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顾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及对策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79421233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玉顾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陈玉顾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陈玉顾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陈玉顾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陈玉顾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玉顾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玉顾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及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及对策陈玉顾一段时期以来,我对我区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并依据有关材料作了认真分析,觉得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状况确实令人忧虑,尤其是农村孩子的语言表达方面和城里孩子相比,问题较大。各种语言问题层出不穷,已直接影响他们思想内容和感情的传达。笔者以为,当前的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二、种种现状。 现状一:错别字多,病句多。“严(炎)热”、“印(映)象”、“既(即)使”、浮(躁)燥、“委屈(曲)求全”、“迫不急(及)待”、“人情事(世)故”、“家里的一切对于爸爸妈妈都非常熟悉。”、 “在考试之前,我们要事先做好各种必要的准备。

2、”、“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俯拾即是,不胜枚举。 现状二:用语不准确,不得体。简单至量词,通篇文章往往只用“个”和“只”这两个量词,使用时根本不考虑搭配是否正确,更谈不上巧妙使用或叠用可能产生的效果。在一次语文综合性活动中,笔者请学生给横穿马路的行人几句话。竟然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采用了这样的措辞:“我奉劝你们”、“否则小命不保”、“撞死活该”。 现状三:语言苍白贫乏。“急死了”“烦死了”“痛死了”“笑死了”这样单一枯燥的口语充斥着作文。相当比例的文章平淡无味,只是枯燥地叙述一件或若干件事,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下面这段话摘自初二学生的作文:“星期天,我起床后

3、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坐在桌子前做作业。作业真是多,数学和物理各有两张试卷,要抄写几页英语单词,语文还有每周一练。我头都昏了,真是没劲死了。五点多,爸爸下班回来了。”接受了近八年学校语文教育的学生就写这样干瘪无味的流水帐。 现状四:用语多空话、套话,缺少个性化的语言。大家在文章中争相使用着“晕”“郁闷”“呵呵”“倒”等词汇。“痛,并快乐着”、“将进行到底”、“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呼吁”等语言在作文中泛滥。 三、原因分析学生方面:一、阅读量少对作文而言,阅读是“源”,作文是“流”。没有“源”哪有“流”呢?阅读不但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而且大量的阅读积累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方面,对写作产生潜移

4、默化的影响。有句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歌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我们的学生呢,据有关调查得知:我国广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特别是农村学生更谈不上有多少阅读时间和数量(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守的孩子们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照看。这些留守儿童,一来那些代理家长不懂得该给他们买什么样的课外书,二来有的还根本买不起,即使买了也没有时间看)。多数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竟然根本没有读过“一本”名著。 “源”的问题没有解决,哪来的“流”呢?贫乏是语文学习的致命伤。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十几年时间里,很少阅读,或者是读了,却没有读精品,语言词汇就贫乏

5、,思想、情感更贫乏。一个各方面都贫乏的人,对写作自然没有兴趣,自然“没有写的”。有些即便在老师要求下读了几本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有脑中几乎没有留下痕迹。所以要写好作文,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而且要读精品,要边读边思考,要有丰厚的积累。二、不良的语言习惯。很多学生作文时对语言不加斟酌,惯用单音节词、“的”“了”等虚词和变换为普通话的口语,句子往往只有主干而缺乏枝叶,不会使用修辞,语言干巴无味。比如描写秋景,就是“树叶掉下来了”,而不善从“飘落、飘飞、翻飞、凋零、漫天飞舞”等多种表达中作选择。 三、急功近利的社会价值观。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生着影响,做事贪快求速,达到目的即可,不注

6、重过程的体悟。举例来说,很多学生阅读名著时只读名著导读、文学史纲等一些介绍性书籍。对名著的阅读只求大概了解作者和书中的人物,记忆些对人物和作品的评价。考试时照搬些程式化条条杠杠,写作时“引经据典”增添一下“文采”,提升些行文的“思考层次”。如此“高效率”地读名著,怎能真正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呢?语言必须经过接收、思考、反刍、体验,才能深植内心,通过累积转变成一种能力。 教师方面:一、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农村教师是对写作理论掌握不好,自身作文能力差。教师不知如何下手指导,碰上作文课,教师随手拈个题目,任学生信笔涂鸦。学生作文既无目标,也无路标,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写来写去,还是一头雾水。

7、还有一种走捷径者,作文指导有意无意地指导学生套作,让学生仿作一些作文书中的优秀作文,造成有的小学生干脆把这类作文改名换姓,一套了之。 二、指导不力:未严格按照年段要求,教学要求过高过急,训练没有阶段性。作文教学无序列、无计划,教学程序单一,读写脱节,课内与课外不能密切结合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作文题目或范围要求没出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范围内,不能开阔学生思路,未教给学生一些观察事物的方法。在作文的批改上也不够认真,没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特别是批语,篇篇皆是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书写工整等,或反之。 另,农村学生家长的素质不如城里家长,对孩子作文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农村孩子生活面狭隘,接触新鲜事物的

8、机会也较城里学生少等对孩子的语言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几点反思。 1、努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古印度谚语云:“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的重要性,语文老师要想方设法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为有益于学生的人生,此其一。再者,写作是一种驾驭语言文字的技能,提高这一技能必须依赖阅读积累。教育家叶圣陶说:“阅读是基础。”古人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亦会吟”。阅读是积累,是输入,写作是表达,是输出,二者密不可分。 养成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上网、看电视的确能开

9、阔视野,丰富知识,但它却无法替代个人阅读。很多美文佳作中文字运用的佳妙,在特定语境中的意蕴,不咀嚼品位,不潜心思考是难以体会领略的。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例:反复句“盼望着,盼望着”开篇,突出对春的期盼。紧接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长短句交错,短句为主,节奏轻快。一组排比句地运用不仅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而且将作者终于盼来春天的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借助语言文字谱写出的春的旋律是必须通过诵读体会的。春所描绘的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无不充盈着蓬勃的生机与生命的灵气。作者准确地用词,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使用

10、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给人们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春天。学生诵读这类美文,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注重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作家苏童在接受语文世界记者采访时说:“读书是幸福,读好书是更大的幸福,经典阅读可以唤醒心灵。”阅读经典,并非只是为着作文时模仿,更不是为了作文时炫耀式的引经据典,那是浮躁。阅读经典,是借揣摩他人的辞采、气韵丰富自己的内蕴,提升自己的素养。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是长期的,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另外,提醒学生读书时注意与生活的联系,不能死读书。读书还要养成勤动手的习惯。 、务必要注重课堂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接受着系统的语言文字教育。课堂熏陶,

11、对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要讲究教学语言。教学语言一定要规范准确。当然,教师如能旁征博引,吟诗诵词,妙语连珠,讲人如晤其人,说事如临其境,摹景历历在目,那学生定会如沐春风,如饮甘醴,兴趣盎然。学生长期处在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熏陶下,自然有助于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有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 注重阅读中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主要贯彻落实于日常的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咬”住语言不放,引导学生对一些成功运用语言的词句或语段进行分析欣赏,体会语言的精妙。这样的“咬文嚼字”不仅能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作者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强化学生的语言意识。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中“我的母亲在

12、我十三岁时就去世了。我母亲去世时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两句中的副词“就”“才”就深刻地写出了作者对母亲早逝的痛悼。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背影的刻画用了一系列动词,“攀、缩、微倾”等准确地写出了父亲攀爬的艰难和作者的怜惜之情,不能不说是准确用词的好例子。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典范,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典范的作用,真正把语言教学落到实处,通过阅读教学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加强对语言的规范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不少学生在写错别字、乱用标点符号、乱用成语,书写病句方面是高手。有些学生的文章是读其百遍,不知所云。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借助

13、训练力求使其规范行文。教师在每一次作文指导时对文体、内容、写法等提出要求的同时,对语言表达也要作具体明确的要求。批阅作文时,要把语言表达作为判定作文成绩的重要依据。评讲时,要把评讲语言表达方面的好、差典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还应指导学生重视修改。这些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十分有效。 授以语言表达技巧。在语言表达准确的基础上,授以一些语言表达的技巧方法来增加文采。比如,使用书面语可以增强语言的凝练典雅;使用修饰语可以增强生动性;使用修辞可增强形象性;整句散句的合理使用则能使语言通顺流畅当然,好的语言有很多种,有文采的语言只是好的语言的一种。但论学生作文,还是应该要求写一手有文采的好文章的。其次,个性

14、化的遣词、联想、想象、感受、思维等都能构成语言表达的个性化。还要适当地组织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语言知识竞赛、课前三分钟练讲、经常性的小练笔、作文比赛、影视评论、出墙报及手抄报、开设语言规范化知识讲座等。还可以利用农村特有的优势,多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走一走,观察观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语言充实有内容。通过这些活动,把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处处受到有关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教育。 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沟通,建议家长有时间多带孩子外出走走,开阔眼界。教师也可利用农村的特点,让学生平时多注意听听人民群众生动形象的口语,从中吸收营养。 五、结束语。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深刻的主题,更要有好的语言,因为语言是文章扎根的土壤,是文章思想内涵的表现。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决定着他语文素质的优劣,决定着他语文能力的高下,更是衡量作文程度的天平。针对目前农村初中孩子习作语言的各种问题,广大在农村初中工作的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语言教学,帮助农村孩子逾越语言表达上的障碍,提高整体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