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下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07098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标准》下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课程标准》下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课程标准》下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课程标准》下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课程标准》下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标准》下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标准》下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程标准下如何指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工具性学科,在小学教学计划中举足轻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上好语文课,对课外阅读的指导重视不够,这主要是对课外阅读的意义尚未理解;不少人认为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可有可无;有的认为是增加负担,没有时间安排,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形成语文能力的重大作用;有些教师虽然对课外阅读的意义有所理解,也主张让学生多看些课外书籍,但是却没有给予学生科学而具体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停留在不正常的状态。 (1)自然状态,即让学生顺其自然,有书就读,

2、有多少就读多少,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算了。 (2)随意状态,即教师想起来就组织学生读一读,工作忙了就放下了。学生也是随着意愿,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现代传媒抢占了学生大量的文本阅读时间,电视剧、动画片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文学经典作品的影响大,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没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即使有一点时间来阅读,也是随意的、盲目的,因为没有人给予必要的指导,收效甚微。现在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浩如烟海,但鱼龙混杂,如果不加选择,盲目阅读,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知道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它的许多能力不是靠直接传播和简单模仿获得的,而是在长

3、年累月的语文实践中,慢慢领悟,逐渐积累而成的。因此,学习语文若仅靠课堂已远远不能满足学习求知的需要,学生不读课外书籍,阅读面太窄,就会营养不良,语文素质肯定难以提高。有鉴于此,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新增了背诵优秀诗文的篇数和课外阅读的数量标准,12 年级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34 年级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课外阅读的总量 40 万字,56 年级背诵优秀诗文 60 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9 年期间学生课外读书量达 400 万字。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这个课外阅读数字,让我想起了一组数据。我们一期来

4、看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8 年的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 列,14 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 1000多所,平均每 4500 人就有一所图书馆。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 民族是犹太人,64 本;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55 本;美国的全民阅读计划正在进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 50 本。但是,在 2006 年的 “世界阅读日”上,媒体也公布了一组数据:我国国民的读书热情和个人藏书量 5年来持续走低,保持阅读习惯的“阅读人口”目前只占总人口的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 9 年期间学生课外读书量达

5、400 万字。若按每本书 10 万字来计算,9 年间就是 40 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不足 5 本。这与上面数据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实施课外阅读的关键不是想方设法地“规范”课外阅读过程,而是如何激其趣,让学生能主动地、更广泛地阅读。可见,开展课外阅读,势在必行,应引起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二、课外阅读的意义。1、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一般来说,学生是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和

6、兴趣来选择读物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在自由、无拘无束的心理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心理环境能充分调动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参与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产生某些在课堂上无法体会到的感受,可以说,课外阅读从另一个方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积累。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具有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就是一条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现代传媒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既可拓宽学生的阅读

7、视野,又可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3、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他还说:“养成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 ”的确,进行课外阅读需要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我们教师统筹安排,科学指导,那么,学生就会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一种“自己要读”的好习惯。4、利于学生表达能力提高。有这么一则关于蜜蜂的启示。有人做过有趣的统计: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必须在 100 万朵花上采集原料。蜜蜂之所以能酿造味道浓郁的

8、甜蜜,是因为它的博采。读书更是如此,读书破万卷,下笔才有神。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学生储备了丰富的语文积累,这为学生厚积而薄发,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外阅读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阅读目的是阅读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学生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师应根据语文课本学习的内容、进度和各个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每学期、每单元课外阅读的具体目标。有了目标,才能根据此确定正确的阅读方向,有意识地阅读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书,有针对性地获取知识,防止盲目性和随意性,才能激发出学生较高的阅读积极性;才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吸收有益的知识营养。2

9、、择优性原则。面对出版物中珍珠和鱼目混杂,积极与消极成分同在的状况,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按照择优的原则,认真谨慎地选择那些高品位、高质量的书,才能获得有益的知识营养和精神食粮。3、有序性原则。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 16 年级做了不同的课外阅读量的规定,而学生的阅读能力,接受能力也存在着差异性,因此,为了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还必须遵循有序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正如前文所述,课外阅读在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课外阅读必须讲究质量,注重实效,真正提高这一活动的开展,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

10、高语文素质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 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 150 万字。这个阅读量是所有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努力都必须完成的课外阅读量,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量的下限。新大纲的这一修订,对小学生阅读能力、习惯的培养所做的明确要求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体现了对阅读的重视,尤其是对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该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努力实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近几年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方面我做了一些探索,我认为只要我们指导得法,这个课外阅读量看似很大,实际上是比较容易完成的,而且许多

11、学生能突破此下限,甚至会远远超过这个数目。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可行性操作(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其学莫如激其趣。2002 年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 ”对课外阅读充满浓厚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 , 才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有时间就读书,挤时间读书,才会沉浸其中,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与书建立亲密而美妙的关系,充分地吸收和享

12、受读书给他带来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丰富益处,才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持久性,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课外阅读不同于学生 40 分钟的课内阅读,课内阅读因为有教师的监督,因为有时间的禁锢,因为有同学之间激发的竞争,因此,即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兴致不高,最后也会把一篇文章比较透彻地理解-毕竟,学生是需要考试的。但是,课外阅读不同,它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时间的控制,更没有考试的制约,因此,很难想象如果学生对一本书籍没有兴趣,课外阅读的质量会如何?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一个从萌芽到形成的发展过程,台湾省的一项研究对儿童阅读兴趣的发展做了具体的区分:

13、4-6 岁是神话传说期,儿童对没有时间、空间世界所出现的生命与生物的神话传说发生兴趣;6-8 岁是寓言故事期,儿童对人类生活的法则寓于传说故事中的寓言发生兴趣;6-10 岁的童话故事期,儿童对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经过想象构成的故事发生兴趣:10-13 岁是传说及传记故事期,儿童对人类谋求生存、征服以及开发大自然的紧张、冒险故事或传记故事发生兴趣。因此我们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根据其兴趣发展的趋势和对书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同时教师还要辅助实施各种各样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对低年级采用激励措施,对完成不同任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奖励;中年级采用读书比赛的形式比如故事大王评比

14、等,高年级可以培养他们边学习边积累,做简单笔记、续编、改编故事、表演等等,这些措施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开拓视野,扩大兴趣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读书毕竟是一种脑力劳动,是学生个体从读物中汲取和消费精神营养的脑力劳动,别人是无法代劳的。读书“完全靠自己” (杨贤江) , “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鲁迅) 。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强化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教师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懂得:阅读对于一个人尤其是这个人在学生时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课外阅读也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项。对每一级学生,我们都要首先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该年级的课外阅读所提出的

15、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白这是国家对他们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最低要求,他们一定想法设法努力完成。如此一来,学生就知道课外阅读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对课外阅读就会有责任感和紧迫感,他们阅读的“自主”意识会得到提高和强化。在此特别强调的是,强化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教师还要充分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记笔记,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这样才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从而使学生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二)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

16、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三)教给方法,指导阅读。兴趣虽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