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10065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姓名:朱江波学号:07310124院系:数学系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07310124 - 1 - 朱江波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朱江波(07310124)(东南大学 数学系,南京 210094)摘要:本文是本学期学习的一个缩影,中国古代艺术作品多种多样,从陶器、瓷器到青铜器、玉器,不胜枚举。本文选取了玉器作为讨论重点,着重介绍了玉器的一些基本常识、功能以及一些简单的鉴别玉器的技巧。Abstract:This article is a microcosm of the semester, the ancient Chinese art is vari

2、ous, from pottery, porcelain, to bronzes, jade, too numerous to mention. This paper selected as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jade, introduce some of the basic knowledge, capabilities, and some simple techniques to identify jade.关键词:玉器、硬玉、软玉Keywords:Jade, jadeite, nephrite一、 玉器简介玉器,是指用玉石雕刻成的器物。其材质主要有两种,即角

3、闪石和辉石类。角闪石亦称软玉,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硬度为莫氏 66.5 度,比重 2. 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因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辉石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硬度为莫氏 6.757 度,比重 3.23.3。其主要成分为硅酸钠和硅酸铝,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中华玉器文明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国,不

4、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据山海经记载,中国产玉的地点有两百余处。中国最著名的产玉地是新疆和田。和田玉蕴量最富,色泽最艳,品质最优,价格最昂,是中国古代玉器原料的重要来源,历代皇室都爱用和田玉碾器,古代的丝绸之路最早就是玉石之路,后又向西延伸而成的。中国人眼里的玉是与众不同的,它已经超越了单纯分类学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经过夏商周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中

5、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07310124 - 2 - 朱江波中国有着 7000 年的用玉历史,2500 年的玉器研究历史,这使中国赢得了“玉器之国”的美誉。中国古代玉器历史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器形之众,做工之精,影响之深,为其他任何国家所不能及。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全民尊玉,爱玉的民族心理,玉的神化和灵物概念、特殊权力观点都植根于此,而玉文化本身则作为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二、 产地与分类玉,在我国是美石的同义语。古人视玉为宝,今人又把珍贵的玉石称为宝玉。我国是一个玉石之国,但目前国内的珠宝界、考古界和地质界对

6、玉、玉石和宝石的定义是有区别的。目前国际上统称的玉专指软玉和硬玉(翡翠),其它玉雕石料统称为玉石。1. 硬玉翡翠在我国明确地称为硬玉,可能始于宋代。而我国目前从宫廷珍藏和出土文物中尚未发现明朝以前的翡翠。因此,中国人何时称硬玉为翡翠,缅甸翡翠何时输入中国,一直是未弄清楚的历史之谜。2. 软玉软玉在我国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品种。目前所知,国内除台湾丰田地区产软玉外(包括透闪石猫眼石),主要产地在新疆。故宫博物院珍宝馆珍藏的 “大禹治水玉山” 原重一万零七百多斤,这一迄今为止的最大玉件,即产自密尔岱。3. 岫岩玉岫岩玉简称岫玉,因产辽宁省岫岩县而得名。岫玉玉质同翡翠和软玉极易区分,主要

7、是光泽(老带油脂光泽)和硬度的不同。岫玉广泛产生接触变质的镁质大理岩中,我国很多地区具备这种地质环境,所以其产地相当广泛。4. 蓝田玉蓝田玉的名称初见于汉书地理志,其后,后汉书外戚传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近些年,陕西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料,认为它就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在汉代玉器中有两件很像现今的蓝田玉,一件是在陕西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大 型玉铺首嵌在古墓门上;另一件是故宫博物院藏的汉代玉佩。从这两件玉器玉质和色泽上看,很多地质学者都认为同现今的蓝田玉相似。但它是否真是古代的蓝田玉,则需加以进一步的考查。5. 南阳玉南阳玉因产河南省南阳而得名,又因矿区在南阳的独山,故又称“

8、独山玉” 。其色泽鲜艳,质地比较细腻,光泽好,硬度高,可同翡翠媲美。据文字记载,南阳玉在汉代已开采是无疑问的。近来考古出土的资料将南阳玉的开采推到商晚期以前。1952 年李济在殷墟有刃石器图说中指出,殷墟有刃石器凡四百四十四件,其中有玉器七件,而这七件玉器的质料全是南阳玉。6. 绿松石绿松石在我国也是古老的传统玉石,早在新石器时代,它同青玉、玛瑙等玉石一起用作装饰品。我国的绿松石,除鄂西北为其著名产地外,近几年在陕西、新疆、安徽、河南等省都有发现,由于鄂西北诸县古属襄阳道管辖,所以又把鄂西北诸县所产的绿松石称为襄阳甸子,且开采的历史也悠久。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07310124 - 3

9、 - 朱江波7. 青金石青金石玉料是由青金石矿物组成,常含方解石、黄铁矿,有时出现少量透辉石等。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发现青金石的产地。古代著名产地在波斯和苏联。据记载,阿富汗和苏联贝加尔湖地区所产的青金石,都曾输入过中国。如果我们在古墓中出土有青金石,其玉料来源不是阿富汗,就有可能是贝加尔湖的产物。8. 碧甸子与孔雀石孔雀石是一种次生氧化矿物,通常产于铜矿上部的氧化带中。孔雀石因呈孔雀绿色而得名,多呈块状、钟乳状、皮壳状及同心条带状。古人常把绿松石、孔雀石和硅孔雀石三者相混。今天许多考古工作者仍是如此,常把孔雀石误认为绿松石的不是少数,应在鉴定时注意。三、 玉的功能1. 保健功能我国素有“玉石

10、之国”的美誉,古人视玉如宝。有些人在研究 玉石养生的机理后认为,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铬、锰、钴等,佩带玉石可所含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产生特殊的“光电效应” 聚焦蓄能,形成相当于电子计算机中谐振器似的电磁场,与人体发生谐振,从而使各项生理机能更加协调地运转。本草纲目中早有过著述,玉具有:“除胃中热、喘急烦懑、滋毛发、滋养五脏、柔筋强骨、止渴、润心肺、助声喉、安魂魄、利血脉、明耳目” 等疗效。如今,我们以玉石为原料,加工成精美的装饰品美化生活、陶冶性情、以至怯病延年。其产品直接用于健身保健的有:玉枕、玉垫、健身球、按摩器、手杖、玉梳等,对人体具有养颜、镇静安神之

11、疗效。御府工坊提醒长期使用,会使你精神焕发,延年益寿。2. 装饰功能古代人们佩玉,主要不是简单的装饰,不仅仅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也就是表现德,同时还具有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以及语言交流的作用。时至今日,珠宝玉饰仍然视为幸运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并已逐步成为表现个人性格、装饰、品位、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外表上令整体的衣饰打扮得更加明艳照人。另外,玩赏玉器作为礼品、信物、吉祥物等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各种交往之中,是亲属、朋友、友好之间表示爱心、感情、良好祝愿或祈求平安的首选馈赠之物。四、 如何鉴赏玉器1. 看器形器形是器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判断某器为某物

12、后,就可以根据该器物的发展衍变,某时代该具有的特征,判断它是真品还是赝品,这是辨伪的第一步。2. 看纹饰优美的造型和婉转自如的纹饰是玉器惹人喜爱的必备条件每个时代的纹饰有每个时代的特点:龙山文化以复杂阴线勾连的兽面纹和商的纹饰随型变化以及令人注目的”臣“字眼;春秋战国以谷纹、蒲纹等为代表日趋抽象繁密的纹饰等特点都是必须熟记在心的。3. 看琢治特点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鉴赏之玉器鉴赏07310124 - 4 - 朱江波一块玉必须经过多道工序才能成为一件玉器,琢治时的锯片、钻孔,雕琢等加工情况是判断玉器优劣真赝的重要标准。4. 看玉质我们知道软玉是商代才开始使用的,汉代才大量进入中原地区的。而红山文化的

13、玉器一般是由呈黄绿色的岫岩制成,翡翠是明末传入中国,清代才较多使用的硬玉,因此用软玉制造的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是可能为真品。而用翡翠制造的汉玉,真正制作时代绝不会太早,但用昂贵的和阗、翡翠伪造古玉从经济上考虑是绝对不合算的,因此它是极少量的,一般为宫廷仿造。现在充斥古玩街的,都是一些价格低廉的石性很强的似玉甚至是大理石。5. 看沁色沁色的深浅、形状是鉴赏、也是辨伪的一大要点,需要提醒广大读者的是,不是所有的“出世古”都有沁色,而现在众多古玩摊上看起来天衣无缝的“古玉”,是运用高新科技产品人工染色的产物。人工染色虽可乱真,但细心辨析还是能准确识别的。如伪造的“鸡骨白”干枯似石,缺乏玉特有的温润感;人

14、造血沁仔细嗅来有一股血腥味,且迄今的考古发掘得到的玉器中未发现有此种沁色,至于用提油法上色的玉器,油腻感很难消除。此外,观察色沁处是否正好在玉器的瑕斑处,也是辨析的捷便途径。五、 总结中国的玉器博大精深,其珍品数量可观,赝品的数目也不少。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赝品做的越来越可以以假乱真。其实,古玉器的辨伪是一门非常专业的非常严谨的学问,要抓住玉器“润”的特点,多去总结、观察,并且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大量接触、研究实物,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这样方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参考文献: 1钱振峰.玉器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2吕济民.中国传世文物收藏鉴赏全书.玉器(第二版)M.北京:线装书局,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