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中期末考试试题试卷含答案共六套

上传人:侗*** 文档编号:180340424 上传时间:2021-04-20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53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中期末考试试题试卷含答案共六套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中期末考试试题试卷含答案共六套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中期末考试试题试卷含答案共六套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中期末考试试题试卷含答案共六套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中期末考试试题试卷含答案共六套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中期末考试试题试卷含答案共六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中期末考试试题试卷含答案共六套(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 / 36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中测试期中测试 0101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4747 分)分) 1.看拼音,写词话。(6 分) 夏日的午后,明明跟着c c xi xi ngng()的祖父来到了西瓜地,挑了一个g g n n yuyu n n()的大西 瓜。祖孙俩susu y y ()地坐在一棵大y yngng taotao()树下。祖父shsh li li n n()地把西瓜切成 了小块儿,红彤彤的瓜瓤中间夹着黑珍珠般的籽儿。明明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y y u u zhzh ngng()地说: “真甜!” 2.下列词语读

2、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蚌壳(b b ngkngk )调度(ti ti o o d d )澄澈(chch ngng chch ) B.旖旎(q q n n )徘徊(p p ihuihu ii)跟跄(li li ngng qi qi ngng) C.呐喊(n n h h n n)咆哮(p p oxioxi o o)颤抖(zhzh n n d d u u) D.埋怨(mm n n yuyu n n)审视(shsh n n shsh )踌躇(chch u u chch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妒忌泄露胸膛神机妙算B.都督蝴蝶棚带半夜三更 C.特殊蚂蚱

3、水寨一声不抗D.锻练昼夜慰问肃然起敬 4.下面词语的古今说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客舍旅店B.印信政府机关的图章总称 C.郎中医生D.榜文科举发榜的名单 5.根据语境,填入恰当的关联词。(4 分) (1)()祖父做什么,我()跟着瞎胡闹。 (2)()你愿意,在园子里,你想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3)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仍忘不了苇坑上面和水中的小月亮。 (4)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能书善画。 6.根据语境,用“自自”式的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2 分) (1)暑假,我在祖父家度过了一段_的时光。 (2)看着武松朝冈上走去,店家_道:“这位客官的胆

4、子真大!” (3)我微笑着对国方士兵说:“只有_的官员,才会谋取不义之财。” (4)你这样_是不行的,如果甘心落后,不求上进,你将永远陷在失败的泥潭里。 7.对下面句子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2 分)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 A.手术台上的沃克医生。B.手术台上双手颤抖。 C.沃克医生双手颤抖。D.沃克医生一向从容镇定。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2 / 36 8.下列外貌描写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猪八戒) B.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关羽) C.卷脏莲

5、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张飞)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林黛玉) 9.下面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C.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刚才班里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D.想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 分)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照样子,运用对比进行仿写) _ (2)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6、照样子,用具体的事 例写一写“静”) 深夜, 真的太安静了。 _ _ (3)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 一次。(照样子,写一写同一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_ _ 1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 分) (1)游子吟是一首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水浒传塑造了众多绿林好汉的形象,如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武松等。() (3)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都是搜集资料的好方法。() (4)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 (5)“月出惊山鸟”一句运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 12.根据

7、所学内容填空。(12 分) (1) 童年的无忧无虑令人羡慕。“_, _” 是范成大诗中孩子种瓜的童趣;“_, _” 是雷震眼中牧童横坐牛背晚归的自在。 (2)爸爸游泳很厉害,每次游泳比赛都能得第一,早已_。这次王叔叔约爸爸参加冬泳比赛,爸爸 又获得了第一名。当我和妈妈问他比赛结果时,他说:“_。”(填谐音歇后语) (3)陆游用“_,_”表达了未见祖国统一的遗憾;王昌龄则用“_,_”表 达了将士们的凌云壮志。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3 / 36 (4)为了保家卫国,许多革命战士毅然奔赴前线,哪怕葬身异国他乡也无怨无悔。这不正是“_, _”的写照吗? 二、阅读与理解。(共二、阅读与理解。(共 232

8、3 分)分) (一)(8 分) 下面是小学 200 名高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阅读内容的调查统计表,请你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阅读内容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人数百分比 漫画11256% 科幻小说3216% 文学名著3015% 时文杂志2613% 1.从表格的数据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 分) _ 2.看了这份调查统计表,你对这些同学有什么建议呢?(2 分) _ 3.你最喜欢上述表格中哪一类课外书?请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向同学介绍。(4 分) _ _ _ (二)馒头的故事(15 分) 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 56 师团已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附近同中国军队接火。 在距

9、惠通桥不到 50 千米的泥泞公路上,开来五辆军用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位穿着少校制服的 大胡子军官。两小时前,他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那里,中国的军 队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全体官兵四天没进食物,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再坚守 24 小时。 卡车在公路上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两眼血红,他明白迟到一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四辆也停了下来。就在这时候, 四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谁喊了一声:“车里有慢头!”顿时, 饥民们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慢头来。 大胡子少校冲到被抢的

10、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似乎在滴血,一咬牙,将手里的机枪端起来,只听 一片哗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忽然,大胡子少校盯住了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吓人地撑着皮肉, 一双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双眼惊骇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4 / 36 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和鬼子拼命的中国军队的将士, 一边是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面 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 小女孩睁

11、着惊恐的大眼睛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和嘴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的手里:“叔叔, 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让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 11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他问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说她叫小翠。 12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馒头默默地送上车去,然后用最后的一点儿力气抱起一块块填炮弹坑的石头。 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冲去。 13一周后,大胡子少校来到陷车的地方,找一个叫小翠的女孩。一位老大娘将他引到一座小坟包前, 说,三天前她饿死了,是她家七口人最后一个死去的。 14大胡子少校咚地跪 在新坟前,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号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人会

12、为你报仇!” 1534 年后,这位大胡子将军临死前拿着一个有缺口、发黄的干慢头,说:“把这个慢头的故事讲 给孩子们听。” 1.画“_”的部分对小姑娘的_、_、_进行了描写,展现了小姑娘既_ 又_的心理。(5 分) 2.第段中“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是因为_ _。(2 分) 3.文中有一处是对小姑娘的语言描写,请你用“”画出来。从她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小姑娘具有_ 的品质。(2 分) 4.大胡子少校跪了两次,这两次跪的心理是不一样的。第一次跪是();第二次跪是()。 (多选)(4 分) A.出于对饥民的理解同情,看着饿得皮包骨的村民,他是心痛的 B.因为小女孩选择归还馒头最后自己却饿死了,对此少校是满怀敬意的 C.因为前线无粮,陷入极端困境,少校恳求饥民能理解他的难处 D.因为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而无法帮助小姑娘,少校感到又歉疚又痛心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B.“弹跳”“怒吼”“冲”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车速之快,侧面表现了军情紧急 C.文章主要以大胡子少校的表现颂扬了在民族灾难面前,中国军民所体现出来的高度团结的民族精神 D.文章最后再次提到有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