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7课 转折与邓小平理论(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180368522 上传时间:2021-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7课 转折与邓小平理论(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7课 转折与邓小平理论(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7课 转折与邓小平理论(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7课 转折与邓小平理论(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7课 转折与邓小平理论(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导入新课“文化大革命”后人们急切期盼中国能迅速拨乱反正,开创历史新局面,在这历史转折的时期,我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 历史转折和邓小平理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伟大作用,十二大、十三大、十五大的成就,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南方谈话”。2、能力培养从会议召开背景和内容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意义;归纳整理中共十二大、十三大

2、、十五大等党代会的主要贡献;领悟邓小平理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3、情感目标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全党的指导思想,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赞颂邓小平的1992年南方谈话拨开迷雾、指明方向,显示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与时俱进的革命思想,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课程学习(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为开辟新道路奠定了思想进程。2、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思想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3、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组织上: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纠正冤假错案,开始了系统的拨乱反正。(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1、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邓小平在会上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二大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2、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系统的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概括。(三)南方谈话1、1992年,邓

4、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南方城市,发表重要谈话,统称“南方谈话”。2、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引全党前进的旗帜。合作探究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规定中,相对来说哪一条最重要2、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 阶级斗争上来 C 工人队伍的整顿 D 解决工人下岗问题2、揭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序幕的是( )A 党的七大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 十一届三中

5、全会3、“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于( )A 党的七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十二大 D 十三大4、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引全党前进的旗帜的会议是( )A 党的七大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五大5、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最根本的原因是( )A 确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 B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 改革开放伟大决策6、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的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 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 江泽民二、简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次会议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十三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简称什么?3、概括说出十二大、十五大的最主要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