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教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0490042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最新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最新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最新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最新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最新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最新华师大版历史七上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教案“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教案“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教案探究活动(一)活动目的: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 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学习全面思考问题, 加深对改革活动的认识。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准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采用角色扮演和讨论的形式, 设置历史情境,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及意义。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 对学生进行不畏困难、追求真理、进取创

2、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活动准备: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教材以及与商鞅变法相关的书籍、文章, 或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 ,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商鞅变法。教师根据史实设计关于商鞅变法措施等方面的文字并制成幻灯片。文字叙述要通俗易懂 , 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并对教材相关内容作适当拓展和充实。教师还需思考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 作好积极引导的应变准备。活动步骤:教师首先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 引入正题。由师、生分别扮演奴隶主贵族守旧派和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派, 进行辩论 , 由此导出商鞅变法的必要性。教师展示有关商鞅变法措施的文字内容, 由学生分别扮演新兴地主阶级、奴隶主旧贵族、农民 , 从

3、各自立场出发发表对商鞅变法的看法, 由此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师生共同探讨商鞅变法的成败, 总结对改革活动的初步认识。活动过程:教师: 1996 年岁末 , 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在观看话剧商鞅变法时, 为剧情所动 , 潜然泪下。朱总理为什么会对这场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改革如此动情?今天, 我们就共同来对商鞅变法作一番探讨。让我们一起回到两千多年前七雄纷争的战国时代。公元前361 年 , 秦孝公即位 , 此时的1 / 7秦国 , 地处西方 , 在七雄中最弱小、最落后。秦孝公感到“诸侯卑秦, 丑莫大焉” , 立志要使秦国富国强兵, 为此 , 他向天下广揽贤才。这样, 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改革家商鞅,

4、 登上了秦国的政治舞台。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革故鼎新, 变法图强。但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于是 , 在商鞅变法前, 发生了一场商鞅与奴隶主旧贵族之间的宫廷辩论。这场辩论会的情况怎样呢?下面我们就身临其境地体会一下, 来一场模拟辩论。各位 , 我们现在身处公元前四世纪的秦国宫廷。假如我是守旧的奴隶主贵族代表, 我极力反对改革 , 我会提出种种的理由, 而大家现在就是以商鞅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 来和我辩论一番。(教师通过适当的语言和场景布置营造宫廷辩论的气氛, 使学生置身其中思考、反驳奴隶主旧贵族的守旧言论。)教师:现在实行的法令制度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 统治国家必须遵循古代的法则,

5、 祖宗之法不可变。学生: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现在的社会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所以不能墨守成规 , 用古代的法则管理今天的国家。学生:治理国家的措施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做调整, 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作法, 就可以施行, 不需遵循古代的制度。教师:我的爵位、官职都是世袭的, 我不能容忍改革触动我的特权和利益。学生:正因为奴隶主贵族世代享有特权, 不需要努力就可拥有很高的爵位、做大官, 因此不思进取、腐朽无能, 阻碍了秦国的强大。应当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管理国家 , 秦国才能富强。教师:我驱使奴隶劳动, 占有他们的劳动成果,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学生:时代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奴隶已经没有

6、生产积极性了, 应当承认土地私有, 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这样国家的财政收入才会增多, 国家才会富裕。教师:好 , 我们的辩论会就告一段落。从刚才的辩论中, 大家是否可以看出, 商鞅变法为什么势在必行?(教师引导学生对辩论的观点加以梳理、总结。)学生:只有改革, 才能废除腐朽的奴隶主旧贵族的特权, 让有才干的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根据形势的变化管理国家, 国家才能强大。学生:只有改革, 发展封建经济 , 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生产的粮 食布帛多了 , 国家才能富裕。教师:好 , 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商鞅变法的必要性。让我们又回到商鞅变法时的秦国。2 / 7公元前 356 年 , 商

7、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请看商鞅采取的法令措施。(用幻灯展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可制成表格形式)商鞅变法主要内容表一、废“井田”、开“阡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权,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 授予爵位和相应的二、废除奴隶制的“世卿世禄”制, 建, 奴隶主旧贵族如果没有军立“军功爵”制耕地、住宅和官职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的特权。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多缴租税者, 免其徭三、重农抑商役。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废除奴隶社会的分封制, 把秦国划分为31 个 ,四、建立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组, 分别扮演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奴隶主旧贵族、农民。要求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

8、立场出发, 对商鞅变法的措施加以评论。让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深入学生中给予适当讲解和启发。然后请学生发表看法。)学生(新兴地主阶级):我非常满意。因为承认土地私有权, 保证了我对我的土地的占有 , 确保了我的利益。学生(新兴地主阶级):奖励军功使得我只要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我就能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有的爵位、官职。这壮大了我的实力, 给了我掌握政权的机会。而且建立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学生(奴隶主旧贵族组):我非常不满。按军功授爵使我失去了我的世袭特权, 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学生(农民组):我对改革表示欢迎, 因为奖励农耕, 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农业生产

9、发展。同时, 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于国家的安定, 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教师:好 , 结合大家讨论的结果,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学生: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实力。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有利于发展农业, 增加国家的财政实力。总之, 有利于秦的富国强兵教师:看来秦孝公的心愿有希望实现了。不过, 受到打击的奴隶主贵族, 对商鞅的仇视3 / 7也可想而知 , 就在商鞅推行新法数年后, 新国君即位 ,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 付出了血的代价。那么, 商鞅之死是否意味着变法的失败呢?学生:不是 , 商鞅虽

10、死 , 变法法令仍得以继续推行, 获得了成功。使秦的旧制度被废除,经济得以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 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教师:我这里还有两段后人对商鞅的评价, 请大家来评判一下。一段是司马迁说的, 他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 在被任用之后, 实行严刑法治 , 不择手段 , 非常刻薄 , 最后落得个谋反的恶名。一段是苏轼说的, 他认为商鞅变法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独断专行 , 虽然使秦国骤然富强, 并统一全国 , 但也引起天下怨恨, 使秦朝不久即灭亡。学生:司马迁的观点不对,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依据他的个性天赋, 而应当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社会

11、的发展进步。学生:苏轼的观点也不对, 据我所知 , 秦朝最终灭亡是由于秦始皇推行暴政造成的, 与商鞅无关。商鞅变法的作用应该充分肯定。教师:好 , 大家已经对商鞅变法发表了许多精彩的见解了。当今, 我们也正身处改革的大潮之中。请大家议一议, 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吗?(让学生相互讨论, 教师深入学生中参与分析、适当启发, 对学生言之成理的观点应给予充分肯定。)学生:改革是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 进行改革 , 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学生: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 会付出沉重代价, 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 , 才能成功。学

12、生:改革还应该重视选拔有才干的人, 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学生:还需要制订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强化以法治国。教师:好 , 大家说得太好了。今天 , 我们经过对商鞅变法的一番探讨, 大家应当可以体会朱镕基总理在观看话剧商鞅变法时落泪的心情了学生天地:学生在课前准备时阅读以下书籍中有关商鞅变法的内容:上下五千年、白话史记彩图全本历史战国、古代史常识。或上网点击“百度搜索”网站() , 输入“商鞅变法”搜索有关的资料文献。背景资料: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背景:4 / 7春秋以前 , 实行井田制。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臣下, 诸侯臣下对受封土地(即“井田” , 又称公田)只有使用权, 不得转让买卖

13、。有些奴隶主贵族除了受封的公田外, 还驱使奴隶开垦荒地 , 称为“私田”, 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上的产品, 不向国君交纳。到了春秋时期, 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 因而私田开垦越来越多。春秋后期, 鲁国规定 , 不论公田、私田, 都要由国家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这就在实质上默认了私田主人对私田的所有权。此后, 一些贵族把公田也化为私田, 并逐渐改变了剥削方式, 让种田的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 自己保留一部分产品, 这样 , 奴隶主贵族逐渐转变成封建地主, 原来耕种井田的奴隶转变成农民。这种新的剥削方式, 就是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到了战国时期,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新兴地主阶级力量逐步强大 , 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建立封建地主阶级专政, 发展封建经济。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展开“变法”运动, 其中 , 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生平及其变法活动商鞅(约前390前 338) ,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前 365 年左右 , 商鞅到了魏国 , 在相国公叔痤的门下任中庶子。公叔痤看中了商鞅的才能 , 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