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生产车间洁净管理要求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799951 上传时间:2017-07-1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洁净管理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洁净管理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洁净管理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洁净管理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洁净管理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洁净管理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生产车间洁净管理要求(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洁净区控制与管理,内容索引,法规要求概述设计建设验收检测使用与维护相关规程,法规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第九条 生产企业应当具备并维护产品生产所需场地、生产设备、监视和测量装置、仓储场地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作环境。生产环境应当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第十条 若工作环境条件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对工作环境条件要求的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以监视和控制工作环境条件。第十一条 生产企业应当有整洁的工作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周围环境及运输等不应对生产造成污染。行政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合理,不得对生产区造成不良影响。厂址应当远

2、离有污染的空气和水质等污染源的区域。,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第十二条 生产企业应当确定产品生产中 避免污染、在相应级别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的过程。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压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相同级别洁净室间的压差梯度要合理。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工作环境设置应以对产品质量不产生不利影响为原则。第十三条 洁净室(区)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进行合理布局。同一洁净室(区)内或相邻洁净室(区)间的生产操作不得互相交叉污染。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当

3、与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当控制在18-28 ,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第十四条 生产厂房应当设置防尘、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洁净室(区)的门、窗及安全门应当密闭。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当便于清洁,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第十五条 洁净室(区)内使用的压缩空气等工艺用气均应经过净化处理。与产品表面直接接触的气体,其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应当进行验证和控制,以适应所生产产品的要求。第十六条 生产企业应当制定洁净室(区)的卫生管理文件,按照规定对洁净室(区)进行清洁、清洗和消毒,并作好记录。所用的消毒剂或消毒方法不得对

4、设备、工艺装备、物料和产品造成污染。消毒剂品种应当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菌株。第十七条 生产企业应当对洁净室(区)的尘粒、浮游菌或沉降菌、换气次数或风速、静压差、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定期检(监)测,并对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是否影响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监)测和验证,检(监)测结果应当记录存档。第十八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对人员健康的要求,并形成文件。应有人员健康档案。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操作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第十九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对人员服装的要求,并形成文件。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

5、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应能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第二十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清洁要求,并形成文件。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制定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卫生守则。人员进入洁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净化,并穿戴洁净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工作鞋,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对手再进行一次消毒。第二十一条 生产企业应当确定所需要的工艺用水。当生产过程中使用工艺用水时,应当配备相应的制水设备,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用量较大时通过管道输送至洁净区。工艺用水应当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第二十二条 生产企业

6、应当制定工艺用水管理文件,工艺用水的储罐和输送管道应当满足产品要求,并定期清洗、消毒。,概述,概念 洁净区是指空气中悬浮粒子受控的区域(房间),它的设计、建造和使用应尽量减少区域(房间)内诱入、产生和滞留各种粒子(如悬浮粒子、沉降粒子),室内的其他有关参数如:微生物、温度、相对湿度、压差等也按要求进行控制。,概述,等级划分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将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为四个级别(见下表):,概述,污染源,空气,不会产生污染,是污染体的携带者!,尘埃中的微生物和水分子,概述,其他污染源,打喷嚏,谈话间发出的气体,被污染的水分子通过呼吸道释放到工作空间,概述,污染原理,悬浮粒子或

7、沉降粒子,微生物污染体,尘埃微粒作为微生物的载体在空气中悬浮,成为传播污染的媒介,概述,空气处理措施,空气过滤,控制全部进入室内空气的洁净度,空气过滤,气流全部排放,提高空气静压差,防止交叉污染,综合净化措施,设置局部更高级别,概述,气流方向,净化区,回风道,送风管道,净化区,送风管道,回风道,净化区,送风管道,回风道,(a)上送下回,(b)上送下侧回,(c)上送上回,净化区,送风管道,(d)侧送同侧下回,回风管道,净化区,送风管道,(e)侧送对侧下回,回风管道,净化区,送风管道,(f)侧送同侧上回,回风管道,概述,层流,散流层,F F U,净化区,散流层,FFU,净化区,a.垂直单向流,b.

8、水平单向流,散流层,FFU,c.射流,概述,静压差 含义:洁净区(含辅助区)与非洁净区间的静态气压差,阻止外界污 染物通过空气进入洁净区所采取的环境工艺控制措施。,洁净区,非洁净区,洁净区辅助区,10Pa,5Pa,5Pa,不同级别,设计,地址选择,原 则,大气中含尘量低,大气中含菌量低,周围无严重污染源,远离铁路,远离公路,远离码头,远离机场,远离火电厂,远离垃圾处理厂,.,实在不可避免时,尽量选择位于污染源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设计,地址选择 大气中含尘浓度对比表,设计,布局 生产车间布局 工艺流程方向 人流方向 物流方向,设计,工艺流程,工艺方向,辅助间距离,工艺路线最短的原则,生产车间

9、集中的原则,避免葡萄串设计,洁具间远离生产车间,物料暂存间离生产车间最近,设计,人流方向,降低交叉污染的原则,明确更衣流程,出入顺序规范,单独的参观走廊,设计,物流方向,七项原则,能够合理、直接、连续的流转,将混乱的可能性减到最小,活动距离最小,有足够的防污染保护,物料处理步骤最少,有足够的积聚空间,废弃物流向说明(设置通道),设计,实际图例,设计,洁净级别,植入和介入到血管内及需要在万级下的局部百级洁净区内进行后续加工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和封口等生产区域的洁净度级别应不低于1 0000级。(无菌要求),植入到人体组织、与血液、骨髓

10、腔或非自然腔道直接或间接接入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和封口等生产区域的洁净度级别应不低于10 0000级。(无菌要求),与人体损伤表面和粘膜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和封口等生产区域的洁净度级别应不低于30 0000级。(无菌要求),设计,洁净级别,与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清洗即使用的初包装材料,其生产环境洁净度级别的设置应遵循与产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级别相同的原则,使初包装材料的质量满足所包装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若初包装材料不与无菌医疗器械接触,应在不低于30 00

11、00级洁净区内生产。(无菌要求),对于有要求或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加工的无菌医疗器械(包括医用材料),应在1 0000级下的局部100级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共性要求),洁净工作服的清洗、干燥和更衣室,专用工位器具的末道清洗与消毒的区域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可低于生产车间一个级别。无菌工作服的整理、灭菌后的贮存应在1 0000级洁净室(区)内。(共性要求),设计,洁净级别,与骨接触的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和封口等生产区域的洁净度级别应不低于10 0000级。(植入要求),与组织和组织液接触的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场的配件其(不清洗

12、)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和封口等生产区域的洁净度级别应不低于10 0000级。(植入要求),与血液接触的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场的配件其(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和封口等生产区域的洁净度级别应不低于1 0000级。(植入要求),设计,洁净级别,与人体损伤表面和粘膜接触的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和封口等生产区域的洁净度级别应不低于30 0000级。必要时对上述工序所要求的环境进行必要的验证、确认。(植入要求),与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使用表面有直接接触、不清洗即使用的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应采取措施,使

13、包装材料达到相应的洁净度和无菌要求,并经过验证,若包装材料不与无菌医疗器械表面直接接触,应在不低于30 0000级洁净(室)区内生产。(植入要求),设计,辅助区域,防止交叉污染,防止工作人员穿工作服出入,防止参观人员进入洁净生产区,避免维修间气体或油污进入生产区,设计,辅助区域 换鞋间 a.鞋架 b.换鞋台 更衣室 a.一更 b.二更 气闸间(缓冲间),设计,辅助区域 洗衣间 洁具间 饮水间,设计,不锈钢清洗池,不锈钢工作台,建设,材料及结构 墙体材料以彩钢板为主。铝合金地槽固定;彩钢板之间相互插接;玻璃胶密封接缝。 防止灰尘颗粒通过夹缝污染净化车间。 地面材料以自流平水泥和石英砂混合找平,防止重物碾压变形;优质PVC焊接为一体,防止灰尘通过接缝污染净化车间。 送、回风管道为1.5-1.75mm厚镀锌铁板,长方形管口,角钢法兰连接结构。黑色橡塑海绵保温。,建设,空调系统 以人体结构为例: 彩钢结构=皮肤 空调系统=心脏 送风管道=动脉 回风管道=静脉 过 滤 器=肝脏 辅助区域=四肢,建设,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示意图,新风、回风混合段,初效过滤段,表冷、加热段,蒸汽加湿段,风机送风段,电加热段,中效过滤段,臭氧发生段,净化风聚集送风段,洁净室(区),新风口,建设,送风管道与高校过滤器,回风口与回风管道,建设,验收基础建设,建筑厂房选址设计布局生产场地辅助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