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180460389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蜡烛时间参加人员地点主备人课题蜡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归类品味阅读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 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对描写对象归类比较,品析语言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并练习加以巩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追求和平、反对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重、难点即考点分析重点:揣摩语言,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难点:尝试运用归类品味方法阅读文章。品味语言是中考重要的考点,教学时要教给学生方法并多加训练。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教 学 环 节 安 排一、检查作业学生展示交流,师点评。 二、寻读1、目的寻读,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学生自由朗读,寻找

2、归纳 , 师巡视点拨。 师提问,学生发言。意见综合: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三.归类学生再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按内容将这些描写归类集中。师提问、点拨,归纳明确: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德国人还在

3、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备 注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

4、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披着那

5、黑色的大围巾。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

6、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四.分块品析 全班分为四组,分块品析语言及作用,交流展示。师点拨,明确: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

7、沉痛哀悼。 五、拓展练习六、总结七、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1、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认识它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请你以一个中学生的名义给联合国秘书长写封信,表达自己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愿望。要求:中心突出,语言流畅,书写工整。(以上两道题,可选做一题,鼓励两题全做)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一、请你运用归类品味阅读方法阅读芦花荡,与组员交流一下你的阅读所得,并把它写在练习本上。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各题。a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

8、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妇女。显然她在独自沉思,b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着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老兵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去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c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综观全文,加线句子a包含了哪些信息?2.读加线句子b思考:数数的声音是否真的盖过了火车声?为什么?3.读加线句子c思考:车厢里为什么“静得可怕”?4.上文的主题是( )A.反战 B.爱国 C.称赞勇敢 D.歌颂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