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10064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号到号,两天半时间去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听了二十一节课(最多一天听十节),很累,但听到好课依然觉得值得的很。所以决定好好理些实录。第一个实录是听课中留下印象最深的:伍文杰老师的负荆请罪。作为体裁为剧本的课文,他的设计无疑是成功的,经得起推敲。实录后再品读一下,依然回味无穷。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执教者: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伍文杰执教时间:年月日执教背景:全国课改实验区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实录者: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顾洁)课前交流:让学生推荐南京游览名胜、特色小吃一师:同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生:负荆请罪师:“荆”后鼻音,再读生:读题师:一起读生:齐读

2、题师:课前预习了课文,那么你知道课文说的是谁向谁请罪?生:廉颇向蔺相如请罪师:我们来写一写他们的名字(板书),注意廉这一横大家特别容易丢掉,大家请注意,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主人公的名字二师:这个故事呢曾经记载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过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呀,它是用剧本的形式来呈现这个故事。说到剧本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学过公仪休拒收礼物,大家还记得读剧本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吗?生:要注意舞台提示,它告诉了我们人物的神态与动作。师:舞台提示告诉了我们许多的表演信息,那么,在剧本当中舞台提示除了写在括号里,还有一种舞台提示呀,写在剧本呢的开头,来大家打开书页,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剧本开头的提示生读师:很好,

3、谢谢这位同学,通过她的朗读我们知道蔺相如的身份是生:上卿。师:这是一个职位很高的官,所以呢,他的住的地方才能称为府邸,那韩勃是什么身份?生:蔺相如的门客师:什么是门客知道吗?生:就是 师:读剧本时还要注意什么?生:还要注意人物的台词师:剧本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台词,就是通过台词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剧本还有许多,比如说:潜台词,戏剧冲突,把握住了剧本主要的冲突就把握住了戏剧关键。三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段,想一想,韩勃和蔺相如在讨论什么问题?快速读生:在讨论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的车子,韩勃说蔺相如怕廉颇师:他自己认为怕不怕生:不怕师:韩勃师说怕,蔺相如说不怕。这就是第一幕的主要的戏剧

4、冲突,那么蔺相如到底是怕还是不怕,再读读,勾画主要句子。生:蔺相如并不怕,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的时候,他唇枪舌剑,针锋相对跟秦王斗,所以他根本不怕。师:那谁来读一读蔺相如不怕的句子生读师: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秦王怎么厉害?生:秦王兵多将广生:秦王拥有城池很多师:秦国是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生:秦王霸气十足师:秦王都不怕,还会怕廉颇吗?现在你就是蔺相如,你来说一说蔺相如的这句台词生说台词师:你听出了你不怕生说台词师:你听出了你不可能怕齐说台词师:还有什么地方看出蔺相如不怕廉颇?生:蔺相如在前面就说了我不会怕他,然后后面又解释了说秦王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蔺相如跟廉将军闹翻

5、了,后果就是,秦王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师:你说得很好,你注意到了前后文的联系,那我们从蔺相如自己的话说我们也能看出他不怕韩勃,可是韩勃却说:我真不明白,韩勃为什么要这样说生:看到蔺相如给廉颇让路生:因为书上介绍“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这也说明了韩勃认为蔺相如怕廉颇。师:出示这句台词:生读师:蔺相如怕到什么程度了?生:不敢上朝了。师:朝也不上了门也不出了,真是怕到极点了。一起读生齐读师:韩勃还从哪些地方看出了?去关注这些台词生:方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要是我呀,才不让他呢师:注意到了没有?蔺相如怎样避让的?师:谁来读生:有意生读师:有意避让的,一起读生齐读师:还从哪里让韩勃觉得蔺相如

6、怕?生:上卿比大将军的职位高师:你来读这句台词生读师:蔺相如是赵国的生上卿,师:对,是上卿,不是老百姓,是比廉颇职位高的上卿,再来读生读师:(范读)职位比廉将军高,为什么这么怕他呢?一起读师:蔺相如对廉颇一让再让,让韩伯觉得蔺相如对廉颇分明是怕,那么,廉颇一再挡蔺相如的道,目的是什么?生:他分别是想羞辱蔺相如生:想侮辱师:难怪韩勃会 生读师:我听出来了,你生气了,还有比他更气的吗?生:再读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还有谁也生气的,一起读生齐读师:韩勃和蔺相如有说怕的理由,说不怕有不怕的理由,这俩人在一起对话肯定很有趣,谁来扮演一下蔺相如,读来读韩伯?两名学生生一起对话读师:这位韩勃读得是非常气愤,

7、这位蔺相如读得也是语重心长师:还是和为贵,想一想,当蔺相如说这句话时,他心里想到了什么?生:如果自己和廉颇闹翻了,后果就会很不好。生:我认为他会想一个开裂的房屋是站不住的,所以要和廉将军保持联盟师:这样这个房屋才会完好,赵国这个大厦才不会生:倒塌师:还会想什么?生:闹翻了,赵国会怎样呢?师:想一想,会怎样呢?你能不能继续往下想生:秦王会乘机侵犯赵国。师:刚才谈的都是如果“不和”的后果,那如果“和”呢?生: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秦王就会害怕赵国的实力,就不敢来侵犯赵国。师:和有这么大的好处,不和有这么大的危害,所以蔺相如会说生(齐):还是和为贵师:现在我们知道蔺相如之所以对廉颇一再让道是为了 生(

8、齐):和为贵师:蔺相如宁愿忍受屈辱,是为了 生(齐):和为贵师:蔺相如心中坚守的原则就是 生(齐):和为贵师:那看来蔺相如虽然不怕廉颇,但他也有怕的,怕什么?生:他怕廉颇再侮辱他,他自己会沉不住气,会赵国失去防范意识师:你同意怕生:怕不和会对国家造成危害师:说来说去,还是怕生:不和,会对赵国造成危害师:理解了蔺相如,你再来看看蔺相如这两次笑,你能模仿蔺相如口气,把他藏在心里的话说出来生:韩勃,干嘛这么生气,好像没有必要吧,廉颇只不过有点生气罢了师:我们不要跟他计较生:我并不是怕他,如果我跟他闹翻了,那么赵国的安危就会很让人担心。生:不就是给廉将军让个车子吗?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给廉将军让个

9、车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别做个斤斤计较的小人。师:要做个心胸宽广的君子。师:假如剧本在一开始就把蔺相如想到的都写出来,那你看第一幕还能演吗?生:不能。师:对,留下悬念,层层推进,推向高潮,直到最后才让人恍然大悟,这就是剧本的魅力,现在你再来表演第一幕,相信你的感觉会不同。生分角色读第一幕生掌声四师:因为和为贵,所以蔺相如对廉颇一让再让。也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和为贵,所以,廉颇要来负荆请罪。廉颇怎样负荆请罪的?请同学们自己读下文生: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师:背着荆条来请罪,这就是 生:负荆请罪师:你留意到了他的衣着,还有吗?生:跪着师:你留意到了他的动作,很好。同学们,廉颇是什么身份?生:大将军。师

10、:对,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这样一个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此时此刻却肉袒负荆,长跪不起,他究竟是因为什么罪呢?生:他侮辱了蔺相如,他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蔺相如。师:侮辱之罪生:廉颇明白了蔺相如的意思。师:什么意思?生:蔺相如是怕自己和廉颇不和使秦王侵犯赵国。师:廉颇究竟明白了什么?生:廉颇究竟明白了蔺相如并不是怕他,只是为了赵国的安危着想,所以他向蔺相如道歉。师:明白自己对蔺相如的侮辱会造成生:巨大危害。师:这是祸国之罪,正因为有这样深刻的认识,所以廉颇才有这样的举动。他对蔺相如说 生读“蔺大人,请你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师:他心里会想什么?生:对赵国安危没有多考虑,很悔恨。师:所以他

11、说 生再师:还会想什么生:我曾经在众人面前侮辱蔺相如,就算被荆条抽几下又有何妨呢?师:所以他说 生再读师: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深刻的检讨。他还会想什么?生:蔺大人而我师:所以他说 生再读师:想到这些,廉颇对蔺相如真心诚意地说: 生再读师:这就是负荆请罪的廉颇,他在说 生再读师:从廉颇的言行,你感觉到他是个怎样的人?生:知错就改的人生:爱国的人师:说说理由生:为国家宁愿自己受苦,宁愿被荆条抽几下也没有关系。师:也就是说他这样负荆请罪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国家的考虑。师:蔺相如宽恕他的时候,你又留意到了哪些细节?生:这句话“廉将军,别这样,快请起,快请起”这句话前括号里写的是“连忙把荆条扔在一边”师:你注

12、意到了舞台提示的动作生:他用“双手”扶起生:他对他做的事毫不在乎师:从来没有放在心上,你留意到了语言生:他说:别这样,快请起,他对侮辱过他的人毫不在意师:你注意到了没有蔺相如说了几次请?生:两次师:几次生:四次师:同学们注意,廉颇听到的有四次,廉颇没有听到的还有几次生:在廉颇没进来时,蔺相如说快请廉将军进来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五次“请“师引读:当蔺相如说当蔺相如说当蔺相如说师:廉颇认错时诚心诚意,蔺相如宽恕他时也是诚心诚意师:还能用什么词?生:宽容大度生:深明大义师:廉颇请罪诚心诚意,蔺相如宽恕也是真心真意,正是有了这样的真,这样的诚,所以才有这样的结局。一起读,(师出示句子:为刎颈之交)

13、生读。师:他俩结为了生死之交。五师:有一句话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人性格迥异的人,但是谁同学们回想一下为什么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两个人最终走向“和“(板书)生:因为他们都是为国家着想生:因为他们都很宽容师:不,是蔺相如对廉颇的宽容。生:廉颇诚心诚意请罪,蔺相如也是诚心诚意地原谅。师:都是真诚的人生:因为他们都知道只有和才能反赵国建设真正的国家师:看来大家认识到了“和为贵”师:和为贵。只有和为贵,这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这个世界才能和谐,和为贵如此重要,所以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中国人才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和文化“,(出示图)六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重现那幕和为贵

14、的感人事件师:指派学生表演(出示请罪一段)生分角色读师:还有人想读吗?同座位练习生再次分角色读师:小结板书: 负荆请罪廉颇 和为贵 蔺相如知错就改 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一、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体会出谭千秋老师的人格魅力,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最后的姿势”句子的含义,体会人生的价值。二、教学准备:自制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回到 2008 年 5 月 12 日那天,去共同关注发生在那天可歌可泣的故事,共同去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共同去感受谭老师那定格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姿势。(板书:最后的姿势)(二)感受人物品质师:请大家打开课文,

15、自读课文第 27 小节,用笔画出描写谭老师的句子,并将划出的句子默默再读几遍,从这些句子中你看到一位怎样的谭老师。1学生自读课文2集体交流句子,相机出示:(1)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 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2)他意识到快(3)在教学楼谭老师护住了四个学生。3引导学生感悟句子,关注细节,感受谭老师的品格。(优秀的老师,教书育人,是关心学生的老师,是一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老师)(大家快跑立即撑护住)4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谭老师的内心世界师:谭老师是一位十分注重教书育人的老师,是一心关心学生的老师,是一位不光是言语教育还重视行动教育的老师,文章对他的言语行动的描写刻画第反映谭老师的平

16、凡而又伟大,为了学生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师:请大家再看课文,文章除了在写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的时候还有这样的几句话,出示:(1)天空阴沉沉的。(2)忽然,课桌起来,地震!(3)楼房摇晃腾空而起。(4)地动山摇塌陷了。这句话是当时的环境描写,在文章到底有什么作用,能否删除呢?5学生自读品位,集体交流(真实,更反映情况的危急,同时反映谭老师的镇定)师:可见这些环境描写在文章中也起着衬托作用,十分有必要,更能反映谭老师的品质,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一组读环境描写句子,一组读描写谭老师的句子。)6分角色朗读师:地动山摇,破裂的钻块、水泥楼房塌陷了谭老师已深深地被埋在废墟中,当人们在营救过程中又感受到怎样的一幕呢?(三)评价人物品质学生浏览课文 810 小节,文中写了三个人物的语言,分别是怎样说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