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8993698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蝉联 禅让 殚精竭虑 箪食壶浆B歼灭 忏悔 纤尘不染 安土重迁C分娩 央浼 力挽狂澜 冠冕堂皇D亢奋 伉俪 引吭高歌 沆瀣一气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截流 开源节流 成功 计日程功B委屈 委曲求全 惹事 惹事生非C勾通 沟通思想 义气 意气用事D宣泄 水泄不通 勉励 再接再厉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要想使自己的生活扁舟轻驶,务必让它承载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则_无以进。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_龙王降雨,

2、保佑丰收。投放现金的外国合作公司,必须_其在合约中的投放现金总值。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_了丰富的物候知识。A徜徉 祈求 声明 包含B徘徊 祈求 申明 包含C徘徊 乞求 申明 包涵D徜徉 乞求 声明 包涵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在强调环保时却对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迫不及待。B 今年全国报考研究生人数达到了29.2万人,这叹为观止的数字雄辩地证明了知识的价值。C 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赁借在美丽的大脚中的出色表演,喜获今年百花金鸡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奖,这消息不翼而飞,传遍街巷。D 世界上大凡秀色可餐的城市,不少是傍水而建的,

3、这座一派江南情调的“高原姑苏”古城丽江,一身的风韵就是一个“水”字!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他的话方音很重,_又说得快,我几乎没有听懂。这件事我记不大清,只有个_的印象。_群众提出的意见,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迅速处理,而不应该束之高阁。A何况 大约 关于B况且 大约 对于C何况 大概 关于D况且 大概 对于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一套理想的计算机教材,除了要有经验的教师参加之外,还应当有设计人员、心理学工作者的协同工作。B 市委决定把一些规章制度和干部的思想道德公布出来,让广大群众监督,以达到弘扬正气的目的。C 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

4、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D 星期天的聚会上,小张的笑话说不完。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审美流程的梗阻对文艺作品的欣赏,通常是通过细节感受的积累,获得可感性,建立可信性,达到可悟性。细节的真实固然服从总体的真实,却又服务于总体的真实。作者在立意上缺乏真诚,会导致作品的全盘虚假,这种情况近年已不多见。但由于作者在修养上缺乏真知,在表述上失于真切,则往往导致细节的失真,这种情况却比比皆是。而细节的荒唐,哪怕是偶然的少量的荒唐,对作品真实性的破坏作用是很大的,在欣赏者的心理进程中每每起到“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汤”的败胃作用,使人“不忍卒

5、读”。一次,我在屏幕里的诸葛亮口中,竟然听到一段十分摩登的语言:“矛盾已经激化到如此尖锐对立的程度”我就不想往下看,因为凭这一段话,就知道这个诸葛亮是编导们用纸扎成的,不是一千多年前那个历史的诸葛亮。再看下去,也许编导们会让他说出诸如“国与国之间要奉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之类更摩登的话来,我的时间赔不起,不变换电视频道更待何时!既然是看历史剧,就愿意进入历史的氛围,决不想去听历史人物“唱现代戏”。我的愿望其实很低,只要求编导们不要“只顾运笔历史中,不识历史真面目”。要想在主题上展现自己的史识,首先在细节上不违背生活的常识。国民党时代的军服,除有海陆空军的兵种差别,还有二十年代的日式、三十年代的

6、德式、四十年代的美式的时代差别,这也是常识,但在某些影剧中的国民党军的服式,导演们就随心所欲地让角色“二、四、八月乱穿衣”,或想当然地任演员们混穿衣,更或以现代之心度当时之腹,为国民党“设计”了不伦不类的军装。国民党军队中有严格的传统规定,下级向上级敬礼时,上级未还礼以前,下级举在帽沿的手是不许放下的;室外行举手礼,室内必须行鞠躬礼。这些都属于稍知国民党内情的常识,而我们许多中青年编导,却缺乏这些常识,以致舞台上的这些细节,都按解放军的通例“现代化”了。古人有名还有字,友辈或下辈出于尊敬,是讳其名而只称其字的,而本人和上辈则可直呼其名不必称字,例如,黄兴字克强,但我们某些编导在这方面却很随便,

7、让下级当面称剧中的黄兴为“黄兴公”,黄兴自己可以自称“我黄克强”,刚好弄反了,黄兴们早已作古,编导们怎么摆弄他们,要他们怎么自称或让他们怎么被称,他们都不会“来函更正”了,但我的常识却每每不安份,总爱站出来抗议,以致造成欣赏心理的梗阻。肠梗阻会造成消化过程的中断,欣赏心理的梗阻会造成审美流程的中断。“二、四、八月乱穿衣”式的失真细节或荒唐细节,如果出现于舞台或屏幕上,其败兴的程度,就不仅如白璧上发现了小瑕疵,简直有如珍馐中发现了死苍蝇。炮制者岂可不慎乎哉!7本文所举事例都是为了论证作者观点的,下列观点中没有被直接论证的是:A 细节的真实固然服从总体的真实,却又服务于总体的真实。B 作者在修养上

8、缺乏真知,在表述上失于真切,则往往导致细节的失真。C 细节的荒唐,哪怕是偶然的少量的荒唐,对作品真实的破坏作用是很大的。D 欣赏心理的梗阻会造成审美流程的中断。8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细节失真和荒唐的现象?最恰当的选项是:A 人物语言和人物所处的时代不符,服饰不合当时的实情,称谓犯了常识性错误。B 人物行为和人物所处的时代不符,服饰和举止不合当时的实情,称谓犯了常识性错误。C 人物语言和人物所处的时代不符,服饰和举止不合当时的实情,称谓犯了常识性错误。D 人物行为和人物所处的时代不符,服饰不合当时的实情,黄兴的名与字起得不妥。9近年来文艺作品缺乏真实性或真实性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 作者在立意上

9、缺乏真诚,导致作品的全盘虚假。B 作者在修养上缺乏真知,导致表述上失于真切。C 作者在表述上失于真切,导致细节的失真。D 作者在修养上缺乏真知,在表述上失于真切,导致细节失真。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对文艺作品的欣赏,通常是从对作品的细节的感受开始的,并通过细节感受的积累获得美感享受。B 文艺作品细节的失真都是由于作品的作者、编导者缺乏生活常识造成的。C 许多文艺作品的中青年编导在编导作品时,对作品的立意缺乏真诚。D 要想在作品中表现深刻的主题,就必须在创作中不违背生活的逻辑。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王庭筠字子端,辽东人。生未期,视书识十七字。

10、七岁学诗,十一岁赋全题。稍长,涿郡王修一见,期以国士,登大定十六年进士第。调恩州军事判官,临政即有声。明昌元年三月,章宗谕旨学生院曰:“王庭筠所试文,句太长,朕不喜此,亦恐四方效之。”又谓平章张汝霖曰:“王庭筠文艺颇佳,然语句不健,其人才高,亦不难改也。”四月,召庭筠试馆职,中选。御史台言庭筠在馆陶尝犯赃罪,不当以馆阁处之,遂罢。乃卜居彰德,买田隆虑,读书黄华山寺,因以自号。是年十二月,上国语及学士,叹其乏材,参政守贞曰:“王庭筠其人也。”三年,召为应奉翰林文字,命与秘书郎张汝方品第法书、名画,遂分入品者为五百五十卷。五年八月,上顾谓宰执曰:“应奉王庭筠,朕欲以诏诰委之,其人才岂易得?近党怀英

11、作长白山册文,殊不工,闻文士多妒庭筠者,不论其文顾以行止为訾。大抵读书人多口颊,或相党。若东汉之士与宦官分朋,固无足怪。如唐牛僧孺,李德裕,宋司马光,王安石,均为儒者,而互相排毁何耶!”遂迁庭筠翰林修撰。承安元年正月,坐赵秉文上书事,削一官,杖六十,解职。二年降授郑州防御判官。四年,起为应奉翰林文字。泰和元年,复为翰林修撰,扈从秋山,应制赋诗三十余首,上甚嘉之。明年,卒,年四十有七。上素知其贫,诏有司赙钱八十万以给丧事,求生平诗文藏之秘阁。庭筠仪观秀伟,善谈笑,外若简贵,人初不敢与接。既见,和气溢于颜间,殷勤慰藉如恐不及,少有可取,极口称道,他日虽百负不恨也。为文能通所欲言,暮年诗律深严,七言

12、长篇尤工险韵,有聚辨十卷,文集四十卷。书法学米元章,与赵沨、赵秉文俱为名家,庭筠尤善山水墨竹云。(二十四史金史)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生未期,视书识十七字 满月B临政即有声 声响C若东汉之士与宦官分朋 朋友D遂迁庭筠为翰林修撰 提拔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 而互相排毁何耶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B 其人才岂易得其皆出于此乎C 上因语及学士因击沛公于座D 起为应奉翰林文字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坐赵秉文上书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B 扈从秋山臣宜从,老不能C 他日虽百负不恨也

1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 为文能通所欲言六艺经传皆通习之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庭筠聪明有才华的一组是:七岁学诗,十一岁赋全题稍长,涿郡王修一见,期以国士王庭筠所试文,句太长应制诗三百余首,上甚嘉之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庭筠仪观秀伟,善谈笑,外若简贵A B C 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庭筠从小聪明好学善写诗,应试的文章也很有文采,章宗认为他有才华,但行文不够老练,希望他能改进。B 王庭筠在馆陶任职期间,为官清廉,但文人嫉妒他的才能,因而诬陷他,使他被免去了官职。C 章宗认为人才难得,用人不应只看他的短处,因此决定把起草诏诰的重任委任给了王庭筠。D 王庭筠外表清秀伟岸,气质高贵,待人热情诚恳、百般体贴,从不把小小的恩怨放在心上。第卷(共105分)四、(共15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王庭筠其人也。译文:_(2)既见,和气溢于颜间,殷勤慰藉如恐不及。译文:_17阅读下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1)送魏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