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1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0458611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 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112 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 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 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基本史实。2通过思考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 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 , 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 , 也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点】“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利用导入框汉高祖宴群臣的故事 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

2、习目标。方法指导一: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课第一个条目, 从教材中提取重要信息, 回答第1 题。培养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方法指导二:提醒学生第3 题要结合课本归纳梳理, 从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总结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 采取对比的方法识记相关知识模块。方法指导三:要求学生用歌谣巧记本课知识模块:着眼长治和久安,武帝一统更不凡。雄才大略汉武帝,善用人才把权集。罢黜百家尊儒术,集权削侯分土地。举办太学学五经,一统江山鼎盛期。方法指导四:知识模块一可采取百家讲坛的形式;知识模块二可采取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俗话说 ,得人心者得天下!汉高祖就是因为深得人心, 知才善用

3、 ,才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的。但是 ,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难。汉高祖建立汉朝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汉朝统治者又是怎样进行统治的?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12 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推恩令 ”的实施1 / 4自主阅读课本P54 内容 , 完成第 1 题。1简述“推恩令”实施的背景、内容及作用,刺史制度的内容、作用。(1)背景:西汉初 ,诸侯势力强大 ,独霸一方 ,骄奢淫逸 ,公开反抗封建官吏 ,甚至有人企图谋反;地方豪强、兼并土地 ,聚敛财富;横行乡里 ,与官府分庭抗乱;内容:下诏诸侯王将封地分封给子弟,封地与势力缩小;削藩。作用:诸侯王再也无力

4、与中央政府抗衡。(2)13 个州部各派刺史 1 人 ,既监视州部地方官 ,又监视豪强及其子弟 ,严禁其为非作歹 ,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知识模块二、三“ 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 和盐铁专卖自主阅读课本P55 56 内容 , 完成第 2 3 题。2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客观: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 ,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是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客观条件。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是他能够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3.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1)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

5、 ,建立较小的侯国 ,使其越分越小 ,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对抗 ,实现了政治上大一统。(2) 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3) 文化上: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题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4)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5)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凶奴。,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不意义: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 ,也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

6、分重要的作用。合作探究生成能力【交流预展】1组内交流:(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2) 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2组内预展:,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 ,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展示提升】1“推恩令”刺吏制度的地位2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A 颁布“推恩令”B设西域都护府C加强监察制度D推行儒学教育2你看过汉武大帝吗?里

7、面的汉武帝真是威风凛凛,历史上的汉武帝也是雄才大略,他批准梁王将自己的部分封地分给其弟的要求的真正用意是(B)2 / 4A 安抚诸侯王B加强中央集权C提高皇帝的威信D他们都是皇亲国戚3“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D)A 李斯B主父偃C霍去病D董仲舒4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C)A 天文算术之理B法家治国之道C儒家的经典D孙子兵法5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下图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价 ,下面说法最符合他的是 ( B )A 他统一六国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B他推行大一统的措施,使

8、西汉进入鼎盛时期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D他推行改革 ,任用商鞅变法6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 ,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 ( A )A 加强中央集权B排斥异己C平定叛乱D发展经济7阅读下列材料,并思考:材料一如图,图一 ),图二 )材料二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 如李斯、蒙恬、尉缭、王翦。其中, 尉缭是当时的军事家 , 当秦王嬴政发现这位出色的军事人才时, 竟然放下国王的架子, 衣服食饮与缭同,后来任命他为军事统管。材料三汉武帝即位时, 下诏令各郡推举人才, 由他亲自出题, 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 , 武帝发现了像董仲舒一批

9、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 他也能破格录取,如出身奴仆的卫青, 做到大将军职位。(1) 材料一中图一人物是谁?该人物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哪年?他在位期间修建的伟大工程有哪些?秦始皇;公元前 221 年;长城 ,灵渠。3 / 4(2)材料一中图二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3)上述人物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他们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结果如何?秦始皇:焚书坑儒;抑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促使西汉实现大一统。(4)上述人物在地方上为了加强控制,他们分别采取什么措施?秦始皇:郡制。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5)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两位帝王在治国时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在今天有何借鉴作用?重用人才;今天还应该重用人才,人才强国。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本节课的收获:“文景之治”原因汉武帝善于用人推恩令削藩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