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历史学科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8976328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中考历史学科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8年中考历史学科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8年中考历史学科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8年中考历史学科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8年中考历史学科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年中考历史学科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中考历史学科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中考历史学科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围场县中小学教研室 王瑞国一、近三年我县文综中考的基本情况:项 目2006年2007年2008年增或减增或减全市排名07比0608比0706年07年08年参考人数492937523701及格人数379629233073及格率77.0677.8888.01+0.82+10.13113优秀人数180212031571优秀率36.5832.0542.44-4.53+10.39212平均分84.3783.8687.55-0.513.691132006年上100分人数为1279人,110分以上232人,最高分为118分。【王艳燕(镇中)白佳琪(卉原中学)】2007

2、年上100分人数为755人,上110分以上29人,上优秀人数为1203人,最高分为116分。【丁啸宇(卉原中学)杨晓艳(二中)】2008年上110分以上为192人,上优秀分以上1571人,最高分为118分。分别为徐海洋、司旭、张红旭。二、对08年历史中考试题的总体评析:1、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全面考查。 试题着眼于基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线索的考查,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准确性、灵活性。同时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运用历史观点观察思考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历史试题在仅有的17个题目中涉及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20个学习主题,71个主要知识点,宏观知识

3、覆盖面达到67%,历史如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历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巩固、思想解放的作用、当今国际形势和发展潮流、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等。如第11、12、19小题2、试卷图文并茂,创设问题情景,注重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历史试题中共选用图片图表5幅,其中教材中图片1幅、地图1幅,教材以外图片2幅,依据教材内容创设的图表1幅,从数量上明显增加,使得卷面更加鲜活。试题通过历史图片图表创设问题情境,增强了试题的直观性,将历史知识的考查置于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之中,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而充分发挥出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今年历史试题

4、的鲜明特点。14题给出建军节邮票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其历史渊源等。18题苏联经济发展,给出了苏联经济发展的表格来探究问题。31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给出了“美国麦道飞机国外零件供应地示意图”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图片,通过图片总结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原因,并找出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来考查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与问题的结合程度更加紧密,问题设计的能力指向进一步明确。 33题通过对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结果的探究及主要原因的分析来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爱国主义情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关注时政热点问题,体现了时代性所有设问均以热点材料为背景进行烘托,改革开放30周年、关注民

5、生、探月工程、西藏的建设,以及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戊戌变法、明治维新等热点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16题以“周恩来”这一历史人物为线索考查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活动的内容34题紧紧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最大热点出题4、依据历史线索或专题,注重历史学科内的综合近几年来历史试题的题目设计基本上摆脱了单纯考查某一知识点的状况,强调了知识的对比和联系。综合也基本以学科内综合为主。 13题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进行比较15题把“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放在一起考查,26题,以特定的问题角度统领多个历史事件,涵盖中外近现代史上多个事件,需要考生对其重新分析思考形成正确认识,能力考查的导向十分明确。32题更

6、是通过三则材料抽取“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与巩固”这一主线,涵盖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宪章运动等一系列历史事件,考察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方式及对世界的影响。综合性题目的大量设置,给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历史学习中常见的死记硬背现象无疑将会起到重要的矫正作用。5、考点均衡分布,兼顾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形成对考生学业水平的全面考查 历史试题在仅有的17个题目中涉及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20个学习主题,71个主要知识点,时空跨度大,涉及众多的学习主题,要求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归纳,形成明确的认识。从题型上看,选择题着眼于宏观知识覆盖面的考查,关注各个知识板块以及学习主题下的

7、考试内容分布的广度;非选择题则强调重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多个不同知识的综合运用,着重考查特定历史内容学习的深度和历史思维发展的灵活性。二者彼此呼应、相辅相成,构建出不同梯次的试题难度,形成对考生学业水平的全面考查。在历史试题的分值分配上,中国史部分占36分,世界史部分占23分,二者比例大致为3:2,基本上反映了各自在初中阶段教学中所占的实际比重。值得注意的是,非选择题4个题目分别着眼于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个学习板块,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重点考查内容的均衡分布。尤其是第32题,将较大分值的题目建立在对世界近代史知识的考查方面,打破了近几年来该部分从未出现主观性题目的状态,必将大大扭转在广大师生

8、中形成的忽视世界近代史教学的偏颇认识。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下面是从我县四个考点抽出150名考生的试卷,现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31题(6分)32题(9分)33题(12分)34题(6分)平均得分4335.768.824.56得分率71.260.565.656.5满分人数331441满分率22.880.692.728.5从以上两幅表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总的来看这四道历史客观题学生的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也说明试题的难度比较合理,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当然这也是我县扎实推进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四道题相比,32题、34题学生得分相对较低一些,这说明学生在做阅读材料题时能力还有所欠缺,特别是32题

9、和33题,满分人数比较少。经检阅学生答题试卷,分析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1)掌握知识不够准确、牢固;错别字白字现象导致失分。如权利与权力不分。有的还没有书名号标示。(2)忽视材料的作用,不能较好地联系材料回答。要么照搬材料,缺乏自己的分析;要么脱离材料,观点游离于材料之外;解答的方法和技巧未能熟练掌握;联系材料回归书本的能力和习惯欠缺。提炼、概括能力较低。(3)学生答题欠规范,答题缺乏条理性、序号化。(4)审题不清,不能紧扣设问;不能正确把握设问的指向性,对设问分析不全面。(5)语言不简练;语言组织混乱,答题概括性不强等。四、对今后历史教学的启示:(1)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对课

10、标的研读不要停留在浅层次上,要注意挖掘隐性知识。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准,而不是某一版本的教材。为了强化这一认识,今年试题直接选用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作为11题、12题的题干或备选项。31题中涉及到的“在这一趋势中,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等知识点都是课程标准要求的,而在四个版本的教材中没有充分体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应及时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实际上这也是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2)注意构建主题式的知识体系。今年的试题加大了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力度,就是引导广大师生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即把学习方法的教学提上日程来,改变那些满堂灌

11、、死记硬背以及搞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除了课程标准提及的学习主题外,在复习阶段应该变换视野和角度,自主创新,提炼出新的主题,加强知识的迁移整合。(3)教学中要关注新观点和新观念历史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课程资源相当丰富,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在教学中,除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外,还要适当关注史学界和历史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把其中公认的主流观点,作为教学参考,从而适时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如已被广泛采用的文明史、全球化、近代化、文化史等,同时摒弃那些已经过时的观点、观念。(4)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开卷考试下,文综试题越来越富于开放性,势必要不断引入新的材料,构建新

12、的问题情景,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材料解析等试题中,许多学生就是由于不会从所给材料中准确读取有效的信息,白白地丢了分。这无疑提醒我们,历史教学不单是教会学生历史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历史知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将学习的一般规律与学生自身的兴趣特长融合起来,探索出符合自身需要的学习习惯与方法。(5)处理好记忆、理解、运用的关系识记重要的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之一,学科能力的养成必须建立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否则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想象不需记忆重要知识就能回答好历史问题。闭卷考试必须记忆重要历史知识,就是开卷考试也必须记忆重要

13、的历史知识,因为虽然在开卷考试形势下可以翻阅图书资料,但却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利用。在开卷考试情况下,由于按历史发展顺序提供的现成试题答案不多,更多的试题是对知识的整合,迁移形成的新问题。答好此类问题必须对重要的历史知识加深理解,才能在新的情境下解决新问题。这就是识记,理解和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识记是基础,理解是关键,运用是目的。(6)掌握主干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体系要把握好教材中的学习主题和学习课程标准。学习主题和学习标准是一本书的纲要,是浓缩了的重点知识,许多内容其本身就是试题的要点和答案;反映教材的核心内容和因果关系,构成了学科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其可以快捷的检索到问题要求的内容;

14、在开卷考试情况下,设问的知识点往往跨度很大,概括性强,通过对其检索可以很快找到答案。掌握目录也是将书读薄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对“目录”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和考试应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录又是逻辑化、条理化、高度概括的知识,通过对目录的检索,可以快速查阅所须的内容。对“目录”的理解和掌握及在学习和考试中的应用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又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在综合复习阶段,各种练习题量大、内容多,然而必须回归教材,千万不要“灯下黑”。要做到强干弱支,可找出不同版本的教材加以对照,从中挖出教材中的主干知识。例如:考察的一部世界史主要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而国际共运、民族解放运动等是由此派生出来的,所以

15、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是重点。而国际共运、民解等内容便是非重点,一般的大题也是出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上(包括国际关系),对于非重点的内容考察核心知识,一般内容不做考察重点。(7)要加强学生多向思维的拓展能力训练。平时多侧重对问题的探究,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开卷考试具有答案不惟一的特点,所以老师无论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中考复习指导中,都要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要选取典型案例和材料,通过各种题型设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寻找答案的切入点、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比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侧重于对结论的归纳,日常应该多注重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的训练,以及规律性的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