、中介机构责任追究)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章第43-46条,22,具体职责(1,卫生行政部门: 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查处级食品安全事故;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查处级食品安全事故;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查处级、级食品安全事故,依法对外发布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 对跨辖区的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置按以下原则分工: 肇事者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事故调查处置;

9、 患者治疗单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协助调查; 中毒食品或可疑食品流入地和其他与事故有关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协助调查,23,具体职责(2,卫生监督机构: 应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对事故单位场所布局环境、食品及原料的来源及储存和使用、食品工艺流程、食品加工过程等各类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 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布置的其他指令性任务,24,具体职责(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 采集样品,采取控制事故蔓延的卫生技术措施,对采取行政控制措施提出卫生学建议;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负责辖区内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网络直报,25

10、,具体职责(4,医疗机构: 对食物中毒病人采取紧急治疗等处理措施; 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生物标本采集和病因诊断工作; 向所在地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疾病信息,26,三、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单位:采取紧急处置 医疗单位:组织抢救 行政控制:封存食品及其原料,封存食品用工具及用具,27,医疗救治,迅速清除毒物 救治手段: 对症治疗 特殊治疗 协助疾控机构进行样本采集 医疗机构注意要在用药前采集病人血液、尿液、吐泻物标本,以备送检,28,四、报告程序,28,29,受理登记,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设专人负责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登记。接到报告,值班人员应做到: 准确记录。记录报

11、告人姓名、单位和联系电话,可疑肇事单位名称、地址,发病时间、发病人数、症状体征、就诊单位以及可疑食物等内容。 规范告知。告知其保护好现场、保存好剩余食物、呕吐物和粪便样本,通知其尽快将病人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抢救。 立即报告。按有关规定立即向本单位领导报告,30,食品安全事故法定报告人,按照规定向本级政府和上级 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单位 (2h内,治疗单位,农业、质监、工商、食药局 (日常管理或接举报,卫生行政部门,31,报告方式和时限,按照河南省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执行 报告方式 (1)常规报告: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在事发后2小时内上报至上级卫生行政

12、部门。 (2)信息直报:对、级食品安全事故的首报信息;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人群、敏感时间的食品安全事故的首报信息,省辖市卫生局、省直医疗卫生机构和事发地的县(市、区)级卫生局报告时间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2小时。 (3)紧急报告: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建筑工地、地区性或者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事故报告时间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1小时,32,报告内容,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单位、发生原因、 采取的措施、控制情况等。 (2)进程报告: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 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3)终结报告:鉴定结论,分析事故原

13、因和影响因素等,33,五、调查处置,流行病学调查 现场调查 样品采集,34,调查要求,调查准备:调查表、相关文书,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采样工具等 调查场所:患者治疗单位,事故现场,其他有关地点 调查内容:基本情况调查(就餐人员和病人分布、饮用水、食品供应等); 个案调查(包括患者、共同进食者和其他相关人员); 加工现场调查,35,流行病学调查(1,基本情况调查 (1)了解发病情况; (2)调查进食史; (3)了解临床症状、体征、潜伏期及进食史等。 主要目的:搜集有关资料、推断致病因子和病因,36,流行病学调查(2,个案调查 (1) (2)调查内容:一般情况、进食情况、发病情况及可疑进餐时间、名称

14、、食用量、进食场所等,调查对象,发病者,未发病者,其他人员,37,流行病学调查(3,3)六注意: 了解发病情况 重视首发病例 注意询问方式 记录客观准确 避免偏倚问题 填表务必规范,38,样品采集(1,采样原则:典型性、适时性、适量性、不污染、无菌 可疑食品 食品原辅料 生物样本 样品种类: 尸体解剖样本 食品工(用)具及容器 操作人员 其他样品,39,样品采集(2,种类: 方法:灭菌要求 数量要求:应严格按照采样数量,包括采样的份数要求。固体、液体、 生物标本、血液标本 时间要求:血液双份-急性期(3天内)、恢复期(2周左右) 保存要求:低温冷藏,40,样品采集(3,采样份数: 肛试子(怀疑

15、细菌性中毒的,所有患者) 血液样品(怀疑细菌性或化学性的,5-10名患者) 尿液样品(怀疑化学性中毒的,根据情况) 生产加工场所的采样(尽可能采集剩余食品、原料、工具、用具 等,还包括厨师的手试子、肛试子,41,检验样品及其采样方法,样品种类 采样数量 采样方法 粪便 25-50g 置样品于无菌容器内 呕吐物 50-100g 置样品于无菌容器内 血液 不少于5ml 静脉无菌采样 尿液 50-100ml 取清洁中段尿 固体食物 200-500g 切取部分样品置于无菌容器内 液体食物 300-500ml 摇匀后置样品于无菌容器内 涂抹样品(刀、砧板) 根据需要 棉签涂抹后置于无菌容器内 其他样品 根据检验需要 视情况采集可能含有毒物样品,42,现场调查,调查内容: (1)可疑食品原料的来源和卫生状况; (2)可疑食品的配方和工艺; (3)可疑食品生产至食用前的整个加工过程和现场环境,尤其应注意加工时间、温度、储存条件及食品用工具卫生情况; (4)接触可疑食物的从业人员健康状况; (5)其他与可疑食品有关的生产经营细节。 了解工艺流程 调查方法 现场调查 排查人员,43,六、后续处置,行政控制措施的解除与延长 分析评估 事故责任调查,4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