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090313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海市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上海市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上海市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上海市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 D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 75 分)以下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文明起源是多中心的。下列有关文明起源与辐射示意图,较符合事实的是2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

2、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3在历史长河中,有些年份,因为发生了重大历 史事件而变得不平凡。如,公元 476 年对于当时的西欧具有不平凡的意义,这是因为在这一年发生了:A罗马帝国的建立 B罗马帝国的分裂C西罗马帝国灭亡 D东罗马帝国灭亡4. 某一时期,欧洲各地开始出现一种团体,成员需学习古代希腊哲学、基督教神学与人文学知识。后来,法学与医学逐渐成为重要的学习科目。这些成员学成后多担任教师或进入政府与教会服务,该团体是:A行会 B大学 C修道院 D等级代表会议5.为了参观历史

3、博物馆举办的微笑彩俑汉景帝的地下王国 ,老师要求同学们先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同学们应参考下列哪些图书?春秋左氏传 战国策 史记 汉书 资治通鉴A BA B C D6、他说:“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余文史通义所为作也。 ”志隅自序 。 “他”还主张A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 B历史学家“三长”说C治史当“有资于治道” D进行一场“ 史界革命”7、 上海土地章程的订立具体规定了鸦片战争后西人的租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它是以那个条约为主要依据的A、 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8、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

4、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Axial Age) , “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D.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9、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10、公元前 127 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11 据史书记载,13 世纪前中

5、国历史上曾有个政权,其版图“方圆二万余里,东临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该政权是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12、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 2012 年 2 月 20 日在会见友好城市南京市代表团时,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下列反驳河村的史料最直接的是 ( )A 东京日日新闻 (19371213) B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遗址C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D电影 南京!南京!13、下列关于列强在中国获取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 )领事裁判权 公使驻京权 协定关税权 开矿设厂权A B C D14、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 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6、。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5、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 ”这种观点主张 ( )A议院的功能在于限制君权 B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C议院是朝廷的咨议机构 D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16、在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适原学名胡洪骍,他在上海因听人讲解达尔文的“物

7、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论原理,而改名为胡适;诗人柳亚子原名慰高,号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字人权,号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够谦逊,改为亚子。上述材料反映了A. 崇尚西方思想文化 B. 改名已趋向政治化 C. 全盘否定本国文化 D.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7、 清高宗实录 、 “文景之治” 、 永乐大典三个专名中的 “高宗” 、 “文景” 、 “永乐”依次分是 A尊号 谥号 庙号 B谥号 年号 庙号C庙号 尊号 年号 D庙号 谥号 年号18、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之路 ”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相关历史史料:太平天国运动 国民大革命运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 维

8、新变法运动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史料有 19、有学者惋惜:1840 年至 1860 年使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其意指是A当时知识分子反抗西方侵略,人才大量牺牲B满清致力修补对外关系,无暇进行内部变革C鸦片战争爆发中断了魏源等筹划的改革工作D鸦片战争后满清仍以天朝自居,延误改革时机20、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 “服若干剂未见转机”主要是因为此“药方” 。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

9、识21、右图是美国总统胡佛与罗斯福面对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分别是A.减少了政府收入/刺激了对外出口B.加剧了经济危机/扩大了政府赤字C.增加了政府收入/减少了对外出口D.提高社会购买力/减少了政府赤字胡佛措施:提高税率,减少政府开支 罗斯福措施:放弃金本位,以工代赈,推行社会保险法22某教材写道“英国旧律,更定税则必由民举议员定之,因请立美洲议院,如英制。英廷不允,侨民大愤,不奉令,虽妇人孺子亦主持自立,起与英抗。”文中“侨民” 是指A欧洲移民 B中国华侨 C印第安人 D非洲黑人23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 “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

10、 是A利用义和团 B颁布明定国是诏 C预备立宪 D南北和谈24、以下为 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的航海路线图,其中 1487 年 8 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进行航海探险最终到达的地点是25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26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

11、两层含义。就当今的资本主义发展而言, “机会”是指 A国家获得了对对外扩张的时机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C跨国企业获得重新获得了发展的生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27、观察右边漫画,图中蜈蚣寓意着A德国 B俄国 C日本D美国28 1872 年成立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它经营的原则是由官府掌握企业的用人及理财权,具体业务由商人经营。80 年代初,它开始发售股票,当时在市场上往往以超过票面额的价格为社会所争购。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上海轮船招商局已经完全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特征C上海轮船招商局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特殊结合D上海轮船招商局所需资金全部来

12、自民间资本29. 观察右图,其“ 胜负”决断于A等级君主制确立 B君主专制建立C斯图亚特王朝建立 D英国革命结束30.以下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 0、1、1、3 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 “罗马帝国历史不是罗马一城的历史,也不是意大利的历史,而是当时地中海地区的历史” 。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A罗马建立起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B罗马扩张使世界开始联为一体C罗马文明对对地中海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D罗马帝国不断对外扩张32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王朝亡于孙文的“三把利剑” 。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儿了。关于清末这“三把利剑”的正确说法是 A “三把利剑”指的是三民主义理论,

13、是比较完整地资产阶级革命纲领B “三把利剑”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C “三把利剑”能够彻底解决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土地问题D “三把利剑”推动了当时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33 1846 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逊在福州创办福音精舍,以学习圣经为主,兼修国文和自然科学。这是在福建开办最早的新式普通中学教育。这直接说明( )A洋务运动推动了福建教育近代化 B教育受到西方影响C宗教思想是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之一 D新式学校教育与传统国学教育并存34 18 世纪 90 年代的英国,学徒童工的使用达到了高峰。1870 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初等教育法规定对 5-12 岁儿童实施强迫义务教育。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

14、确的是( )A童工无法接受基础教育 B政府通过社会立法来缓和社会矛盾C大量使用童工曾是英国的一个社会现象 D童工问题得到社会的关注351922 年签订的九国公约中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对此段文字最准确的理解是A反映了美国“门户开放 ”的主张 B针对一战期间日本独占的状况而发C重新回到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D真正维护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完整 右侧的文件最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的后面:A 武昌起义胜利B 清朝皇帝退位C 临时约法颁布D 二次革命爆发二、非选择题(共 75 分)36中世纪商业发展(10 分)10 世纪时,虽然欧洲各地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