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05708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荒凉山庄作为狄更斯的核心之作,清晰而完美地展现了维多利亚早 ee 期英国社会的整体风貌。狄更斯通过全面塑造当时社会中的三个典型阶级实现了一种社会批判与道德教化的完美契合。本文试图从具体文本出发,以人物阶级身份为基点分析当时人们的伦理道德和行为风貌。这一时期的三个阶级之问在进行着一场无声无息却意味深远的伦理道德“互动”。一方面是贵族伦理道德继续作为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是社会所承认的官方的文化参照系。另一方面,随着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的发展,贵族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渐受到中产阶级文化的冲击,中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渐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无产阶级仍是一个被压制的沉默阶级,是社会中的失语者。

2、狄更斯在小说中不仅批判了那个社会阶级的不平等,也在评述着那个社会的文化,特别是伦理道德观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那个社会何去何从的关注与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命本体的深层思索。关键词:狄更斯荒凉山庄 贵族阶级 中产阶级无产阶级道德伦理作家的创作动因可以多种多样,但究其根本却是借文学的艺术想象与描写将活生生的现实世界转化为虚幻而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另外,因为“伟大的文学总是表现出关心真理和人们心目中的道德价值”(柏拉威尔 548),所以作家常常借艺术之笔“把现实中的各种道德现象转化为艺术中各种道德矛盾与冲突”(聂珍钊 18)。作家的这一普遍创作动因在突出强调道德伦理的维多利亚时代作家身上体现得

3、尤为明显,而狄更斯作为那个时代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伟大作家,在其小说中更是不懈地追求着一种社会批判与道德教化的契合。这在荒凉山庄中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荒凉山庄以清晰而深刻的文笔反映了维多利亚早中期的整个社会风貌,和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及伦理道德观念。毫不夸张地说, 荒凉山庄就是了解维多利亚早中期英格兰社会的百科全书。在这里,各个阶级纷纷登场各发言表,彰显着自己的伦理道德观念。换言之,小说在一个看似统一的表层之下张扬着一个多元的世界。只是在这里作家“像一个孩子观察一座陌生的城市那样地观察着这一个巨大的世界,但他用的是成人的智慧和洞察力。他所看到的亮光比一般人所看到的更为强烈,他所看到的阴影比一般人

4、所看到的更为巨大”(华纳 1689)。本文试图从文本出发,以人物阶级身份为基点分析当时人们的伦理道德行为风貌。在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看来, “道德总是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直接相关,它为一定的阶级、集团的根本利益作伦理辩护”(姜迎春 1O),因为“道德总是一定历史条件和一定历史阶段的道德;对道德而言,历史总是一定道德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内容的历史”(陆贵山周忠厚 8O)。因而,通过分析狄更斯笔下各人物的行为以管窥维多利亚早中期社会的道德伦理风貌就必须从具体人物的阶级身份出发。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阶级可分为三个层次:贵族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此界定以经典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为基准,并参考其他较有代

5、表性的阶级划分标准,具体地说,以人物的经济地位为其阶级定位的标准,同时关照人物的家庭出身、职业声望及其他因素。运用这样的标准考察狄更斯小说荒凉山庄 ,我们会明显地发现此小说中的人物也可以分为三类:贵族阶级,中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首先,贵族阶级的主要特点是占有土地和拥有特权,因而他们常常也被称为土地贵族。一般而言,贵族常常表现出傲慢、保守等鲜明特征。他们所代表的绅士理念(出身高贵,温文尔雅。衣食无忧,教养良好)却是另两个阶级向往和模仿的楷模,垄断着意识形态领域。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社会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在导致新兴阶级的出现并逐渐主导那个社会 即下文谈到的中产阶级的同时,也导

6、致贵族这样的传统统治阶级队伍开始缩小,政治和经济地位也随之开始下降,并且有逐渐为新兴中产阶级所取代的倾向。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及行为也出现相应的变化。特别是当他们走向没落之时,一部分人依然恪守着原有的道德理想,另一部分人却开始思索新的出路。而且他们对意识形态的垄断也逐渐被资产阶级追求平等自由的思想所瓦解。在荒凉山庄中最具代表性,最有贵族气质的要数土地大贵族累斯特德洛克爵士了。他出身高贵,衣食无忧,优雅闲适,拥有特权。他本人则“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不屑干任何卑鄙龌龊的事;你高兴让他怎么死,他都可以马上照办,但他就是不愿给人什么把柄,让人指责他不正直”(15)。他可以说是个中世纪骑士一样的人物,为了

7、爱情而与德洛克夫人结婚,且“除了感到多少年来主要是以她作为自己尊严和骄傲的基础以外,从未对她有过任何自私的想法。他爱她、崇拜她、颂扬她,并且把她当作表率,让全世界的人去尊敬”(951) 。这与亚瑟王对圭妮维娅王后的爱有着怎样的相似!所不同的是,他对其夫人的爱已经超出了荣誉、名声,甚至在她婚前生有私生女这一事实曝光从而辱没德洛克家族名声时,他依然决定“ 我为夫人所做的一切安排,一概照旧,决不撤销。我送给夫人的东西,绝不收回。我和夫人的关系是始终如一的,我为了夫人的利益和幸福而采取的行动,绝不更改”(10131014),狄更斯本人虽然对贵族常常嗤之以鼻,却对累斯特爵士的行为赞赏有加,认为“他那崇高

8、的真挚感情,他那忠于爱情的情操,他那奋不顾身地捍卫她的行为,以及那为了她而忘掉自己的委屈和尊严的态度,都是非常可敬的、真诚的和具有丈夫气概的”(1014)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工业时代,荣誉、声望和原则是弥足珍贵的,然而用荣誉、声望和原则来发誓本身在那个时代其实已经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把它们和生命连在一起也不能加重其在社会中的砝码,这在切斯尼山庄最后的荒凉命运中就能看出来。然而累斯特爵士在具有骑士之风的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马修阿诺德所说的那种“闭目塞听,盛气凌人,桀骜不驯”的贵族( 阿诺德 53),这在他与所谓的宿敌波伊桑先生的纷争中就可见一斑。他为了面子问题而与波伊桑征讨一条可有可无的通道

9、通行权,甚至把波伊桑当成了头号仇敌;他这种自我假想的仇恨甚至在他到林肯郡终老时也未能消解。而他与钢铁大王朗斯威尔先生的会面更是体现了他性格中顽固保守的一面他虽然看到了社会的巨大变化,却看不到出路而只是闭目塞听地顽固保守着原有的世界观,所以只能看着他所熟悉的旧秩序土崩瓦解。可以说狄更斯对累斯特爵士这样的贵族是又爱又恨的,他这种意识形态上的矛盾是那个时代文人的矛盾,也是那个时代的矛盾,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政治无意识对保守顽固但又有着真正骑士风度的贵族那种又爱又恨的贵族情结。所以当切斯尼山庄最终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荒凉山庄时,我们会不禁重新思量小说的题目荒凉山庄 ,或许这部小说也是狄更斯献给贵族的一曲哀

10、歌吧。虽然说一定的阶级成员通常具有相似的道德伦理观念和行为,但有时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同一阶级成员中也会出现道德伦理观念和行为越位的情况。换言之,虽然贵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像隐形的法则一样适用并制约着贵族的生活圈子、生活方式,但其中也会出现一些贵族阶级人物在道德伦理上的越位。首先德洛克爵士娶比之地位低下的德洛克夫人并在她辱没其家族声誉时仍对之不离不弃本身就是一种对其本阶级的越位。而阿伦伍德科特则是狄更斯所描写的代表性伦理越位贵族。他像其母亲所说的那样是一个流着高贵血统阿普一柯里支血统的贵族,然而这个贵族却是没有了特权的没落贵族。与德洛克爵士相似,伍德科特也具有着真正贵族骑士的高贵品质,他在海上拯

11、救同伴船员的场景就足可证明这一点。而且他对埃丝特的爱也是至死不渝,而且言出必行的从他在埃丝特容貌大变之后的表现及对她的承诺中就可看出来。然而他并没有像其阶级所期望的那样认同“没有钱不要紧,只要有比钱更重要的门第就行”(531) 这一观点。他对埃丝特的爱本身就是对这一门第观念的一个讽刺,因为埃丝特作为一个私生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门第,更称不上是个贵妇人严重违背了骑士精神之恋的基准,而他与埃丝特结婚这一行为本身更是一种对其自身阶级的背叛。而且他对乔及其他穷人不求回报的帮助,他的务实从医,依靠自身能力养活自己及其家人,而没有像其他没落贵族那样闲散过日子或者作着贵人的黄粱梦,最后与埃丝

12、特结婚并在贾迪斯先生赠送的新荒凉山庄里过上充实的生活等都说明他已经渐渐背离了自己的阶级。在这一背离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集贵族骑士精神与中产阶级务实精神于一体的新人。在他身上我们感觉不出通常意义上的贵族所隐含的悲剧色彩。他身上充满了一种对社会的积极与希望。可以说他在贾迪斯先生的帮助下已经变成了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中产阶级了。这在新荒凉山庄与切斯尼山庄所形成的强烈反讽性对比中就能看出来:本该荒凉的荒凉山庄已经欣欣向荣,温暖舒适,而那个固守本原的切斯尼却由原来的宾客盈门变成了真正的荒凉山庄。在维多利亚时期,贵族虽然已经开始没落,但他们依然在意识形态特别是文化上统治着当时社会,因为他们依然有权力和能力把自己

13、的伦理道德观念或者显性或者隐性地灌输给其他阶级。而中产阶级作为这个社会中最有活力的上升阶级,主导着当时的社会经济,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中产阶级开始在文化、意识形态、伦理道德观念上逐渐取代贵族阶级。本文所论述的中产阶级包括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其他有产但没有特权者,他们既是维多利亚社会的主要群体,也是维多利亚小说中的主要描写对象,因为这一时期的作家大都出身于中产阶级,因而更善于塑造本阶级的人物,描述本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贯穿这一时期中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的是福音主义,绅士理想和功利主义。中产阶级人物中一类人崇尚工具,功利成为他们的唯一目的,他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

14、,同时也把人变成了赚钱的工具;另一类人则崇尚贵族的绅士风度,他们宣扬福音主义和绅士理想,或者成为道德上的说教者,甚至狂热者,或者成为崇尚贵族风度的虚假化身。在作为中产阶级一分子的狄更斯看来,功利主义的务实精神是值得认可的,但是他认为还应该向贵族学习绅士精神在前文伍德科特身上就体现了他的这一理想。这就是他从本阶级伦理道德观念出发所重新界定的一个绅士标准:出身不再是最重要标准,务实、自助及责任心成了最重要标准。 荒凉山庄就生动地体现了狄更斯对中产阶级伦理道德的深刻认识。首先,出身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朗斯威尔先生虽然出身于管家家里,但是并不以之为耻,反而态度谦和而爽朗地对德洛克夫妇说:“多少年来,一

15、直靠工资过活,而且,为了深造起见,还要靠自己自修。我的女人是一个工头的女儿,只受过普通的教育。除了我刚才说的这个儿子以外,我们还有三个女儿。我们既然比较幸运,能够使他们得到比我们好的机会,我们就让他们受好教育,非常好的教育。我们最关心和感到最高兴的,就是设法让他们将来对任何职务都胜任愉快”(512513) 。他这种不因为自己的出身而自卑,反而积极肯干的自立务实精神使得他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了钢铁大王。而正是经济上的崛起使他在面对大贵族时也变得“态度很自然,很随便,丝毫没有因为和大人物呆在一起而变得手足无措”(509)。在不太看重出身的同时,积极肯干的自立务实精神成了中产阶级事业成功的重要

16、信条之一。而务实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挣钱。钱成了中产阶级成功的最重要标准,因而卡莱尔对中产阶级才会有“拜金主义者” 的定论,而阿诺德也才会说“ 工具信仰是中产阶级的主要特点 ”(58)。对钱的执著使得他们严肃认真、自立自强。但是当这一执着走向极端时,便会出现可怖而畸形的现象,而人也就在其中被异化了。这种异化在“放债世家”斯墨尔维德一家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位住在快活岭附近的快活的爷爷,他父亲当初简直是一只唯利是图的外壳坚硬的两腿蜘蛛,他织下了天罗地网,来诱捕粗心大意的苍蝇。他平时就躲在网里,等它们落网了,才爬出来,这个老异教徒所信奉的上帝,就是重利盘剥。他曾经为它而活,和它结成终身伴侣,最后还死在它手里。原来他在一桩诚实的小买卖上头,打算占对方便宜的,没想到自己反而吃了大亏,因此,他赖以生存的东西突然垮了(这倒也说明他赖以生存的东西不是心脏之类的东西),他的一生也就完了。 (374)而且这种对钱的执著不只是商人“独享的权利”,代表着精神领袖的牧师恰德班德先生也逃不过。虽然他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