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21年最新高压电工模拟试题5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0200604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2021年最新高压电工模拟试题5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选)2021年最新高压电工模拟试题5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选)2021年最新高压电工模拟试题5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选)2021年最新高压电工模拟试题5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选)2021年最新高压电工模拟试题5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2021年最新高压电工模拟试题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2021年最新高压电工模拟试题5(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最新高压电工模拟试题52021年最新高压电工模拟试题5 第1 题( 单选题 ) 负荷开关必须与()串联安装。A : 高压隔离开关B : 高压断路器C : 高压电容器D : 高压熔断器第1 题( 单选题 ) 负荷开关常与()串联安装。A : 高压隔离开关B : 高压断路器C : 高压电容器第2 题( 单选题 ) 负荷开关合闸时,应使()。A : 主刀闸先闭合,辅助刀闸后闭合B : 辅助刀闸先闭合,主刀闸后闭合C : 王刀闸与辅助刀闸同时闭合D : 没有要求,均可第3 题( 单选题 ) 负荷开关可以分合的最大电流是()电流。A : 空载B : 负荷C : 两相短路D : 三相短第4 题(

2、 单选题 ) 负荷开关与()配合,可保护电力线路。A : 断路器B : 隔离开关C : 熔断器第5 题( 单选题 ) 改变变压器分接开关的位置时,应来回多操作几次,目的是保证()。A : 下次操作灵活B : 分接开关接触良好C : 不会出现错误操作第6 题( 单选题 ) 杆塔、配电变压器和避雷器的接地电阻测量工作,()线路和设备带电的情况下进行。A : 可以B : 不可以C : 视情况第7 题( 单选题 ) 杆塔基础直线杆悬垂绝缘子串除有设计特殊要求外,其与铅垂线之间的偏斜角不得超过()。A : 4B : 50C : 60D : 70第8 题( 单选题 ) 杆塔偏离线路中心线不应大于()A :

3、 0:3mB : 2mC : 15mD : 1m第9 题( 单选题 )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kV以下线路带电灭火。A : 6B : 10C : 50第10 题( 单选题 ) 干式变压器属于()变压器。A : 稳压B : 隔离C : 节能型第11 题( 单选题 ) 钢丝钳带电剪切导线时,不得同时剪切()的两根线,以免发生短路事故。A : 不同电位B : 不同颜色C : 不同大小第12 题( 单选题 ) 钢芯铝绞线广泛应用于()线路上。A : 低压B : 配电C : 高压第13 题( 单选题 ) 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时,在分支或转角杆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米。A : 0B : 2C : 5第1

4、4 题( 单选题 ) 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时,在直线杆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米。A : 0B : 2C : 5第15 题( 单选题 ) 高灵敏度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是指额定漏电动作电流()mA及以下的漏电保护装置A : 6B : 10C : 15D : 30第16 题( 单选题 ) 高压电力电缆通过墙壁、建筑物等应涂刷()标记。A : 黄、绿双色B : 黄色C : 红色第17 题( 单选题 ) 高压电力电缆线路周围()范围内为高压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A : 0.5mB : 0.7mC : 1.0mD : 1.5m第18 题( 单选题 ) 高压电气发生火灾时,在切断电源时,应选择操作();来切

5、断电源,再选择灭火器材灭火。A : 隔离开关B : 火灾发生区油断路器C : 隔离开关和火灾发生区油断路器第19 题( 单选题 ) 高压电气设备停电检修时,防止检修人员走错位,误入带电间隔及过分接近带电部分一般采用()进行防护。A : 绝缘台B : 标示牌C : 遮拦防护第20 题( 单选题 ) 高压断路器型号第一单元代表名称,如L表示()断路器。A : 直流B : 六氟化硫C : 真空第21 题( 单选题 ) 高压开关柜进行停电操作时,各开关设备的操作顺序是()。A : 断路器一电源侧刀闸一负荷侧刀闸B : 电源侧刀闸一断路器一负荷侧刀闸C : 断路器一负荷侧刀闸一电源侧刀闸第22 题( 单

6、选题 ) 高压配电设备做()试验时应在周围设围栏,围栏上应向外悬挂适当数量的“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A : 停电B : 耐压C : 短路第23 题( 单选题 ) 高压配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在()kV及以上。A : 10B : 35C : 110第24 题( 单选题 )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以内,进入上述范围人员应穿绝缘靴,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构架时,应戴绝缘手套。A : 4mB : 8mC : 15mD : 20m第25 题( 单选题 ) 隔离开关()灭弧能力。A : 有B : 没有C : 有少许D : 有简单的第26 题( 单选题 ) 隔离开关导电回路长期工作温度不宜超过(

7、).A : 75B : 80C : 85D : 90第27 题( 单选题 ) 隔离开关可以拉,合电压10KV以下,电流()A以下的环路均衡电流。A : 7B : 10C : 70D : 100第28 题( 单选题 ) 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A : 办公地点B : 生产现场C : 工作岗位第29 题( 单选题 ) 各种变配电装置防止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是()。A : 采用避雷针B : 采用阀型泌雷器C : 来用避雷网第30 题( 单选题 ) 各种型号的电力电缆三头附件,最少应备有()。A : 一套B : 两套C : 三套D : 五套第31

8、 题( 单选题 ) 根据安全防护用品分类与代码的规定,以人体保护部分为分类标准,可分为()大类。A : 十B : 九C : 八D : 七第32 题( 单选题 )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工伤()A : 下班途中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B : 下班回家后醉酒导致伤亡的C : 下班途中乘坐的地铁脱轨导致死亡的D : 自杀死亡的第33 题( 单选题 ) 根据对触电事故发生统计分析,触电事故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每年()季较为易发集中。A : 一;二B : 二;三C : 三;四第34 题( 单选题 ) 工作场所的照明灯具的悬挂高度低于()m时应设保护罩。A : 2B : 5C : 3D : 5第

9、35 题( 单选题 ) 工作票由()填写,也可由工作票签发人填写。A : 工作负责人B : 工作许可人C : 工作票签发人第36 题( 单选题 ) 工作任务单一式两份,由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签发,一份工作()人留存,一份交小组负责人执行。A : 许可B : 负责C : 签发第37 题( 单选题 ) 工作许可人在确认全部工作己经完毕,所有()已由线路上撤离,接地线已经全部拆除,与记录簿核对无误并做好记录后方可下令拆除各侧安全措施,向线路恢复送电。A : 工作许可人B : 小组负责人C : 工作票签发人D : 工作人员第38 题( 单选题 ) 工作终结和恢复送电制度规定,工作终结的报告应简明扼

10、要,并包括下列内容:()姓名,某线路上某处(说明起止杆塔号、分支线名称等)工作己经完工等。A : 工作许可人B : 工作票签发人C : 工作负责人D : 工作玫成员第39 题( 单选题 ) 供电系统供电频率的允许偏差对电力网容量在300)7kW以下者绝对值不大于()Hz.A : 3B : 4C : 5第40 题( 单选题 ) 供电系统中三相电压对称度一般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A : 3B : 4C : 5第41 题( 单选题 ) 供配电系统中的变电站都是()。A : 升压变电站B : 降压变电站C : 联络变电站第42 题( 单选题 ) 固定式成套配电装置中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之间一般装设有机械

11、联锁装置,以防止().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A : 误入带电间隔B : 错分错合断路器C : 带负荷操作隔离开关第43 题( 单选题 ) 挂接地线的作用是防止发生意外的突然来电及()A : 防止邻近高压线路的感应电B : 防止误操作导致反送电C : 安全警告第44 题( 单选题 ) 罐式SF6断路器的灭弧室安装在接地的金属罐中,在两个出线套管的下部都可安装()A : 电流互感器B :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C : 电压互感器D : 申启器第45 题( 单选题 ) 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分别是()伏。A : 0.2;0.7B : 0.5;0.2C : 0.7;0.1第46 题( 单选题 )

12、 过电压作用于电气设备时可引起设备()。A : 绝缘击穿B : 过载损坏C : 过热损坏第47 题( 单选题 ) 过桥电缆应检查保护管和()、固定附件的变形、防腐蚀情况。A : 排水设施B : 电缆“三头”C : 两端电缆外露部分第48 题( 单选题 ) 含有锡焊中间接头的电缆,短路最高允许温度为()A : 120B : 160C : 250第49 题( 单选题 ) 横担上下倾斜、左右偏歪,不应大于横担长度的()。A : 0.1B : 0.02C : 0.03D : 0.5第50 题( 单选题 ) 互相连接的避雷针、避雷带等的引下线一般不少于()根。A : 3B : 1C : 2 17 /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