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生活中的透镜教案6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80482579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生活中的透镜教案6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生活中的透镜教案6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生活中的透镜教案6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生活中的透镜教案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生活中的透镜教案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中的透镜教案6一、关于教材:1. 教材内容 :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2. 教材简析 : 在学生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感知透镜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为课上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和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 安排小组合作制作 , 既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 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3. 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整章内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二节, 是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基础上 , 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这样安排顺序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 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 有利于下节课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 , 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同时也能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4. 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与技能(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初步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1)

3、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 , 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 , 获得成功的愉悦。(2)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5. 教学重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1)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 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本节的难点是:(1)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2)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二、说教法和学法本着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 贵在得法的原则, 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

4、引导, 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身经历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 , 学法上采取探究法、实验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 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 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 分享他人的智慧 , 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三、说程序新课程理念倡导 课堂是属于学生的, 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 , 我本着以探究学习为载体和主线

5、,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 导入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课堂探究、难点突破、课堂小结与学习评价、教师小结等环节以达到 以活动促发展 的目标。具体操作是:( 一 ) 、创设教学情境, 导入学习目标播放多媒体课件, 观看北京2008 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圣火的相关图片, 了解圣火采集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体育盛事采集圣火常用的方式有哪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我国第七届残奥会用凸透镜采集圣火的画面, 引入凸透镜。组织学生交流有关生活、学习和生产中用到的透镜的实例, 教师评价后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二 ) 、引导学生课堂探究学生探究一 : 照相

6、机成像1 、用多媒体再现圣火采集等照片, 教师启发说明 : 如果没有凸透镜就没有照相机, 包括数码相机和摄像机; 如果没有相机我们就无法留住这些精彩的画面! 关于照相机, 你想了解什么问题 ?( 激发学生兴趣 ,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 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教师及时引导, 给予鼓励。 )2. 多媒体出示照相机的构造 , 探究 :(1) 镜头、调焦环、光圈环、快门、闪光灯的位置及作用。(2) 照相机成像光路图及成像特点。3 、小组活动 : 制作模型照相机, 并根据课本内容及投影画面以小组完成下列活动:(1) 拿起自制的照相机 , 对着大屏幕 ( 教师播放画面 ), 拉动纸筒 , 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

7、的距离 , 把你看到的像描述一下并展示给同学们。( 体会成功的愉悦 , 对于做不好的组教师给于指导。)(2) 竞赛 : 以小组为单位 , 请制作者展示其作品 , 然后评选全班最佳照相机。(3) 以小组评价这次活动 , 有哪些不足及优点 , 并提出改进意见。 ( 鼓励有创意的发现 )4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照相机工作原理 ( 强调关键地方的光线途径、物距、像距和物像的大小、正倒 )5 、拓展延伸6 、教师引导 : 通过凸透镜 , 可以将很大范围的景色缩小在一张小小的底片上, 同学们想一想 ,通过凸透镜可不可以把小小的底片上的景色放大成像呢?学生探究二 : 投影仪成像1 、教师演示通过凸透镜让灯丝

8、变大, 启发学生思考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可以做些什么。2 、多媒体出示投影仪构造, 探究(1) 投影仪的构造有哪些 ?各有什么功能 ?( 强调平面镜和螺纹透镜的作用 )(2) 猜一猜 : 将投影片 F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 显示出的像的大小、正倒将会如何?3 、演示:(教师演示, 学生认真观察)将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 , 投影片 F 放到载物台上 , 调节镜头 ( 可以让学生操作 ), 在天花板上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清晰的像 , 观察像的正倒、大小 , 比较像距物距的大小 , 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异侧。再将平面镜装上 , 观察像的位置 , 启发学生分析平面镜的作用。4 、利用多媒体演示幻灯机工作

9、的原理( 强调光路图、 物像大小 , 物像正倒、 物距和像距等) 。5 、拓展延伸学生探究三 : 放大镜1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把玻璃放在书上, 观察字迹的大小, 然后将水滴在玻璃上大小 , 让学生描述看到的像的特征, 探究为什么水滴可以让字迹放大。2 、学生拿起桌上的放大镜, 边看边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拿起桌上的放大镜看书上的字, 观察书上的字字是否永远呈放大正立的像, 观察字迹?大体什么时候才会放大?(2) 学生描述该像的特点。(3) 要想使放大镜所成的像更大些, 该怎样调节放大镜的位置?3 、利用多媒体演示放大镜成像的原理( 强调光路图、物像大小、物像正反和像的虚实4 、拓展延伸

10、:( 三 ) 、难点突破) 。1 、多媒体显示凸透镜规律规律情景示意图, 引导学生总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 , 组织学生探究:(1)为什么同一个凸透镜有时可以把很大范围的景色缩小在一张小小的底片上, 有时却又可以把一张小小的胶片上的景色放大?有时通过凸透镜成的是实像, 为什么有时却又成了虚像了呢 ?( 强调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及成像特点)(2) 实像和虚像区别是什么 , 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提示以小组分析实像、虚像特征, 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方面考虑:a 、是否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 ;b 、能否用光屏承接 ;c 、能否用眼看到 ;d 、在凸透镜成像中 , 实、虚像与物在透镜的同异侧。2 、学

11、生对凸透镜成像特点和实像、虚像特征进行总结( 四 ) 、课堂小结与学习评价, 教师给予指导、评价。学生交流自己在这节课上的收获或学习体会。( 五 ) 、教师小结1 、评价本节课学生表现( 从知识学习、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2 、教师启发 : 这节课上关于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有的是通过同学们自己简单的实验得出的,更多的则是通过多媒体演示显示的, 到底本节课所讲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及成像特点是否成立, 我们还必须进行认真的实于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激发学习下节的兴趣)!四、板书设计: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情况应用倒立 / 正立放大 / 缩小实像 / 虚像大于 2 倍焦距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在 2 倍焦距和焦距间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幻灯机小于焦距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通过这样的板书, 简明扼要地将本节课的内容展示出来, 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体系的认识,强化重点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