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年高考易错点专题点睛17:文言实词和虚词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8998607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2011年高考易错点专题点睛17:文言实词和虚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2011年高考易错点专题点睛17:文言实词和虚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2011年高考易错点专题点睛17:文言实词和虚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2011年高考易错点专题点睛17:文言实词和虚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2011年高考易错点专题点睛17:文言实词和虚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2011年高考易错点专题点睛17:文言实词和虚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2011年高考易错点专题点睛17:文言实词和虚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考语文易错点专题点睛17文言实词和虚词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10题。忠臣者务崇君之德,馅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乱,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

2、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范、中行。灭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务为君广地者也。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昔者智伯骄,伐文子、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谓也。(取材于淮南子人间训)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忠臣者务崇君之德 崇:

3、使崇高 B.牵牛蹊人之田 蹊:践踏C.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 罢:罢免 D.三国阴谋同计 阴谋:暗中谋划【答案】C【解析】“罢”应该是“撤掉、撤出”之意【易错点点睛】信息源“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译文为“于是便撤走了戍守陈国的部队,并立了陈国国君的后代作新的国君。诸侯们知道这件事后,都到楚国来朝拜。”据“陈之戍”可推知“罢”不可能是“罢免”的意思。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申叔时使于齐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B.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罪则有之,罚亦重矣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D.此之谓也 夫晋,何厌之有【答案】D

4、 【解析】两个“之”字都是助词,起提宾的作用。其他三项,A项的两个“于”字,前者表示动作行为到达的地点,译为“到”;后者接近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和”“同”“跟”等。B项两个其“字”都是代词,前者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者是人称代词,在这里或用第一人称,相当于“自己”。C项两个“则”字,前者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倒是”;后者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易错点点睛】A、B两项据句子意思可推断出来,难度不大;D项“之”后为动词“谓”,前为名词性词语“此”,可判定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词。对照项分别出自课文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促织烛之武退秦师熟悉课文的考生可将该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代入选文,可初步

5、排除A、B、D。附:参考译文楚厉王有报警的鼓,和百姓约定用来作警戒。(有一次,厉王)饮酒,酩酊大醉,误击了它。百姓非常惊慌,(厉王)派人制止大家,说:“我喝酒醉了,同身边的侍从开玩笑击了鼓。”(急忙赶来的)老百姓便都散去了。过了几个月,(真的)有了紧急情况,再击鼓(报警)时,百姓就都不来了。于是,(厉王)重新发布命令明确信号,民众才相信了他。忠诚的臣子力求使君王品行高尚,而谄佞的臣子力求使君王的领土扩展。怎么证明这点呢?陈国的夏征舒杀害了他的国君,楚庄王发兵讨伐他,陈国人也听从楚王的命令。庄王讨伐有罪之人以后,留下部队驻扎在陈国,楚国的大夫们全都来表示庆贺。当时申叔时正出使齐国,回国以后却没有

6、表示庆贺。楚庄王就问申叔时:“陈国叛臣大逆不道,我发动大军讨伐他们,平息了暴乱,惩处了罪人,群臣都来庆贺,唯独你不庆贺,为什么呢?”申叔时说:“有人牵牛踩踏了别人家的田,田主杀了那牛的主人又抢走了他的牛。牵牛人的罪过倒是有的,但是这样的惩处也太重了。今天您认为陈国弑君者大逆不道,发兵征讨,已经诛杀了罪臣,却还派兵驻扎在陈国不走。诸侯们听到这件事情,认为你君王发兵征讨的目的不在诛杀罪臣,而是在贪图人家的国家。我听说君子是不抛弃道义来谋取利益的。”楚庄王说:“你讲得好。”于是便撤走了戍守陈国的部队,并立了陈国国君的后代作新的国君。诸侯们知道这件事后,都到楚国来朝拜。这就是在竭力使君王品行高尚啊。张

7、武替智伯出主意,说:“晋国的六大将军中,中行、文子最弱小,而且他们内部又离心离德,现在正好可以讨伐他们来扩展我们的领地。”智伯于是听从张武的计谋发兵攻打中行、文子氏。把他们消灭之后,张武又唆使智伯向魏、韩、赵三家索要土地。韩家和魏家割让了土地给他,而赵家不肯割让。智伯于是胁迫韩、魏两家一起攻打赵家,并包围晋阳达三年之久。后来赵、魏、韩三家暗中联合,秘密商议,一同进攻智伯,于是消灭了智伯家族。这就是竭力使君王的领土扩展的结果啊。竭力使君王的品德高尚,君王终于称霸天下;竭力使君王的领土扩展,君王最终被人家消灭。所以,千辆兵车的诸侯小国,只要实行德政就能称王天下,像商汤王和周武王就是这样;而万辆兵车

8、的大国,如果喜欢扩展领地,最终还是导致灭亡,像智伯就是这样。过去智伯骄横,攻打中行文子,并且战胜了他们,又胁迫韩魏的君主,割去了他们的土地。还认为不满足,于是起兵伐赵,韩魏二君反戈一击,智伯兵败晋阳城下,身死高梁城东,头颅被作为溺器,国家被分为三份,被天下人笑话,这都是不知足所带来的祸患哪。老子说:“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专题测试】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6-10题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

9、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迎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咨在官清

10、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6. 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就:到任B. 诏书切让 让:责备C. 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D. 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干:干预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咨乃谢病去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B. 令敦煌曹皓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C. 太傅陈蕃大将军窦

11、武为宦者所诛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D. 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专题测试】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l2题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1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袁权为讨虏将军,领

12、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

13、作濡须坞2。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三国志吴主传)【注】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周公制定的礼法制度,他的儿子、受封于鲁国的伯禽却没有遵守。按照古人的解释,伯禽在服丧期间。徐戎(周代居住在今徐州一代的少数民族)作乱,伯禽就停止服丧而率兵讨伐,平定了徐戎。 濡须坞:修建在濡须口的堡坞夹濡须水而筑。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哭未及息 息:停止 B领会稽太守 领:兼任 C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 表:任命 D故委心而服事焉 委:托付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 而曹公已临其境B以为阳羡长 因传

14、权旨,为陈成败 C待张昭以师傅之礼 表子琮举众以降D使丞之郡行文书事 惟瑜、肃执拒之议参考答案【专题测试】1、6.D(干:冒犯) 7.C(均表被动)【译文】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父亲赵畅,曾做过博士。赵咨少年时期就死了父亲,因由孝行而被州郡推荐位孝廉,他都不到任。延嘉元年,大司农陈奇举荐赵咨极孝顺有修养,因袭(其父)升为博士。灵帝初年,太傅陈慕、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赵咨就称病推辞离开。太尉杨赐特别征召,让他用饰巾为首饰,请他参与讲论经典。被举荐做高官,几次升迁做了敦煌太守。后因病被免职回家,亲自率领子孙种田糊口。盗贼曾经夜晚到赵咨家抢劫,赵咨害怕惊吓母亲,于是先到门外迎接强盗,接着要求给他们

15、准备饭食并道歉说:“老母亲已年届八十,生病需要修养,家中贫困,无隔宿之粮,请求稍微留下点衣服粮食。”妻子儿女和其他物品,全都没有提出请求。强盗都惭愧叹息,跪下告辞说:“我们太无礼了,真不该侵扰贤良。”说完都跑出门去,赵咨追出道拿东西给他们,但没有赶上。从此赵咨更加出名。朝廷征召他做议郎,以病推辞不到任,皇上下诏急切责备,州郡官员以礼相送,前后多次,不得已才去应召。赵咨又被封为东海相。上任时,途径荥阳,县令敦煌人曹皓,是赵咨过去举荐的孝廉,在路旁迎候,赵咨却不停留。曹皓送他到常听,望着车辆过后的尘土不能赶上,对主簿说:“赵君名声很大,现在经过我的县界我不拜见他,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了。”于是丢弃印绶,追到东海。拜见赵咨之后,辞职回家。赵咨就是这样被当时的人所看重。 赵咨做官时清廉俭朴,计算时间领取俸禄,豪门大户都畏惧他俭朴清廉的品德。做官三年,因病请求免职,征拜为议郎。带病到了京师,临终时,告诉他的旧吏朱祗、萧建等,让他们采用薄殓素棺,用黄土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