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希贵:非虚构影像传播的未来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82821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盛希贵:非虚构影像传播的未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盛希贵:非虚构影像传播的未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盛希贵:非虚构影像传播的未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盛希贵:非虚构影像传播的未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盛希贵:非虚构影像传播的未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盛希贵:非虚构影像传播的未来非虚构影像传播的未来六个猜想(转载) 一、猜想的前提媒体三态假设:固态液态气态 从视觉传播和影像传播的角度看,报刊和书籍、平面媒体等是“固态媒体”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建筑物,其特点如下: (一)有一定的体积和一定的形状、质地比较坚硬。 (二) “固体形态”的媒体,尽管有体积大小和分量轻重的差异,但其体积和空间是相对固定的。 (三) “固体形态”媒体的特点之二是其相对稳定性,其形式变化相对缓慢。 (四)以对空间的占有为存在和呈现形式。 (五)内容固定,时间特性很弱或基本缺失。 广播和影视是“液态媒体”,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自然界的河流 它们有一定的体积、有头有尾,

2、有边有岸,却没有确定的形状,并随时流动。电影和电视,尽管也需要固体形态的拍摄、制作、播出和接受设备,但其内容和传播形式是多变的和流动的。 网络和数字媒体等是“气态媒体”尽管现在还有固态的痕迹,但最终将变得分不清源头和末端,信息源分散于无行,网络空间更是无边无际;网络信息呈现没有一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永远在不规则流动且广泛扩散。 也就是说,数字传播技术尤其是网络和“流媒体” 等影像传播技术的发展,传媒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整合在同一数字平台上的“网络媒体” 将最终导致传统媒体的形态和差别消失于无形。 从传播实践来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四大传统大众传播媒介都将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传统

3、的媒体分工消失了。 从传播主体来看,在网络时代,地方性媒体和全国性媒体的界限和分工消失;媒体机构和传播者个体的区别也在消解;传统的传播过程作者-编辑者- 媒介+出版或播出者-读者- 反馈被气态化并压缩,作者直接接受反馈,并可直接互动。 当然,媒体的上述三种形态也许会并存很长时间,而且可以相互转换。但是,眼下,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对视觉传播和影像传播已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二、 “决定性瞬间”消解 多年以来,因为过于强调“决定性瞬间 ”,要不就是片面理解了“决定性瞬间”的理论,我们还常常将具体题材和“决定性瞬间”联系起来。其实,亨利卡蒂埃- 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理论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因为他的

4、理论建立在如下情境之下: 从摄影技术的角度看,照相机的拍摄方式只能按一次快门拍摄一张,没有连续拍摄的功能;没有自动对焦和跟踪对焦技术;摄影的成本相对较高,胶卷、化学药品和相纸的费用不菲,印刷过程费用和时间代价都很高。也就是说,传统摄影从拍摄到受众看见照片的过程复杂,费用、时间成本都很高。 从传播技术的角度看,平面媒体的传播是“固体形态” 阶段,其空间相对固定,刊登内容的数量也是固定的。总体来说,报刊、杂志能够发表的图片的数量极其有限,多数情况下,只能选择单幅图片来报道事件。 从传播过程的角度看,无论是拍摄者、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空间的制约和限制。 所以, “决定性瞬间”是当时条件之下的“无奈

5、的最佳选择” 。 从记录历史和传播信息的角度看, “决定性瞬间” 的理论具有明显的缺陷。 “决定性瞬间”过分强调“ 选择”,毫无疑问,所有的选择都是主观的决定。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选择的程序很多。选择次数越多,就意味着主观性越强,主观性强则意味着离影像现实和事实更加遥远,其真实性或可靠性也就越低。按照“决定性瞬间”理论记录的少量时间片段来反映历史,那就只能写成古代史官所写的“ 正史”,必然为尊者讳、为当权者讳,遗漏许多有趣的真实历史景象;并且忽视广大的民众和广泛的社会现实,很难避免片面性和历史空白。 其实,人们一直在追求看到得更多、更全、更好、更快! 从摄影发展的历史来看, “决定性瞬间

6、”的理论,也一直受到许多摄影家的挑战。例如同是法国摄影家,与亨利卡蒂埃- 布列松基本同时代的布拉塞(Brassai,1899-1984) 就一直坚持拍摄边缘题材和“非决定性瞬间”。在他的眼睛里和镜头下, “城市是个巨大的博物馆,我们可以在一个街道的角落,一棵植物,一个人物,甚至在一片建筑物的阴影当中读取到一些时代的信息。 ” 美国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1924-)拍摄的美国人 , “改变了美国摄影和世界摄影的方向” ,原因之一就在于他颠覆了传统摄影的“理论” ,他不在乎题材重大,也不在乎瞬间动人,他就是要拍摄那些传统摄影师们认为不适合拍摄的内容,而且采用反传统的表现方式

7、。他不拍摄完美的美国国旗,而是拍摄“美国国旗上的补丁”,而这些影像正是被坚守“决定性瞬间” 理论的摄影者们忽视了的。 人人都看到解海龙的大眼睛抓取了“决定性瞬间” ,但是,要是没有他拍摄的大量的其它 “希望工程”专题影像做支撑, 大眼睛也不会如此引人注目。而且,要想全面了解中国贫困儿童的辍学、失学问题和那些发出“我要读书”的呐喊的孩子们,只看到个别的“决定性瞬间” ,是远远不够充分的!对大眼睛的主角苏明娟,人们也不仅满足于看到那一幅图片,人们还要关注她的成长、就业,乃至今后结婚生子等等,这些需求,都不是一个或几个“决定性瞬间 ”可以满足的。 晋永权拍摄“三峡移民”,那些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图片

8、可能更符合 “决定性瞬间”的理论;但是,收入其著作出三峡记 (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6)的那些图片也许更加真实可信! 摄影技术在不断提高和改善,尤其是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和网络传播将传播活动带入无边无际、无影无形的“气体形态”时代!随着具有连续拍摄功能相机和 DV 拍摄的普及、拍摄设备视频和静止摄影功能的整合,加上大容量、高画质存储卡的普及,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海量网站和大容量、高画质传送和接收设备的日益进步,拍摄者也越来越多,人们不再只满足于看到“决定性瞬间” ,人们要看到“决定性瞬间”前前后后的那些“非决定性瞬间”! 展望未来,网络传播中,成组照片、系列照片、专题照片将大量涌现;幻

9、灯、动画、视频等将不断增多,影像传播将进入“影像流时代”。 三、 “影像流时代”来临 随着“决定性瞬间”的消解、拍摄影像的人群的剧增和网络传递影像速度、质量和容量的日益提高,影像传播将形成“影像流”每一张图片只是一个小水珠,每一组图片或一个专题也就是一瓢或一桶水蒸发后的水汽,每一个拍摄者拍摄的全部影像才能形成气团,再经过网站的聚合,气团终将汇合,形成“影像流” ,并进而汇聚成大气环流。在“流媒体 ”技术时代,视频传播已经自然形成了 “影像流”似大气环流,没有停顿,随意流动于无形无踪。 “影像流”具有如下特点: (一)摄影图片以专题形式呈现,数量无限,并结合多媒体技术或整合视频形式 (二)视频影

10、像成为“影像流”的主体 (三)可聚合 (四)可更新 (五)与数据库(图片库、影像库)技术融合 (六)可随时随地查阅 与此同时,影像理所当然地成为“富媒体” 的主要内容。 当然, “影像流” 也将由“ 小气流”和“大气流”之分,而且或多或少地夹带着可造成污染的毒气和悬浮颗粒,必须经过“自律和他律”等“ 过滤过程” ,才能确保“影像流”的质量环境好、杂质少,以“绿色环保影像”为主流;而且还要提防“毒气扩散”和 “大气污染” ,也要避免“影像流”泛滥成灾。 “影像流”的体量也需要控制,绝非“多多益善” 或“越大越好”,应当适度。比如,对于一个具体专题,图片的具体数量应当有限度;多媒体或视频的时间长度

11、也应有依据。 四、影像传播“大众化”消失 大众化传播时代的庞大的媒体机构、专业的从业人员和固定的发行、传播渠道都将在网络发展的冲击下瓦解。媒体传播进入小众化或分众化时代,与之相对应的是传播方式的“人际化” 。尤其是随着“博客”的普及,通过网络,作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即时、直接交流、互动,传播效果直接反馈到作者。杂志的分众化趋势将在网络媒体上进一步加强,每一位作者都将更加了解自己的受众;就像亲缘关系和家庭关系、同学关系一样, “同一圈子”的作者之间、作者与受众之间形成“人际关系” ,彼此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自然、真诚,更加注重情感交流,信息传播的功利性消失。网络化的“人际传播”将对“大众传播”造

12、成强有力的冲击,影像传播也不例外。 由于“博客时代” 形成了新的“ 网络人际关系” ,传统的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他律面临挑战。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联和约束增强,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将更加自律。 五、非虚构影像远离“艺术” 随着拍摄影像的人群的增加、影像数量的增加和网络传播中影像的“海量” 剧增, “艺术家”在影像传播者人群中的比例下降,虚构的艺术影像在总体影像中所占的比例也将下降;影像的接受者也越来越将影像作为记录、传播信息的载体来看待, “沙龙摄影 ”、 “唯美摄影”“纯艺术摄影”、艺术片等越来越成为“古典艺术”。 曾经以“在美术馆、艺术馆中占有一席之地” 或“被列入艺术之林” 而感到骄

13、傲的摄影者转变了态度和立场,越来越多的拍摄者不再那么看重摄影影像的艺术性,而越来越将摄影和摄像作为“记录手段和工具” ,以自然、朴实、公正、逼真和准确等作为评价影像的标准,而不再强求构图、造型和审美的情感体验。纪录电影也许还会以“传统艺术”形式为追求标准;电视纪录片则将以“纪实”为主,艺术性越来越不被看重。 正如布拉塞在 1932 所写的文章潜在的影像中指出的那样:摄影太精确、太依靠现实、缺乏想象空间、缺乏发明以及精神方面的特质。所有的这些短处,其实也是它使人肯定的特质是“非艺术” 甚至是“反艺术”。这种特质实际上是摄影应该去开垦的地方,不应归于艺术。 非虚拟的影视纪录片也将越来越远离“艺术”

14、 ,成为独特的影像传播形式。 六、影像传播教育“从娃娃抓起” 随着手机摄影、家庭 DV、普通数码相机等影像拍摄手段的普及,影像拍摄技术等基本知识教育应适度提前。其实,数字时代的“傻瓜”摄影已经越来越少技术含量,技术门槛一再降低。目前,电脑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摄影基础知识教育应当也从家庭和小学开始,成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随着拍摄影像、学习基本影像拍摄知识的需求家庭化,也不必等到上大学才开始学习“摄影技术” 。邓小平多年前就曾提出“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现如今,摄影技术技法已经越来越成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影像传播教育也就应当从娃娃抓起! 从教学内容来看,未来的影像传播教育应当注重内容和意义, “怎样拍” 等“技术技巧”相对于“ 拍什么”、 “为什么拍”、 “为谁拍”显得越来越简单而不再那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