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91306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教案任课教师 学科 任课班级 上课日期 2010 年 月 日 星期课题 课时 第 课时 课型知识与技能 农业的起源、生产工具的改进与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完善、耕作方式与经营方式的变化、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过程与方法在讲解农业起源时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介绍五谷、六畜、十二生肖等概念。讲解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进步时以学生自己归纳为主。列举水利设施。着重分析自耕农经济的产生原因、特点及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古代农业产生早,水平高,长期以自耕农经济为主。教学重点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自耕农经济。教学难点 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生产方式与经营方式

2、的变化。三维目标及教学内容教学关键 教具板书设计一、农业的起源1、农业的概念2、农业的产生3、五谷与六畜二、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的进步1、材质的变化2、农具进步的趋势三、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四、生产与经营方式的变化由大规模简单协作到个体农耕由集体劳动到男耕女织。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探究 1:农业的起源问题 1:什么是农业? 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问题 2:我国的农耕经济最早起源于哪些地区?它们各有什么特色?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长江流域(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问题 3:我们通常所说的“五谷”和“六畜”分别指什么?粟、黍、稷、

3、稻、麦、豆、麻猪、马、牛、羊、鸡、狗问题 4:十二生肖是怎么回事?中国古人用动物与农历纪年相配,以一种动物作为当年出生者的生肖属相,12 年为一轮回。生肖中的动物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都是和古代农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畜养型、野生型和幻想型。问题 5: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业文明的代表各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黄河流域:半坡氏族遗址;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共同特征:培植农作物;饲养动物;使用石器、木器、骨器等生产工具。探究 2: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农耕技术的发展变化:问题 1:阅读下文:原始农业的耕

4、作形式是刀耕火种。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教学反思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教案时的农业生产效率。回答:(1)据文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制作材质的变化过程。(2)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趋势如何?从非金属到金属。轻便、锋利、坚硬。问题 2:阅读下文:大约在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

5、牛耕。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已经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 。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回答:(1)从以上材料分析农具发展变化的基本方向。(2)简述牛耕技术的发展过程。方向:省力、高效。过程:春秋后期出现牛耕;战国出现铁犁;西汉发明犁壁,牛耕推广;唐朝出现曲辕犁。问题 3:我国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都有什么?翻车、筒车等。问题 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提高农业产量,都从哪些方面入手?如果你是现代农民,你将从哪些

6、方面来提高自己的粮食产量。改进生产工具;借用畜力耕田;精耕细作;水利灌溉。问题 5:试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1)从材质方面:石,骨,木-青铜,铁2)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3)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自然力4)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探究 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问题 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兴修水利的目的是什么?战胜自然灾害(旱、涝) 、发展生产。问题 2:我国古代兴修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有哪些?大禹治水;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东汉王景治黄;特色灌溉工程坎儿井。探究 4: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问题 1:我国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7、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出现。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问题 2:自耕农经济有哪些特征?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教案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优点:勉强自给自足;比较稳定;生产积极性较高。缺点:非常脆弱;生产规模狭小,分工简单,不利于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封闭、保守。问题 3: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是分散的,且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8、。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问题 4: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有哪些?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小农经济规模小和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赋税、徭役、兵役的繁重及社会的动荡。 此外,土地兼并等因素也阻碍.问题 5: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小农经济的优缺点材料 1:“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

9、,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 白居易朱陈村材料 2: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文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西汉晁错论贵问题 6:如何认识自耕农经济?积极: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生产力水平,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

10、定;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消极: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封建社会缓慢长期延续,也是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小农经济分散,封闭,落后,难以扩大再生产,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 7:试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 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2)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3) 由大规模的简单协作过渡到个体农耕,并且自耕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教案的经营方式。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多元互补、重心南移。课后小结根据所学内容,写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课后作业知识链接:农产品和各地的食俗阅读与思考:阅读上述材料,想一想,它说明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解析与探究:仔细比较课文中的农具插图,谈一谈它们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这种进步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自我测评:1、 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3、 评价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