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79920060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 语言范畴是人们对语言现象的认知分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在汉语学界,自吕叔湘先生1在中国文法要略(1942) 中率先建立汉语语义范畴系统后,范畴研究成为目前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现代汉语学界方所范畴、量范畴、时量范畴、空间范畴、时间范畴、比较范畴、致使范畴、选择范畴、递进范畴、取舍范畴、比较范畴等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已建立的范畴及相关研究帮助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条理化和系统化。但在梳理这些范畴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到目前为止,反映人类认知世界并进行总结的基本方法之一“排除”的语言范畴还没有明确建立起来,已有的与“排除”有关的研究也多限于

2、介词“除”或“除”类词及相关句式的研究上。因此,本文尝试从范畴的角度对“排除”进行阐述,这既是对目前汉语语法研究趋势的响应,也是对排除范畴本质的深入探讨,并从汉语史的角度作简单勾画,具体的句式类型历时演变将另文探讨。一、汉语排除范畴的建立1.排除与主客观世界的关系排除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反映,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同时,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存在差异,在心理、认知、主观视点等因素的影响下,排除模式也带有人类的主观性。传信人可以根据要表达的侧重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对象作为排除对象。如:(1) 除了上午上课,下午和晚上不上课。(2) 除了下午和晚上不上课,上午上课。例(1) 的表达焦点是“

3、不上课的时间”,因此将需要上课的时间“上午”作为排除对象,而例(2) 的表达焦点是“上课的时间”,所以将不需要上课的时间“下午和晚上”作为了排除对象。而且,由于排除对象A“上午”在量上不及排除对象B“下午和晚上”大,因此按照中国人一般将小范围从大范围中排除掉的习惯,例(2) 显得不太自然。一般需要再加上一个表强调的唯独性标记“只有”,“除了下午和晚上不上课,只有上午上课”.可见,排除既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反映,也带有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把排除模式概括为两种: 显性的直接排除和隐性的间接排除。其中,直接排除是把某一事物与其他相关事物的联系或区别直接排除掉,而间接排除则表现为表面上肯定或凸

4、显某一事物的专属性、单一性,实际上是间接将其与其他相关事物的联系或区别排除掉。2.排除范畴的建立排除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并进行总结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人类共有的思维范畴。投射到人类语言中,排除范畴具有普遍性。以英语为例:(3)The office is open every day except Sundays.( 办公室除了周日,每天都开门。)本来“周日”和“每周中的其他时间”没有特殊差异,但从办公室开门时间的角度来看,人们主观上认识到了“周日不开门”和“其他天开门”的不同,因此用“except”将“周日”具有的这种特殊性从“每天”组成的“一周”范围中排除出来,既凸显了“周日”的特殊性,又概括了一

5、周内其他工作日的内部一致性。在汉语中,排除范畴虽然没有明确建立起来,但自古以来都以各种形式存在,我们现代常用的表示“排除”语义的“除了都”句式早在宋代就已运用。如:(4) 恰似那藏相似,除了经函,里面点灯,四方八面皆如此光明粲烂,但今人亦少能看得如此。(朱子语类卷5)“之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开始了表示排除的用法,如:(5) 朝服之外,唯下铁钚刀一口。(南齐书卷22列传第七)(6) 房檐之外,皆是山池,竹松兰芷,垂列堦墀,含风团露,流香吐馥。(洛阳伽蓝记卷3城南)因此,排除范畴在其他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在汉语中的长期性都表明建立汉语排除范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知道,几乎每一个语法意义都会涉及语义

6、、语法和语用这三个平面,排除范畴也不例外。但是我们不能纯粹地从语义的角度来归纳,如果所有被认为具有“排除”这一语义特征的就都属于排除范畴,那么以此建立起来的排除范畴范围就太宽太广,从而失去了建立这个范畴的意义。而语用研究更强调的是语言在一定语境中使用所体现出的具体意义,如果把所有表达排除语用的形式都纳入到排除范畴,那么这样建立起来的排除范畴会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而语义和语用都是以语法为纲和基础的,语义要通过语法来表现,语用也要通过一定的语法来实现,因此我们要以语法为核心,同时兼顾语义和语用的内外结合。我们所建立的“排除范畴”实际是以排除的语义关系范畴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方面

7、指的是它所表达的各种意义,包括逻辑意义( 排除) 和其他的语言意义( 如否定、强调等) ; 形式方面包括它所有的语言表达手段和加强手段,即语言各个层面上的显性和隐性手段,也就是句法结构中可以表达排除性语义关系的各种语言手段( 如实词、虚词、语序等)。由此可见,用“排除性”标记词如“除”“除了”构成的语法形式只是“排除范畴”众多表达形式中的一员,不过是典型成员而已。只有对此系统中的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也进行了解,才能窥探此范畴系统的全貌。3.排除范畴的语义本质我们认为,排除范畴在语义本质上并不是简单地将某一部分去掉、排除掉,也不和“追加”语义相矛盾。因为在一个预设范围中,排除对象和剩余对象既对立

8、矛盾又相互统一。当我们聚焦于二者间的矛盾面时,便将排除对象的特殊性及其余部分的一致性凸显出来,如句式“除了都”; 当我们聚焦于二者间的统一面时,凸显出来的便是排除对象和其余部分的某种共通性,剩余部分具有的“追加”语义是对前面的排除对象进行的补充和说明,如句式“除了还( 也)”.因此,“排除范畴”的“排除”语义是更高层次上的“排除”,高于表示“去掉和舍弃”层面上的“排除”语义,也并不和“追加”语义相排斥。排除范畴的语义本质是将排除对象特殊化,并凸显这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的区别或联系。4.汉语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分类先看图1: 在这个图中有两个信息: 中间是黑的,四周是白的。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语言手段进行描述:(7) 除去中间的黑色,四周是白的。(8) 除去四周的白色,中间是黑的。(9) 除了中间是黑的,四周是白的。(10) 除了中间是黑的,其余的是白的(11) 除了中间是黑的,剩下的是白的。(12) 只有中间是黑的,四周是白的。(13) 除了中间是黑的外,四周都是白的。(14) 除了中间不是白的,四周都是白的。(15) 除了中间是黑的,难道四周也是黑的吗?-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