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实验班)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80669329 上传时间:2021-04-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5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实验班)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实验班)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实验班)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实验班)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实验班)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实验班)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实验班)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实验班)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25时,已知下列三种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为:Ksp(FeS)6.31018 ;Ksp(CuS)1.31036 ;Ksp(ZnS)1.61024 。下列关于常温时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硫化锌、硫化铜、硫化亚铁的溶解度依次增大B. 将足量的ZnSO4晶体加入到0.1 molL1的Na2S溶液中,Zn2的浓度最大只能达到1.61023 molL1C. 除去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u2,可采用FeS固体作为沉淀剂D. 向饱和的FeS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后,混合液中c(Fe2)、Ksp(FeS)都

2、变大【答案】C【解析】A、由于Ksp(CuS)=1.310-36Ksp(ZnS)=1.610-24Ksp(FeS)=6.310-18,所以溶解度CuSZnSFeS,故A错误;B、原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最大浓度为:c(S2-)=0.1 mol/L,所以锌离子最小浓度为:c(Zn2+)=mol/L=1.610-23mol/L,故B错误;C、由于Ksp(CuS)=1.310-36Ksp(FeS)=6.310-18,硫化铜的溶解度小于硫化亚铁的,所以除去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u2+,可采用FeS固体作为沉淀剂,故C正确;D、向饱和的FeS 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后,混合液中c(Fe2+)变大、c(S2-)

3、变小,温度不变,所以Ksp(FeS)不变,故D错误;故选C。2.t时,AgX(X=Cl、Br)的溶度积与c(Ag+)和c(X-)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线表示AgCl,B线表示AgBr,已知p(Ag+)=lgc(Ag+),p(X-)=lgc(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点可表示AgCl不饱和溶液B. b点的AgCl溶液加入AgNO3晶体可以变成a点C. t时,AgCl(s)+Br-(aq)AgBr(s)+Cl-(aq)平衡常数K=10-4D. t时,取a点的AgCl溶液和b点AgBr溶液等体积混合,会析出AgBr沉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示,A为氯化银溶液中p(Ag+)

4、与p(Cl-)的关系曲线,线上每一点均为氯化银的饱和溶液,如a点,p(Ag+)=lgc(Ag+)=5,则c(Ag+)=10-5 mol/L,p(Cl-)=lgc(Cl-)=5,则c(Cl-)=10-5 mol/L,则Ksp(AgC1)= c(Ag+)c(Cl-)=10-510-5=10-10,同理Ksp(AgBr)=c(Ag+)c(Br-)=10-710-7=10-14。A. c点,c(Ag+)=10-4 mol/L,c(Cl-)=10-4 mol/L,因为10-410-4=10-8Ksp(AgC1)=10-10,说明是AgC1的过饱和溶液,故A错误;B. b点的AgC1溶液加入AgNO3晶体

5、,c(Ag+)增大,但c(Cl-)基本不变,不能变成a点,故B错误;C. t时,AgC1(s)+Br-(aq)AgBr(s)+C1-(aq)平衡常数K=104,故C错误;D. t时,取a点的AgC1溶液和b点AgBr溶液等体积混合,c(Ag+)=10-4 mol/L +10-7 mol/L10-4mol/L,c(Br-)=10-7 mol/L,则c(Ag+)c(Br-)=10-410-710-14,有AgBr沉淀生成,故D正确;故选D。3.下列有关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池是能量高效转化装置,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B. 电热水器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阻止不锈钢内胆

6、腐蚀,阳极选用铜棒C. 工业上用电解法精炼铜过程中,阳极质量减少和阴极质量增加相同D. 电解氧化法在铝制品表面形成氧化膜减缓腐蚀,铝件作为阳极【答案】D【解析】【详解】A电池是能量高效转化装置,但是燃料电池放电的时候化学能并不能完全转化为电能,如电池工作时,在电路中会产生热能,A项错误;B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需要外接活泼金属,Cu的活动性比Fe的活动性低,因此起不到保护的作用,B项错误;C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阳极除了Cu,还有Zn、Fe等比Cu活泼的金属也会失去电子,阴极始终是Cu2+被还原成Cu,所以阳极质量的减少和阴极质量的增加不相同,C项错误;D利用电解法使铝的表面生成氧化铝,Al的化合价

7、从0升高到3,失去电子,在电解池中作阳极,D项正确;本题答案选D。4.如下图所示的5个容器里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为形成微小原电池;为原电池,铁做负极,被腐蚀,为原电池,锌做负极,铁被保护,为电解池,铁做阴极,被保护,为电解池,铁做阳极,被腐蚀,且最快。【详解】为形成微小原电池;为原电池,铁做负极,被腐蚀;为原电池,锌做负极,铁被保护;为电解池,铁做阴极,被保护,腐蚀最慢;为电解池,铁做阳极,被腐蚀,且最快。所以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故选D。5.一种新型可逆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总反应为:Al+3Cn(AlCl4)+

8、4AlCl4-4Al2Cl7-+3Cn(Cn表示石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Al-6e-+7Cl-= Al2Cl7-B. 放电时AlCl4-移向正极C.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AlCl4-e-+Cn=Cn(AlCl4)D. 电路中每转移3mol电子,最多有1molCn(AlCl4)被还原【答案】C【解析】A. 放电时铝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为Al2Cl7-,方程式为Al-3e-+ 7AlCl4-=4Al2Cl7-,A错误;B. 放电时,AlCl4-移向负极,与铝反应生成Al2Cl7-,B错误;C. 充电时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石墨没有化合价变化,失去电子的是的A

9、lCl4-,反应为Cn+ AlCl4- e-= Cn(AlCl4),C正确;D. Cn(AlCl4)被还原仅得到1mol电子,故D错误。所以选择C。6.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产生气体总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Q点时欲使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A. 0.1 mol CuOB. 0.1 mol CuCO3C. 0.1 mol Cu(OH)2D. 0.05 mol Cu2(OH)2CO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先发生反应2CuSO4+2H2O2Cu+O2+2H2SO4,当铜离子完全析出时,发生反应2H

10、2O2H2+O2,根据图象知,转移电子02mol时只有气体氧气生成,发生反应2CuSO4+2H2O2Cu+O2+2H2SO4,实际上相当于析出氧化铜,根据氧化铜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得n(Cu)=02mol/2=01mol,所以相当于析出01molCuO;继续电解发生的反应为2H2O2H2+O2,实际上是电解水,根据水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得m(H2O)=(03-02)/4mol=025mol,所以电解水的质量是025mol,根据“析出什么加入什么”的原则知,要使溶液恢复原状,应该加入01mol氧化铜和005mol水;A只加氧化铜不加水不能使溶液恢复原状,故A错误;B加入碳酸铜时,碳酸铜和稀硫

11、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碳,所以相当于加入氧化铜,没有加入水,所以不能使溶液恢复原状,故B错误;C0075mol Cu(OH)2相当于加入0075molCuO和0075molH2O,与析出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不能恢复原状,故C错误;D005mol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原子守恒知,相当于加入01molCuO和005mol的水,所以能使溶液恢复原状,故D正确;答案为D。【考点定位】考查电解原理及计算【名师点晴】本题以电解原理为载体考查了物质间的反应,根据图象中转移电子确定析出物质,再结合“析出什么加入什么”的原则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D,根据

12、原子守恒将Cu2(OH)2CO3改写为2CuOH2OCO2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7.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图中含酚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6O表示,左、中、右室间分别以离子交换膜分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左池的pH值降低B. 右边为阴离子交换膜C. 右池电极的反应式:2NO3+10e+12H+N2+6H2OD. 当消耗0.1molC6H6O,在标准状况下将产生0.28mol氮气【答案】B【解析】【详解】A.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根据图示可知左边进入的是高浓度的苯酚溶液,逸出的气体有CO2,说明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增强,pH减小,A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在右边装置

13、中,NO3-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变为N2逸出,所以右边电极为正极,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工作时中间室的Cl-移向左室,Na+移向右室,所以右边为阳离子交换膜,B错误;C.根据B的分析可知,右池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2NO3-+10e-+12H+= N2+ 6H2O,C正确;D.在左室发生反应:C6H5OH+11H2O-28e-=6CO2+28H+,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每有1mol苯酚该反应,转移28mol电子,反应产生N2的物质的量是n(N2)=mol=2.8mol,则当消耗0.1molC6H6O,将会产生0.28mol氮气,D正确;故合

14、理选项是B。8.LED系列产品是一类新型节能产品。图甲是/燃料电池,图乙是LED发光二极管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电池总反应为:B. 电池放电过程中,从B极区向A极区移动C. 电池放电过程中,B极区pH减小,A极区pH增大D. 要使LED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图乙中的导线a应与图甲中的A极相连【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知,双氧水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A电极为正极,B电极为负极,负极上BH4-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O2-,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 BO2-+6H2O,正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来回答。【详解】A、根据图片知,

15、负极反应式为BH4-+8OH-8e-= BO2-+6H2O,正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电池总反应为:BH4-+4H2O2=BO2-+6H2O,故A正确;B、电池放电过程中,阳离子移向正极,Na+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故B正确;C、B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 BO2-+6H2O;A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所以B极区pH减小,A极区pH增大,故C正确;D、LED发光二极管的电路中的电子流动方向可以判断,图乙中的导线a应与图甲中的B极负极相连,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涉及电极判断与电极反应式书写等问题,做题时注意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9.下图为一种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RbAg4I5是只能传导Ag+的固体电解质。O2可以通过聚四氟乙烯膜与AlI3 反应生成Al2O 3和I2,通过电池电位计的变化可以测得O2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