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从清明节看孝文化【特选借鉴】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78974563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从清明节看孝文化【特选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从清明节看孝文化【特选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从清明节看孝文化【特选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从清明节看孝文化【特选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从清明节看孝文化【特选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从清明节看孝文化【特选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从清明节看孝文化【特选借鉴】(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节日的伦理分析-从清明节看中国的孝文化摘要:早在先古时,清明节就已成为一个家庭祭祀和扫墓的重要日子,时至今日,清明节在民众生活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究其根本在于清明节的扫墓祭祖、祭奠先人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厚的祖先崇拜、孝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中华文化讲究慎终追远的孝文化精神在清明节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这就是清明节的强大生命力所在。关键词:清明节 祖先崇拜 孝文化正文: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来安排农事活动。清明气温升高,是种植庄稼的最好时节,于是就有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

2、,莫过清明”的说法。可见,清明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农民可以根据这个节气制定自己的种植计划。一、简述清明1、清明节的起源清明节起源很早,大概在我国的周朝时期就出现了,但是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清明在唐宋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在清明节前的一个寒食节,是祭祀鬼神的节日,它们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但是由于时间上比较接近,在民间慢慢地就二合为一,于是就出现了清明具有寒食扫墓的习俗。清明是从寒食发展而来,关于寒食节的来源有一段悲壮的历史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

3、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重耳流亡期间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承诺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却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才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而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绵山。晋文公便让人上山搜索,

4、许久仍未找到。于是,有人出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会走出来的。晋文公于是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仍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便安葬遗体,此时却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放有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便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5、”,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介子推的忌日,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是为寒食节。2、清明节的祭祖习俗清明节又叫鬼节,故而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最为重要节日活动。古人清明节祭祖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家祭,即在家里设供或在祠堂太庙祭祖;一种为墓祭,即去坟茔墓地祭祀祖先。 大多数人)www.xx-$-a47在清明这一天都会选择上坟祭祖。墓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除草、填土和挂纸。因为中华先民把墓地看成是死者生活的场所,墓穴相当于房屋,除杂草,填新土,等于是对死者房屋的修缮;挂纸则象征子孙一年一度为他们的居处所添的新瓦。挂纸又称“压钱”,即“以纸钱置坟头”。到了清明节,凡是墓头有墓

6、纸的,就表示这座坟有子孙来祭扫。反之,就是无人祭拜的孤坟。“挂纸”后,还要准备简单的供品来祭墓,烧纸钱,这样才算完成了“挂纸”的仪式。有条件的人家,清明时还会修坟立碑。清顾禄清嘉录记载说:“土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间有婿拜外父母墓者。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道远则泛舟具馔以往,近则提壶担盒而出。挑新土、烧楮(ch)钱、祭山神、奠墓邻:皆向来之旧俗也。”)www.xx-$-a47)www.xx-$-a47如今,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然盛行,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已逐渐简化。通常,人们在扫墓当天,子孙们会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的普及

7、,人们前往骨灰存放场所(殡仪馆、公墓或骨灰堂)拜祭先人的方式也逐渐取代了扫墓的习俗。但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等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清明扫墓特别注重礼节。)www.xx-$-a47)www.xx-$-a47)www.xx-$-a47)www.xx-$-a47 (1)选花。一般来说,白色的花表示哀悼,白菊花、白百合、马蹄莲等较合适。黄色的花也能表示哀挽,其中黄菊花的使用最为普遍。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要用带有浓郁香气和鲜艳颜色的花,以免给人以不尊重逝者的印象。)www.xx-$-a47)www.xx-$-a47 (2)祭

8、品。广东传统的祭品有烧金猪,甘蔗、苹果等水果,纸钱元宝,发糕面点等。)www.xx-$-a47)www.xx-$-a47 (3)穿着。宜庄重肃穆,衣着整齐,忌穿大红大紫,素服为佳,以表示对先人的哀思和尊重。 (4)文明祭奠,在墓地不要大声喧哗、嬉笑怒骂,乱跑乱碰。)www.xx-$-a47)www.xx-$-a47自觉抵制和摒弃焚烧丧葬祭祀用品、封建迷信等陋习。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并带走垃圾。)www.xx-$-a47)www.xx-$-a47 (5)不宜在清明探视朋友亲人,也不宜请朋友陪同去扫墓。请客聚餐宜选在外面。)www.xx-$-a47祭祖扫墓不仅仅变现在对亲人的怀念和

9、敬仰,还可以拉近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加强团结,使家庭内部更加和谐的相处。3、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儒学强调“报本反始”、“尊祖敬宗”,对祖先始终怀有崇敬感念之情,这便是中国人说讲的孝,而祖先崇拜正是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孝有不同的方向和表现。它包括对于活着的有血缘关系的长辈的孝养,也包括培育儿女以确保家族血脉的延续的义务,还包括对于自己生命的珍惜,即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除此以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祖宗崇拜,是对于列祖列宗的祭祀活动。与清明节扫墓文化关系最深的便是这祖先崇拜。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很多民族都会把自己的祖先作为神灵加以崇拜。但是,中国文化在从殷商到西周时期内发

10、生的变革,给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涂上了一层独特的文化色调,历史上,西周最早只是殷商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小国。但是,公关前11世纪,武王伐纣,殷商帝国轰然倒下。目睹这一历史的变革过程,西周王朝早期的统治者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到了殷商王朝,是什么力量使西周王朝得以建立?他们从这次历史变革中总结出了“天命思想”。即在人间帝王之上,存在着“天”的力量。天不会永远保佑哪一个人或哪一姓人,而是保佑有德的人。“失德”即失天下。有德无德的判断标准在于被统治的“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思是,老百姓的眼睛就是“天”的眼睛,老百姓的耳朵就是“天”的耳朵。这就是中国古代思想中最闪亮的民本思想。从民本思

11、想出发西周统治者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宗法制度。这一制度强调家族血缘的联系,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和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亲疏等级体制,并把这一制度扩大到国家的统治层面,通过礼和乐的教化作用来影响民众。这一切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其他儒家学者那里,就形成了一套重视亲亲之道,以孝悌为本的儒家正统思想。祖先是宗族血缘的起点,也是冥冥中影响一族人的生育之繁盛的神秘力量。古人认为,家丁繁盛,是“祖上有功”的表现。古人言:“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日报功,二日修先。报功以勉励,修先以崇恩。”“报功”即想祖先汇报所得到的成绩,包括这一年的收获、子女的婚姻、家族的繁衍等;“修先”即对先人表达敬意,因为在古人看来,人世间的

12、子孙后代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都是祖先庇佑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对共同的祖先进行仪式崇拜,既能加深同族人之间的认同感,又能增强一族人的内在凝聚力。中国古代没有西方的神式宗教,也没有西洋式的纯粹的宗教精神,但这并不代表古代人不存在着对宗教精神的需要。实际上,祖先崇拜恰恰就是中国人的宗教式精神。从古至今,孝始终是中国社会开展一切人际关系的起点,是中国社会伦理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精神基础。它不仅体现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与艺术、风俗等各个方面,更体现祖先崇拜的宗教式活动中。二、中国传统孝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节日序列中,清明节占有重要地位。那么,清明节为什么在今天的节日体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

13、位?究其原因,在于清明节扫墓活动的精神核心是中国传统的孝文化。那么何谓“孝”?从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出发,孝被认为是血缘关系内晚辈对长辈的敬仰,遵从,和侍奉。这种伦理关系的主要方面是地位低者年纪轻者对地位高者,年长者由下至上,由卑致尊。但宗法的伦理关系的双向互动性决定了孝所体现的伦理关系绝非单一的,一维的,如果说“孝”是宗法关系内的人伦关系,那么“忠”则是这一规范在君臣关系的一种扩散与推演,“孝”与“忠”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的人伦关系。1、中国孝文化产生的根源及其历史际遇孝意识的人性化特征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形成时期,在向前则是原始社会。人类在原始社会的初期及至中期处于母系氏族

14、公社时代,在当时 “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于是,开始有了指向母亲的蒙昧的爱亲之意;随着父权时代的到来,血缘关系开始明朗化,加之私有制的产生,子女可以从父母那里直接继承财产。为了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生育抚养之情,便产生了“追孝”、“享孝”、“孝祀”的观念。西周时期孝开始兴起。这时孝主要是用来维护奴隶社会的贵族宗法制度,以宗族的祖先祭祀主要形式。因为此时的孝道主要内容是与贵族宗族相适应的宗德,祭祀的权利主要为周天子、诸侯和宗子所垄断,所以相关的“追孝”、“享孝”、“孝祀”观念并未得到普及。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贵族宗族的瓦解,在百家争鸣的影响下,孝得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孝由宗族伦理走向家庭伦理,成为家庭

15、调节父子关系的重要手段。汉代时期,孝文化开始大方光彩,并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此时孝的观念和忠的思想相关,因为在社会实践层面,孝的思想观念非常易于外化为忠的思想观念,即古人所讲的“移孝于忠”。统治者实行“以孝治天下”采取“孝悌力田”科和“举孝廉”的政治制度,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大力表彰和推选孝道教化。魏晋时期,战乱频繁、朝代更替不断,君王们背叛了自己的主子,做了主子后却又需要臣民对自己的忠诚。羞于言忠,统治者便倡导孝,以孝求忠,“求忠臣必于孝子”、“资于事父以事君”,在一个家庭生活中能够贯穿孝道作为生活原则的人,在国家政治层面通常也能够贯穿忠君不二的节操。于是这个时期的史书上,开始出现了“孝友”、“孝义”、“孝感”、“孝行”等标目的类传,上演了一幕幕孝行异化的丑剧:如割骨疗亲、埋儿奉母、尝粪救父等。宋代,朱熹等人认为“孝为立身之本,立国之根”,进一步将孝提升到社会意识的高度。统治者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