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8杨修之死同步练习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80459552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8杨修之死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8杨修之死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8杨修之死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8杨修之死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8杨修之死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8杨修之死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8杨修之死同步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 单元 18 杨修之死同步练习1 下列句子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欲要进兵,又被马超距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忧豫不决。B半晌而起,洋惊问:“何人杀吾近恃?”C曹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要修谈论,终夜不息。D明日用大麓装娟,再入以惑之。2 解释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1) 欲要进 兵 ()适庖官进 鸡汤 ()(2) 故先收拾行装 ()操问其故 ()(3) 欲立 植为世子 ()立斩之 ()3 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4 翻译下列语句。(1)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

2、曹操之忌。(2)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5 填空。(1)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它是我国第一部_小说,描写了 _时期 的 历 史 故 事 , 集 中 表 现 了 统 治 集 团 之 间 的 政 治 和 军 事 斗 争 。 作 者 _ ,_ _( 朝代 ) 小说家。(2)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是根据三国演义 _( 战 役 ) 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当时曹军八十万死伤大半,曹操率残余狼狈逃跑,到乌林口被赵云截杀,又中张飞埋伏,几近全军覆没,眼看过了_ 就能逃出重围,可又遭遇武艺高强的关羽。绝望的曹操只好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当年曹操对他的恩义,违诸葛亮军令放过了曹操。1 /

3、5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一、阅读理解( 一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8 题。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 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

4、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6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叙述的三件事。7 选文中三件事情的排 列顺序是怎样的?8 你能从积极的角度为杨修想出一条避免杀身之祸的计策吗?( 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 13 题。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

5、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

6、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2 / 5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

7、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

8、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9 文中的“玄德”指的是_,“关、张”指的是_、 _两人,文中曹操所说的画横线的话中隐含一则成语,即_。10 曹操特意请玄德喝酒,是不是为了笼络玄德?由此可

9、以看出曹操怎样的性格?11 其实曹操对天下英雄心中已有评定,为何却一定要玄德来品评?玄德所说的英雄是否果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12 本段可谓是曹操与玄德的一次没有兵刃的交锋,在这次交锋中,孰胜孰负?说说你的看法。13 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玄德和杨修二人在性格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二、表达交流14 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仿写两个句子。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3 / 5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的 , 我 们 能 领 悟 到 人 生 的 真 谛 和 生 命

10、 的 意 义 ;_ _; _ 。15( 安徽芜湖中考 ) 走进名著。(1) 水浒中大名鼎鼎的青面兽杨志,你一定不陌生吧,请简要列举出书中关于他的三件事: _、 _ 、 _。(2) 电视剧组正在筹拍新版水浒,请你帮助杨志的扮演者把握好角色,演好杨志这个角色应该注意他性格上的两个特点:_、 _。参考答案1 解析: A 项“距”应改为“拒”,“忧”应改为“犹”;B 项“洋”应改为“佯”,“恃”应改为“侍”;C 项“要”应改为“邀”;D 项“麓”应改为“簏”,“娟”应改为“绢”。答案: C2 参考答案: (1) 使进进献(2) 所以缘故(3) 古代任命皇帝继承人立刻3 解析: 从人物性格角度来分析。参

11、考答案: 写出杨修恃才放旷,说话不慎易招祸。4 参考答案: (1) 杨修为人依仗( 自己的 ) 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冒犯了曹操的禁忌。(2) 只要曹操有问题,曹植就按照条文的内容回答他。5答案: (1) 长篇章回体三国 罗贯中元末明初(2) 赤壁之战华容道6解析: 整体感知文段,找出三件事,然后找出三件事的共同处即可。参考答案: 杨修介入到曹植与曹丕的继承权斗争中去了( 或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 ) 。4 / 5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7 解析: 由曹操对三件事情的不同反应可以归纳出排列顺序。参考答案: 以曹操厌恶杨修的情绪逐步升级为顺序。8 解析: 言之成理、可具体实施即

12、可。答案: 略9 答案: 刘备关羽张飞望梅止渴10 解析: 由曹操对刘备谈论英雄的话题可以看出曹操的用意和性格。参考答案: 不是,只是为了试探刘备。表现曹操的老奸巨滑。11 解析: 答出了上一题,这一题的第一问便迎刃而解。对第二问,要结合刘备的胸怀大志和文中对他的心理描写来分析。参考答案: 为了试探刘备是否才略过人,将来是否会变成他的对手。不是,刘备是故意装拙,骗过曹操,好让曹操不对他起疑心。12 解析: 由“操遂不疑玄德”可知结果。参考答案: 刘备胜,曹操败了。因为曹操被刘备制造的假象所迷惑,上当受骗了。13 解析: 首先要清楚二人的不同性格,根据对这两人的了解,回答出原因。自圆其说即可。答案: 略14 解析: 仿写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是中考考查的趋势。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作品来回答,并注意句式要和前面的句式统一。答案示例:读西游记 ,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疾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水浒,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15 参考答案: (1) 杨志卖刀 ( 杀泼皮牛二 ) 战平林冲 夺取二龙山 ( 杀邓龙 )(2) 胆大心细急功近利 ( 专横粗暴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