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管理]某某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lmm985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78929578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63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管理]某某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lmm985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旅游行业管理]某某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lmm985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旅游行业管理]某某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lmm985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旅游行业管理]某某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lmm985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旅游行业管理]某某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lmm985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管理]某某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lmm98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管理]某某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lmm985(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行业管理某某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lmm985(4)发展观光旅游、专项旅游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会议旅游并重,以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为主。(5)观念更新、体制改革与招商引资并重,以招商引资为主,即通过招商引资来全面推进观念、体制、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6)发展速度与质量并重,以质量为主,即以注重整体有序协调、提高品位、树立品牌、提高旅游者人均消费为主。1.6规划方法与技术为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规划在技术上采用以下方法:(1)实地考察、调查和访谈:包括实地对游客和当地居民、资深旅游从业人员访谈等方法,参照旅游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旅游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力求数据来源可靠,分

2、析方法得当,分析结果科学实用。(2)产业结构研究:研究婺源旅游产品并分析产品中的缺陷,以确定发展的方向和开发建设的重点。(3)利益相关者分析:本规划通过对旅游业发展中的相关利益群体进行分析,即明确旅游业中的相关人群(利益相关者,如经营者、当地居民、游客),研究他们的行为、决策过程和相互关系。通过利益分析,设计旅游产品和服务设施,完善旅游产业结构,提高婺源旅游业市场份额,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和民众效益,推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把婺源建设成一流旅游区。(4)系统动力学方法: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分析目前婺源旅游存在的问题,实行模拟论证,确定旅游长期发展的思路。(5)投入产出方法:对旅游业开发的成本

3、与收益进行整体分析,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目的有三:优化资源配置,达到理想效益,有利招商引资。(6)品牌要素分析方法:以旅游需求和供给为基础,从统筹发展、合理布局、突出主体线路、注重差异产品和完善接待服务设施角度培育婺源旅游品牌的要素支撑系统,即在一般的产品和服务之上,推出重点、提升亮点、打造精品,深化主题内涵,凸现品牌形象。通过以上方法,找出婺源旅游业发展的内部规律并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消除婺源旅游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找到长期有效、并可操作的规划思路和发展路径。1.7规划结构本规划的主要结构如下图所示:人力资源开发产品组合与线路设计旅游客源市场西线江湾服务区图1-1婺源县旅游产业发

4、展总体规划的结构第二章 区域状况江西省地处我国中部,位于长江之南。婺源位于赣东北,与皖、浙两省交界,是山区县。县域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54公里,呈椭圆形。县城设在紫阳镇。婺源凭借本土浓绿山水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打出了“绿色婺源”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八方游客。婺源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婺源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1自然条件2.1.1地貌婺源县属丘陵区,地形上呈“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特征。山地占总面积的83.09%,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群山屏立,西南丘陵绵亘。北区山峰似太师椅背,向东西延伸,环抱村落或田园。全县山水相间,林木葳蕤,群山葱茏,清溪纵横,飞泉跌宕,全县境内满目皆是“

5、山作碧玉簪,水如青罗带”的秀美景色。2.1.2气候婺源县为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年均温度17.9。春、秋短,冬、夏长,季节特征明显。日照较短,雾日较多,年无霜期250天左右。2.1.3水系婺源县河流属饶河水系,为乐安河上游,河流总长度516.4公里,流域面积2,622平方公里。星江水系贯穿全境,星江河全长66.5公里,由古坦水、段莘水汇合起始,蜿蜒顺流至县域之南。星江河支流众多,各支流长度2070公里不等,天然落差最高的达853米(古坦水)。其中,有的形成大型水库(如段莘水库、清华水库),湖宽水秀、流势多姿。2.1.4生物资源和植被婺源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溪涧纵横、地形复杂,形成

6、了多种生态环境,为众多的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条件。全县活立木蓄积量86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先后建立自然生态、珍稀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等各类自然保护区190个,已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有3000余株。全县草木植物5000多种。这里既保存了楠木、银杏、红豆杉、黄山松等古老而珍贵的植物种类,又生长着以杉木、马尾松、毛竹和硬阔叶树为主的用材林以及茶叶、油茶和油桐等经济林。丰富的森林植被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孕育和栖息着珍禽异兽数十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就有20多种,如黑麂、云豹、白颈长尾雉、白鹇鸟等等。黄喉噪鹛为世界濒危珍稀鸟类,华南虎踪迹也曾被发现过。鸳鸯湖是世界最大的鸳鸯栖息地。2.2社会状况2

7、.2.1行政区域变迁婺源古属“吴楚分源”之地。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建县,以婺州水之源因名婺源,县治初设于清华,后迁于紫阳。元朝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县改为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州复为县。曾隶安徽新安郡(后称徽州),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民国23年(公元1934年)划至江西,民国36年(公元1947年)划归安徽,1949年5月又划隶江西。现属江西省上饶市。建县至今已有1265年。县辖20个乡(镇),173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2.2.2人口与民族婺源古称山越之地,4000多年前就有居民劳动生息。唐末连年战争,北方人口南迁,这里成为避难或隐居的“世外桃源”。据史书记载,

8、北宋全县14614户,31341人。宋、元、明间,人口时增时减。“康乾盛世”是中国人口大幅增长时期,至清乾隆十六年,婺源有42,853户,142,190人。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统计,人口增至154,061人。据2001年统计数据,全县总人口33.39万人。其中,汉族占99.9%以上。本县人口主要聚居在河谷地带及溪流沿岸。丘陵地区人口较多,山区人口较少。由于山多田少,外出经商谋生成为习俗。“大抵徽俗,人十之三在邑,十之七在天下”。可见,不论古代近代,或解放前后,乃至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在本县的实际人口应低于统计人口,婺源县有着相当宽裕的生态空间。2.3经济发展2.3.1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婺源

9、虽地处华东,但与长三角发达经济区的链接滞缓。传统农业色彩浓厚,工业颇为薄弱,长久以来,经济实力不强。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婺源,为婺源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在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旅游大县,经济强县,文化名县”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发展生态经济,壮大三大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文化与生态旅游业),优先发展文化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思路。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7亿元,增长14.8%;财政总收入1.07亿元,增长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6亿元,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婺源县响应上饶市委“调头向东,对接长珠闽”的战略取向,向开

10、放型经济转型。为实现这一目标,婺源加快了内引外联、招商引资的步伐,并取得十分显著的业绩。全县累计签订并实施项目145个,其中内资项目144个,合同引资10.6亿元,外资项目1个,合同引资180万美元,实际进资178万美元。完成外贸自营出口220万美元,增长83%。2.3.2旅游经济起先导作用近几年来,婺源以文化与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03年初确定的“办好一个节,建好两个园,启动两条路,打造一座文化名城,实施三大举措”,是一条以旅游业带动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正确创新思路。2003年9月26日10月6日,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婺源国际旅游文化节”,共接待游客20.47万人次,门票收入达

11、159.83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00万元,是婺源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2003年尽管受到“非典”冲击,全年接待游客138.04万人次,同比增长46%,门票收入1408.4万元,同比增长114%,旅游综合收入达1.87亿元,同比增长89.9%。同时,全县共接待海外游客3920人,比上一年增长53.7%。旅游业在带动全县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先导作用,成为龙头产业。2.3.3交通通讯县内交通设施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目前尚无国道、铁路和机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状况已有极大的改善,以县城紫阳镇为中枢的交通格局初步形成,省内外三大入境公路已畅达通行。婺源东距浙江衢州150公里,南距上饶

12、150公里,西距景德镇80公里,北距安徽黄山120公里,现只需23小时车程。县乡公路“双百”改造(路基改造、路面硬化各100公里)目标已经实现,县内三大旅游主干线通畅无阻。景婺常、景婺黄两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已经启动。城乡固定电话3.7万部,小灵通用户5300余户,移动通信在乡乡通的基础上,基本上实现了对主要公路沿线及景区景点的覆盖。2.4文化概况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享有“书乡”美誉。从宋至清,全县出过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留下3100多部著作,其中有172部入选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朱熹是婺源文化的杰出代表。婺源文化浸润着朱熹创建的理学精神,并在这种精神孕育下

13、,名仕俊才承传不绝。近代的铁路工程先驱詹天佑、医学圣手程门雪、现代小说名家金庸等都是婺源人士或后裔,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来婺源视察,也有着他与婺源的一份乡土渊源。时至今日,婺源的人才中仍以教授、专家和学者居多,一门四教授、三代九英才、科学家三昆仲、程门双杰,皆为婺源乡里佳话。婺源古村落数量众多,历史文化积淀厚重而丰富,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与其他地域古村落相比,婺源古村落具有典型的徽派特色,它们所体现出的中华礼仪文化和江南山区聚落景观,价值很高。以古村落为载体,其宗祠、官邸、豪宅、民居,都是国家的文化瑰宝。婺源博物馆虽是县级馆,但典藏文物之多、之精,全国县级区域第一,故有中国县级第一博物馆之称。

14、婺源民风民俗、地方艺术都有浓重地方色彩和徽州风情。茶艺、傩舞、地戏、舞灯、抬阁、徽调,雅俗共赏,洋溢着传统文化的欢乐和山乡民风的情趣,荷包红鲤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及大量土特产、农副产品,更是享誉中外。第三章旅游资源评价3.1旅游资源概述3.1.1自然性旅游资源(1) 生物旅游资源婺源境内群山逶迤,峰峦叠嶂,山川秀美,景色瑰丽。全县面积294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2%。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小区188个。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青山浓绿,溪流清澈,珍贵动植物遍布山野。其中云豹、黑熊、黑鹿、猕猴、灵猫、鹗、白鹇、白颈长尾雉、黄喉噪鹛等国家一、二级

15、保护动物达20多种。每逢越冬,成千对鸳鸯在鸳鸯湖嬉水栖息,为世界之最。婺源林木繁多,现存活的古树众多,树龄在300年以上者达200多棵,800年以上的有32棵,所谓“千重古木满岩隈”、“峰峦三省聚青芳”。婺源民间素有种植、保护珍贵树木点缀村景的习俗,因此婆娑多姿的名树,成片耸立村前村后和村河两岸。更令人叫绝的是位于黄山至婺源公路旁的一处兵营林,古木森森,虬劲盘错,苍茫深幽,一派奇幻之韵。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的有利条件。婺源是江西打出的“绿色旅游”著名品牌,是国家旅游局批准的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和3A级旅游区。婺源开辟的生态观光旅游线路,吸引着全国游人的

16、目光。(2) 山水景观资源婺源的山水自具一格。婺源境域八分半是山地,万山连绵,千峰起伏,座座山峰藏奇纳秀,令人神往。雄踞于婺源县北的大鄣山,主峰擂鼓峰海拔1630米,如利剑插云,气势磅礴。大鄣山脉纵横百里,岩峣峥嵘,山上云雾蒸腾,登山犹如乘白云入仙境。石耳山遍布危岩怪石,奇花异草。高湖山,湖光峰影,天水一色。凤游山是婺源与景德镇的界山,相传有凤凰在此翱翔,万里晴空,可远眺鄱阳湖的望湖石。婺源之山,不但多名山奇峰,又颇具人文内涵。浙岭是春秋时吴楚划疆之地,九老芙蓉山因有朱熹四世祖朱惟甫妻程氏之墓,百代经师朱熹文公从此名勒此山,为后代人供奉敬祀。婺源的山整体海拔不高,既有峻山,又有漫坡起伏的秀山;既可开展登山、观光等旅游,又可在山林谷畔开展野炊、烧烤、狩猎、垂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