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县道林中学九年级地理 专题讲座2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180453542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宁乡县道林中学九年级地理 专题讲座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宁乡县道林中学九年级地理 专题讲座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宁乡县道林中学九年级地理 专题讲座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宁乡县道林中学九年级地理 专题讲座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宁乡县道林中学九年级地理 专题讲座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宁乡县道林中学九年级地理 专题讲座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宁乡县道林中学九年级地理 专题讲座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天 和各位 老师交流天气和气候的教学研究,主要谈三个方面,首先是教材分析,第二是学情分析,第三教学建议。 天气是日常生活每 一个人 所面对的,与生活联系密切。而 气候 是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是初中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具有重要影响,对于人类活动也有重要的作用,是地理的核心知识,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本章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 进行教材分析首先应当解读地理课程标准,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 (一)义务阶段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课程标准 中明确指出地理课程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

2、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 地理课程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部分的教学提出要求: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知道 天气 和 气候 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 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3. 主要气候类型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地区。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举出日常生活中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有条件的学校可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或大气环境监测站。 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气象园地,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气温、降水和风向等观测;或将每天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记录的天气资料绘制成图表。 如有条件,让去过外地(或外国)的学生,描述对不同地区气候的感受。 依据课程标准,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把该部分内容作为重点章节编写。我们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把该部分内容编写于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主要涉及到天气和

4、气候定义、特点及其区别,天气预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等要点。 从感性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生产、生活,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这是贯穿本章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二) 本章的知识结构。 本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天气和气候,天气和气候的特征选择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天气的 特征 通过天气预报的符号,气候特征通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分析气候的时间分布规律,通过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来分析气候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成因。贯穿始终的是天气、气候和人类的关系。 关于天气知识对于学生来讲比较熟悉。天气是学

5、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因此教材把该内容作为第一节内容。但是这种认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还不够。所以,教材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易于被学生接受,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由浅入深地进入气候的相关内容。 气候部分是自然 地理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内容是学习以后各章,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而且也是以后学生生活、参与生产的必备知识。学生刚接触这部分知识,对气候的各种知识比较陌生,而且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较多,因此教材分别在第二节和第三节谈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分布和成因,最后在第四节把气温和降水这两个要素进行组合、分析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6、。形成螺旋上升的知识脉络。因此教学进度不宜太快,同时要注意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一些技能的训练,不必要求学生掌握所有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和成因。因为这些内容在后面的区域地理中会有更进一步的分析。还有些内容要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学到: 如影响气候的因素没有涉及洋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等内容。 二、学情分析 当前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因此,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和推理 能力 。 学生在小学及中学数学课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图表能力。但是在中学地理课中还是第一次接触绘制和阅读曲线及柱状图。而且,数

7、学的折线图与地理气候图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如何使学生树立信心,掌握曲线及柱状图的绘制方法,及分析规律是教学的关键。详细分析、反复练习、重在落实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 依据 现有地理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要 最大限度 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可以定为: 1学生能说出 “ 天气 ” 和 “ 气候 ” 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学生能识别 天气预报 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通过学习、绘制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学生能掌握基本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技能。 4. 通过分析各种 气候 气温曲线

8、和降水柱状图,学生学会分析其方法,学会判读等温线图和等降水量线图,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5.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找到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能够简单分析其成因。 6. 通过分析天气、 气候和人类的关系,学生能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自然现象,初步建立起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天气符号,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难点: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三)教法和学法 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育人为主旨的教学原则,从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9、的心理学特点出发,教师可以采用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指导分析法、探究讨论法以及游戏教学法等。几种方法相辅相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是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因此,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学生读图的指导,归纳总结的指导尤其重要。 (四)重点教学安排 1. 天气、气候和人类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在教材的四节都有涉及,是整个教学的一条线索,大部分教师对这个问题也都比较关注,比如有的教师在设计天气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时候,从衣食住行来说明,同时启发学生从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天气与军事的关系,天气与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商业活动、

10、旅游活动、休闲娱乐的关系等其他方面进行补充。 总之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说明天气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这里有必要提醒大家,教师在设计这些教学时,要考虑正面的影响,也要考虑负面的影响,要考虑对生活的影响,也要对关注生产的影响。不能一味的说下雨天穿什么衣服,气温低我们穿衣服要注意什么,即使我们提这样的问题也要学生在思考后才能得到答案。要有递进的问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比如分析气候对于我们旅游活动设计的思考,教师也可以提出冬季到海南我们要准备什么样的衣物?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比较容易答出来,接着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南北有这样的差异?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是在活跃的状态。也就是教

11、师在设计天气与气候和人类的关系的时候,设计思路应当是有体系、有目的,不能是碎片的堆积。 2天气预报 可以从最近一段时间的天气预报开始进入第一节的学习, 教师可以放一段天气预报,提出问题: 天气预报 主要报的什么内容?预报一般报多长时间的天气状况? 从天气预报中学生感悟天气预报是报的短时间的,主要报的是阴晴,降水,气温、风向、风力等。从而比较容易让学生了解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课程标准对于天气预报符号的学习做了明确要求,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竞赛的方式,有易于在课堂中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游戏竞赛之前,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读“

12、卫星云图”,让学生知道有关卫星云图的常识。指导学生读“文字天气预报”,用日常生活体验出文字天气预报项目的含义。 比如降水概略等等,指导学生读某城市天气预报图上的常用天气符号。 风标的识别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风向是风的来向,北风指的是从北面吹来的风。风标中“风向杆”所指方向为风的方向,即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杆尾翼所在的方位);风向杆尾翼上每一条短划线代表风速为一级,每一条长划线代表二级,八级以上用三角或三角加划线来表示,将风向标尾翼上所有划线的值加起来就是风速值的大小。判断风速可以用一些歌谣便于记忆,如下: 零级无风炊烟上;一级软风烟稍斜;二级轻风树叶响;三级微风树枝晃;四级和风

13、灰尘起;五级清风水起波;六级强风大树摇;七级疾风步难行;八级大风树枝折;九级烈风烟囱毁;十级狂风树根拔;十一级暴风陆罕见;十二级飓风浪滔天。 为增强降水的认识,教师可以把有关降水的符号整合在一张图片上。包括降雪,冰雹等,增强学生对降水的初步认识。两个天气符号的含义,教师也要举例说明。对“天气符号”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区别开来,还要求学生们从感性上了解,比如小雨,大雨,中雨的区别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感受来进行描述。 在游戏竞赛时,我们有很多选择。教师可以出示云图和天气符号 ,及其天气景观图进行计时播报,看哪个组最快。 教师也 可以 安排学生回家收听天气预报,让学生进行转述,或者进行世界主要城市的天

14、气播报,现在的很多天气预报都很有人文关怀精神,提醒高温应当穿什么衣服,下雨应当注意什么,打雷要注意什么。这样把天气播报和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结合进行训练。 在很多城市 天气预报 中有大气质量的预报,教师在进行上述训练时,可以选取一些大气环境质量的天气播报,让学生进行竞赛,引起学生关注此问题,进行环境教育。在城市的学生也可以把当地的城市环境质量作为一个研究性课题进行研究。农村的学生也要关注一下当地的大气环境状况,比如教材中提出焚烧秸秆的问题,就可做为一个研究性课题开展。 多变的天气作为第一节的内容,一方面比较容易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学气候奠定一定的基础。人教版教材把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放

15、在最后,一方面为了分散教学的难度。另一方面起到呼应和总结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 3气温和降水 在教材的 第二 节和第三节分别对气候的这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进行分析,从这两节的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分析思路基本一致,教师要注意气温和降水既是天气要素也是气候要素。教材中对于气温和降水的分析既有从天气角度出发,也有从气候的角度出发,但是以气候为主。气候一般就是讲气候的特征、成因和分布。本教材选择的是分别分析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分布、成因的思路。通过分析年平均气温曲线图得出气温特征,年降水柱状图得出降水特征。通过等温线图和等降水量线图,得出气温和降水在全球的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

16、的成因,最后把不同降水特征和气温特征的组合就形成多样的气候类型,这样降水和气温的成因就是气候的成因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也充分体现了气候的分布。因此第四节世界气候的分布和成因事实上是一种总结。教师在这样一条主线下设计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要重视这两节的教学,特别是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兼难点之一。 在学生学习多变的天气基础上,特别是天气播报部分的训练,比较容易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及其和人类的关系,这里不在多说。 气温和降水的观测 作为阅读材料,只让学生作一般了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带学生参观气象观测站,也可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关注,如气温的教学,可以提出问题,并放一段视频,对学生加强科学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