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各****题 文档编号:179894376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盐城市二O二O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综合试题一、选择题1. 我市积极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开发风力发电。下列能源中与风能同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煤B. 天然气C. 石油D. 太阳能【答案】D【解析】【详解】ABC煤、石油、天然气是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BC不符合题意;D太阳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符合题意。故选D。2. 今年5月,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的视频画面首次通过5G网络与全球实时共享。信号传输利用的是()A. 超声波B. 次声波C. 微波D. 红外线【答案】C【解析】【详解】5G网络信号传输,是利用微波进行传递信息,

2、微波属于电磁波。故选C。3. 夏天,打开冰箱门会看到一股“白气”,形成该“白气”的物态变化是()A. 液化B. 汽化C. 升华D. 凝华【答案】A【解析】【详解】“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珠。故选A。4. 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 道路两旁种植树木B. 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C.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D. 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答案】B【解析】【详解】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

3、合题意。故选B。5. 小明和同学一起荡秋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最低点时的动能为零B. 下降过程中的动能不变C. 到达最高点的重力势能最大D. 上升过程中的重力势能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A通过最低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A错误;B下降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B错误;C到达最高点时,高度最大,重力势能最大,故C正确;D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C。6. 6月21日,一场“超级日环食”震撼登场,这次日环食是21世纪以来食分最大的一次。下列现象成因与之相同的是()A. 地面上影子B. “弯折”的铅笔C. 水中的倒影D. 放大的

4、“熊猫”【答案】A【解析】【详解】日环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地面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B“弯折”的铅笔,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放大的“熊猫”,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7. 下列实例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A. 鞋底加深槽纹B. 用手捏刹车把手C. 给转轴加润滑油D. 用铅笔移动书本【答案】B【解析】【详解】A鞋底加深槽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B用手捏刹车把手,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

5、大摩擦力,符合题意;C给转轴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不符合题意;D用铅笔移动书本,通过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摩擦力,不符合题意。故选B。8.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木箱。以下做法可以提高动滑轮机械效率的是()A. 适当增加木箱重力B. 增大木箱上升高度C. 增大提升木箱的速度D. 换用质量更大的动滑轮【答案】A【解析】【详解】A额外功不变,如果增加木箱重力,有用功会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将增大,机械效率会增大,故A符合题意;BC动滑轮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木箱上升的高度和上升的速度无关,故BC不符合题意;D换用质量更大的动滑轮,额外功增加,

6、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将减小,机械效率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 我市所有教室都安装了空调。以下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的是()A. 出现故障时,先切断电源B. 放学离开教室,及时关闭电源C. 安装三线插座,防止外壳带电D. 用更细导线,防止发热起火【答案】D【解析】【详解】A电路中出现故障时,需要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不符合题意;B放学离开教室,及时关闭电源,一方面可以节约电能,另一方面避免电路中的功率过大,电流过大,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C三孔插座的第三个孔接地线,当用电器漏电时,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不符合题意;D导线变细,导线的电阻变大,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

7、,导线产生的热量增多,既浪费了电能,又有引起火灾的可能,符合题意。故选D。10. 将一小段黄瓜悬挂,小明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发现黄瓜发生了微微的转动。他猜想强磁铁对水产生了力的作用,并通过实验验证的猜想。下列实验可验证其猜想的是()A. 将塑料袋装满水后悬挂,用强磁铁靠近水袋,水袋静止不动B. 将一小段香蕉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香蕉微微转动C. 将另一小段黄瓜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黄瓜微微转动D. 将水放置在盆中,用强磁铁靠近水面,水面向下微微凹陷【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需要验证强磁铁对水产生了力的作用,只能用强磁铁靠近水,观察水的变化情况。ABC塑料袋装满水、一小段香蕉

8、和另一小段黄瓜,用强磁铁靠近它们,可以验证强磁铁对这些物体的作用,不能验证强磁铁对水的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D将水放置在盆中,用强磁铁靠近水面,可以验证强磁铁对水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 小明取一根装有适量配重的饮料吸管,使其竖直漂浮在水中,制作简易密度计。为了能够在吸管上准确标注出不同液体密度所对应的刻度,需要测的是()A. 吸管的总长度B. 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C. 容器中水的深度D. 吸管露出水面的长度【答案】B【解析】【详解】因为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则F浮水=F浮液=G水gSh水=液gSh液=Gh水是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液是吸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9、,所以需要测量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故选B。12. 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B. 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C. 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D. 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400s时,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40,所以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时间是相同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400s内,热水温度由70下降到40,下降30,冷水

10、30上升到40,上升10,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冷水和热水的质量未知,由Q=cmt可知热水放出的热量不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题可知,冷水和热水的质量未知,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3. 迎端午,品棕香,赛龙舟。人们在很远处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说明分子是_的。观众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_的。选手们奋力向后划桨,龙舟就能向前运动,这一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_。【答案】 (1). 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 运动 (3). 相互【解析】【详解】1人们能闻到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

11、做无规则运动。2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发生改变,河岸是运动的。3选手们向后划桨时,浆给水一向后的作用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给浆一个向前的力,使船前进。该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4. 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小华表演架子鼓。她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传入人耳。用力越大,同学们听到声音的_越大。【答案】 (1). 振动 (2). 空气 (3). 响度【解析】【详解】1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朵的。3敲击鼓面,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15.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橡皮的密度。

12、如图所示,他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橡皮的质量为_g,再用量筒测出橡皮的体积为10cm3,则橡皮的密度为_g/cm3。橡皮的硬度比钢尺_。【答案】 (1). 21.2 (2). 2.12 (3). 小【解析】【详解】12由图可知,橡皮的质量为m=20g+1.2g=21.2g橡皮的密度3由生活经验可知,橡皮的硬度小,钢尺的硬度大。16. 燃油汽车的核心部件是热机,通过_冲程将废气排出气缸,造成大气污染,电动汽车正逐步替代燃油汽车。一辆电动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通过的路程是_km。关闭电源后,由于_电动汽车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答案】 (1). 排气 (2)

13、. 9 (3). 惯性【解析】【详解】1热机的四个冲程中,通过排气冲程将废气排出气缸。2汽车通过的路程s=vt=54km/h=9km3关闭电源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17. 如图所示,在“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中,给直导线通电,观察到它向右运动,只改变直导线中电流的_,导线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这个过程将_能转化为直导线的机械能。日常生活中的_(电动机/发电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答案】 (1). 方向 (2). 电 (3). 电动机【解析】【详解】123给直导线通电,发现它向右运动,只改变直导线中电流的方向,发现它向左运动,导线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此过程中,消耗电

14、能,产生机械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18. 小华在燃烧皿中放入5g酒精,对300g水加热,待酒精燃尽后水温升高了5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此过程中,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J,水吸收的热量为_J,水的内能是通过_方式增加的。【答案】 (1). 1.5105 (2). 6.3104 (3). 热传递【解析】【详解】1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510-3kg3.0107J/kg=1.5105J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水t=4.2103J/(kg)0.3kg50=6.3104J3此过程中,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大,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19. 月底,小明对自家用电的情况进行调查,观察到电能表的表盘如图所示,小明家中用电器正常使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_W,用电器工作时消耗0.5kWh的电能,电能表指示灯闪烁_次。若上月底电能表示数为1877.6kWh,则本月消耗的电能为_kWh。【答案】 (1). 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