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一堂读书报告会引发的思考[精选WORD]

上传人:1512****598 文档编号:179793217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一堂读书报告会引发的思考[精选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一堂读书报告会引发的思考[精选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一堂读书报告会引发的思考[精选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一堂读书报告会引发的思考[精选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一堂读书报告会引发的思考[精选WORD](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堂读书报告会引发的思考撰写时间:202X年XX月XX日 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一堂读书报告会引发了本文作者深刻的启发。 关键词:读书 报告会 思考 普希金说过:“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教育部也早在202x年4月新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就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的全新阅读教学理念。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在高中三年将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是必须努力寻求的。为此,我做过很多尝试,比较成功的是今年5月份开的一堂读书

2、报告会。 学期初,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比较好的课外读物,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后,组织学生进行了读书报告会。会前,我对本学期同学们读的书做了一个统计:全班共读了26本书,有美的历程、周国平散文、谈人生鲁迅、巴黎圣母院、麦田里的守望者、觅渡、觅渡、渡何处、长恨歌、病隙笔记、文化苦旅、呼兰河传、傲慢与偏见、浮生十记、千年一叹、骆驼祥子、名人传、围城、百年孤独、双城记、复活、贾平凹散文集、刘墉作品集、林清玄散文集、盗墓笔记、三重门、帝国的惆怅。这些书籍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有美文、哲理散文、文化散文、经典小说、流行文学等。相对集中是周国平散文、文化苦旅、三重门、围城。 老实说,因

3、为大家读的书比较杂,对这次读书报告会我期望值不是太高,也只定位于学生能向大家推荐自己读的并认为可以值得一读的书。但同学们的表现还是让我大吃一惊,他们很积极地用各种形式纷纷表达自己阅读后的体会:有学生将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好书编写成对联介绍给大家;有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贾平凹散文集的精彩章节;有学生用话剧的形式来表演骆驼祥子中经典情节;有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有学生用图画来描绘盗墓笔记中的情景;还有学生整理了自己的读书心得,自己制作了一些PPT,比如殷嘉曼同学把文化苦旅中余秋雨走过的一处处令人流忘返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古迹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激起了同学们极高的兴致。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鞠亚星、王彬、马骥、

4、姚奕、季节、赵鹏飞等同学对周国平散文中孤独这一境界的热议。至今这些智慧的语言还时常在我脑海浮现: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他完成了一种内在的本身的超越性的突破。凭着他思考者的身份,他可以随意逡巡于任何国度的思想界,穿梭古今,吞吐千年,与尼采,与苏格拉底、斯宾诺莎,与柏拉图、帕斯卡尔完成心与心的对晤。 最后,把整节课推上高潮的是80后作家韩寒呼喊出他们心声的三重门同学们讨论中国当代的教育制度,品读了韩寒幽默的经典的语录,甚至将围城中的经典语录做了比较,还就韩寒和钱钟书进行了辩论。这节课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很多同学下课后恨不得立即把这几本书找来,当时听课的老师也用了叹为

5、观止来给以高度评价。 惊叹之余,面对一群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也引发了更多思考。 一.要不要读 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阅读比课内听讲更重要。事实上,活跃在读书报告会上的同学都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课外读物,总是如饥似渴地读我们介绍的书籍,还喜欢刨根问底地探究文章内容,并有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的乐趣。我们也常常发现有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条件的学生,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正如吕叔湘先生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

6、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所以,个人以为,课外阅读不仅要读,还要做到像毛泽东所说的“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那样。 二.什么时候读 多年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引下,语文学习也带上了功利色彩,甚至有些学校打上语文教学理科化的旗号,特别是到了高三,语文教学就陷入了学生做题,老师批改、评讲,学生再做,老师再改、讲,学生越考不好越要考得怪圈。从而校内课外阅读化为乌有。有些学生在家进行阅读,而家长又认为那是“不务正业”,影响教学成绩,一票否决。长此以往,学生能阅读时间几乎为零。渐渐地,学生也就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完成作业就完成了学业,课本以外的书都是“闲书”。 所以我认为,什么时候读根

7、本不是问题。不是我们真的每天就拿不出一点阅读时间,只不过是完全为了高考服务的一种托词或者是功利语文的理念而已。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转变我们的固有思维,教师、家长要联手保证定时给学生一段开放、自由、宽松的阅读时间。正如郭沫若所言:“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我想,剩下的顶多也就是坚持的问题了。 三.读什么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狄慈根在他的辩证法的逻辑中也有这样的言论: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

8、,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我以为学生读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时正确把握要领、体会内涵、理解意图,进而提高阅读效果,也就是下面要说的怎么读的问题了。 四.怎么读 阅读不同于科学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情感的体验。因此,阅读成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读而有获,他们才能有兴趣读,主动读,课外阅读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怎样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呢? 朱熹在训学斋规一文中提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甚至在朱子语类大全中有这样精彩的

9、描述: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老先生的精辟言论无不强调着学生阅读时动口与动笔的重要性。动口,就是要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而动手我把它理解为做好读书笔记,要像赵树理“沙里淘金”般在书中圈圈点点,要响应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去对文章内容做一点点评、反思或怀疑,要牢记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古训分门别类地做知识卡片,还要用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感悟写一点读后感。 阅读能增长见识、拓展心智、丰富心灵,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坚定地给学生时间,给学生书籍,给学生方法,他们就一定能从优秀的课外作品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文化大师余秋雨的经典: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徐瑛,教师,现居江苏泰兴。 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