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说明 22424 修改过的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9324906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说明 22424 修改过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说明 22424 修改过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说明 22424 修改过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说明 22424 修改过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说明 22424 修改过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说明 22424 修改过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说明 22424 修改过的(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河南省中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暨观摩活动参赛课教学设计 5.1轴对称现象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柴晓利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柴晓利一、教材分析: 轴对称现象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的第一节,有着起始课的作用.同时轴对称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它还是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及学习其它的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已有基础: 知识基础:学生在小学时对轴对称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他们的认识仅处于感知的 层面,对于具体的相关概念还缺乏了解. 经验基础: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征的许多事物都为学生的认知

2、提供了经验基 础.2、学生面临的问题: 该年龄段的学生虽然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缺乏学习的 方法和语言概括能力,因此会出现对概念分析不清、理解不透的问题.三、目标制定: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课相关的描述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的概念,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本节课的课标分解如下:知识分类: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从认知角度进行分解:认知水平:了解、理解.行为动词:认识、欣赏.学科内涵:从具体实例中了解轴对称现象的特征,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认识和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欣赏舞蹈千手观音、观察丰富的生活

3、实例从能力角度进行分解:轴对称现象观察丰富的生活实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知道了解感知想一想、找一找、折一折、说一说吹颜料试验理解对比探究活动轴对称图形认识、欣赏实践美环节的三个小练习依据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1.通过观察丰富的生活实例,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2.通过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3.通过吹颜料试验、对比探究等活动,认识并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难点: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评价设计:针对本节课的三个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如下:评价任务一:学生能够认真观看视频和图片,并能够

4、进行积极地思考.评价任务二: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感知找到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实例,最终能够结合实例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评价任务三: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吹颜料试验、对比探究等活动,并能从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认识和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五、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及大量的实物教具和学具,在观察、思考、操作、归纳、应用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有趣的学习状态中,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最终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六、课前

5、准备: 多媒体课件、心形图片、颜料、吸管、画纸、磁力片等.7、 教学过程:学习环节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欣赏视频引入新课目标1: 通过观察丰富的生活实例,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关注学生能否认真观看视频及进行思考,能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及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关注学生是否认真进行阅读.活动一: 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的视频片段,视频欣赏完后,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学生发表感受后,我趁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接下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视频结束时的画面,然后提出问题:“你能从数学的角度来说明其中的美吗?”从而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轴对称现象.活动二: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这样的

6、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轴对称现象带给我们的美与和谐. 学习目标的了解使本节课的学习活动的目的性变得更加明确.学习环节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目标1: 通过观察丰富的生活实例,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目标2: 通过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认真观看图片,并能够进行积极地思考以感知轴对称现象的特征. 关注学生是否能够依据自己的感性认识找到现实生活中具有同样特征的图形. 关注学生能否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尝试通过折叠来进行说明. 关注学生能否结合实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轴对称

7、图形.1.直观感知欣赏美 出示大量生活中的图片供学生欣赏,例如:而且在欣赏前,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想一想: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2.形成概念抽象美活动一:找一找 接下来,我会找学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对于学生的答案,我并没有急于进行评价,而是设计了找一找的问题:“你还能发现生活中具有同样特征的图形吗?”活动二:折一折出示心形图片,请同学们来思考:“老师手中的这个图形是否也具有上述特征呢?你是怎样知道的呢?”然后引导一名同学通过折叠加以说明.然后我再利用动画进行演示,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活动三:说一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之后,我再给出准确的定义,并对定义中的关键

8、词进行强调,特别是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的这个关键点,为下一步引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定义奠定基础.使学生充分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想一想、找一找、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的进行,把学生的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归纳有机地统一起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理解从感性逐步上升到了理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最终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学习环节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主动参与探索新知学习环节目标3:通过吹颜料试验、对比探究等活动,认识并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学习目标 关注学

9、生能否准确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其对称轴. 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吹颜料实验,并能从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学习评价活动四:练一练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的对称轴.3.动手操作创作美活动一:吹颜料试验 准备一张质地较好的纸,在上面滴几滴颜料,用吸管或嘴将颜料吹成一定的造型后,将纸迅速对折、压平,并用手指压出清晰的折痕,最后将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 学生完成作品后,我会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作品名称和作者姓名,同时我会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活动结束后,我会要求学生课下对作品进行整理放入自己的成长记录

10、袋中.学习活动该环节设置的目的在于巩固新知、反馈学情.同时,8个小题的设置,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该活动的进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作品名称和作者姓名的书写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而课下把作品放入成长记录袋中的做法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设计意图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目标3: 通过吹颜料试验、对比探究等活动,认识并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关注学生能否认真进行观察、思考并顺利总结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定义. 关注学生能否积极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及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活动二:引导发现

11、 接下来,我会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创作过程得出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然后以左下角这幅图形为例引导学生回忆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一个图形来说的这个关键点,也就是说刚才我们是把它当成一个图形来对待的.接着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两个图形呢?”、“你能发现这两个图形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吗?”从而顺利引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定义.4、对比归纳探究美 通过刚才的环节,学生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作品到底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取决于我们是把它当成一个图形来看,还是当成两个图形来看,这其实就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紧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来对比概念,从而找出其他的联系和区别.最后我会求学生在课下对该知识点进行整理.利用课堂生成即吹颜料实验中学生的作品顺利地引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定义. 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还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的发展.学以致用巩固延伸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关注学生能否顺利完成该题,特别是在画对称轴时是否能够画全. 关注学生能否迅速、准确地得到答案.活动一:画一画 下面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图形,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活动二:猜一猜 根据下面图形中所给的对称轴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些汉字或字母(黑体)? 目的在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基本知识. 猜字游戏的设置,不仅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而且使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