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分析分析报告文档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80202895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1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行业分析分析报告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钢铁行业分析分析报告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钢铁行业分析分析报告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钢铁行业分析分析报告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钢铁行业分析分析报告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铁行业分析分析报告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行业分析分析报告文档(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铁行业分析报告目 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41、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4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4二、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61、国际钢铁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62、国内钢铁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7三、钢铁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81、世界钢铁行业的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82、国内钢铁行业的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8四、进入钢铁行业的主要障碍91、资金壁垒92、人员和技术壁垒93、国家产业政策壁垒10五、钢铁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101、国际钢铁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10(1)国际钢铁的需求状况及变动原因10(2)国际钢铁市

2、场的供应情况及其变动原因112、国内钢铁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其变动原因12(1)国内钢铁的需求状况及其变动原因12(2)国内钢铁市场供应情况及其变动原因14六、钢铁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16七、影响钢铁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81、有利因素18(1)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钢铁行业的发展18(2)国际钢铁市场总体向好有利于国内钢铁市场的发展19(3)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创造了钢铁行业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202、不利因素21(1)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21(2)我国钢铁行业产能扩张速度较快,低水平产能所占比重较高21(3)环保、能源消耗标准的提高将增加钢铁行业运营成本22(4)国际市场冲

3、击23八、钢铁行业的特点231、钢铁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232、钢铁行业的周期性25九、钢铁行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关联性251、钢铁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情况,钢铁行业与其之间的关联性252、钢铁行业上下游企业发展状况的有利影响25(1)上游企业发展状况的有利影响25(2)下游企业发展的有利影响262、钢铁行业上下游企业发展状况的不利影响27(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的不利影响27(2)下游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28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我国钢铁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主要负责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钢铁行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其中重点领域的专项规

4、划(含基地规划),提出总量平衡、结构调整目标及产业布局;审核钢铁行业的重大项目以及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规划,协调重大问 题;研究拟订、修订钢铁行业的产业政策,起草法律、法规及配套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提出钢铁行业的体制改革、技术进步、投融资、利用外资、金融、贸易、财税政策建议及专项消费政策和配套措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是由中国钢铁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和个人为会员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自律性的行业管理组织,主要负责制定行业的行规行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依法开展钢铁行业统计、调查、分析和上报等项工作;参与拟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法规;组织加工出口专用钢材监管工作,代表或协调企业反倾销、反补

5、贴;代表我国钢铁行业参加国际同业组织的有关活动。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我国钢铁行业在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面,除了依据国家定期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工商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外,国家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涉及钢铁工业的宏观调控措施及相关政策,国家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涉及钢铁工业的宏观调控措施及相关政策,主要有:(1)2003 年11 月,国家下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3 号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各地钢铁、电解铝、水泥的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进行清理;(2)200

6、4 年4 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规定钢铁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5%及以上提高到40%及以上;(3)2005 年5 月,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2005 年 第26 号),规定2005 年5 月19 日起,铁矿石、生铁、废钢、钢坯、钢锭、稀土原矿、磷矿石等30 个税则号的产品被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4)2005 年7 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总体目标、产品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调整目标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等具体要求;(5)2005

7、年12 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规定了钢铁行业的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的具体项目;(6)2006 年3 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 号),要求加快推进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水泥、煤炭、电力、纺织等行业的结构调整;(7)2006 年6 月14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淘汰约1 亿吨落后炼

8、铁生产能力,2007 年前淘汰5500 万吨落后炼钢能力的目标;(8)2006 年10 月27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的通知,对铁合金、生铁、钢坯等30 项钢铁及铁合金初级产品实施10%的出口暂定税率。二、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1、国际钢铁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钢铁产品是人类社会主要的不可替代的结构材料和产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建筑等行业。目前, 全球钢铁工业的大部分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以及欧盟。2005 年粗钢产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为34,936 万吨, 其次分别为:日本11,

9、247.7 万吨、美国9,389.9 万吨、俄罗斯6,614.6 万吨、韩国4,764 万吨。目前欧盟、日本、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钢铁生产趋于平稳,近年来该类工业发达国家的投资重点主要在环保、节能以及高附加值产品方面。在未来几年,世界钢铁生产能力的扩张主要集中在亚洲和南美洲,中国、印度和巴西是钢铁生产设备扩张规模最大的国家。至2005 年中国钢产量已连续10 年据世界第一位,行业产品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行业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全球钢铁业的整合尚在继续,跨国公司兼并重组、构建战略联盟谋求扩大企业规模已成为当今钢铁业的发展趋势。2、国内钢铁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我国的钢铁工业布局,在新中国成立

10、以前,约有80%90%产能集中在东北地区。建国以后,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布局,我国提出了钢铁工业建设实行大、中、小相结合的方针,并制定了“三大、五中、十八小” 的方案,即在建设好既定的鞍山、武汉、包头三大钢铁基地的同时, 在北京、山西、安徽、湖南、四川5 省市各发展一个中型钢铁厂,再在河北、江苏、广东、四川、新疆等共18 个省、区各发展一个小型钢铁厂。上世纪60 年代,我国从加速“三线”建设的角度出发,在西南、西北地区重点建设了攀枝花钢铁厂,扩建或新建了重庆钢铁厂(本公司控股股东前身)等14 家钢铁厂。至此,我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改革开放以后,受钢材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

11、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重心逐渐由北向南转移,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相应下降,西南、华北、华东地区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明显上升。 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上世纪50 年代的“三大、五中、十八小” 和60 年代的“三线建设”,使我国的钢铁工业布局十分分散,目前全国除西藏外,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钢铁企业。与世界钢铁工业相比,我国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国内69 家重点统计企业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9.81%;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上海宝钢集团公司2005 年的产钢量为2,273 万吨,仅占全国总量的6.51%。国内钢铁企业竞争主要集中线材、型材、中板、板带材等建筑用钢和加工业用钢。三、钢铁

12、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1、世界钢铁行业的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2005 年世界钢铁企业粗钢产量的前10 位企业排名如下:2、国内钢铁行业的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2005 年我国大陆地区年产1,000 万吨粗钢以上的企业(按钢铁企业集团的总产量排名,下同)有8 家,即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唐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05 年年产500 万吨970 万吨粗钢的企业有10 家,年产300 万吨500 万吨粗钢的企业有16 家。与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相比,还存

13、在一定的差距,集约化程度仍然较低。四、进入钢铁行业的主要障碍1、资金壁垒钢铁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生产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巨大,并且需要数额较大流动资金维持正常的生产周转,我国产业政策还要求建设炼铁、炼钢、轧钢等项目,企业自有资本金比例必须达到40%及以上。因此,钢铁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2、人员和技术壁垒钢铁行业作为传统行业,虽然大部分生产工艺的技术比较成熟, 但是该类工艺技术需要针对不同企业的生产装备以及原材料供应的 特点等进行磨合调试,才可达到生产要求。此外,钢铁企业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该类人员在企业的沉淀、磨合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因此,该行业具有较高的人员和技术壁垒

14、。3、国家产业政策壁垒2005 年7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对进入钢铁行业的企业资质、规模、技术装备等提出了具体的准入标准,明确提出,“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新的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铁厂、炼钢厂,不提倡建设独立轧钢厂,必须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搬迁,在水资源、原料、运输、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对于外资进入我国钢铁行业领域,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境外钢铁企业投资中国钢铁工业, 须具有钢铁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其上年普通钢产量必须达到1,000 万吨以上或高合金特殊钢产量达到100 万吨。投资中国钢铁工业的境外非钢铁企业,必须具有强大的资金

15、实力和较高的公信度,提供银行、会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和企业业绩证明。境外企业投资国内钢铁行 业,必须结合国内现有钢铁企业的改造和搬迁实施,不布新点。外商投资我国钢铁行业,原则上不允许外商控股。”因此,我国钢铁行业具有较高的国家产业政策壁垒。五、钢铁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1、国际钢铁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1)国际钢铁的需求状况及变动原因近年来,世界钢材表观消费量持续稳定增长,2002 年、2003 年及2004 年世界钢材表观消费量分别为81,902 万吨、90,450 万吨和97,742 万吨,2005 年已突破10 亿吨。从钢材消费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亚洲、欧盟、北美为世界钢材消费的主要地区,2004 年中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31,246 万吨,占世界钢材表观消费量的32%;美国为11,892 万吨,占12.17%;日本为7,121 万吨,占7.29%;韩国为4,592 万吨,占4.7% 。国际钢铁协会预测,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