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管理]我国医药行业参考讲义汇集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78928507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X 页数:223 大小:55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行业管理]我国医药行业参考讲义汇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23页
[医疗行业管理]我国医药行业参考讲义汇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23页
[医疗行业管理]我国医药行业参考讲义汇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23页
[医疗行业管理]我国医药行业参考讲义汇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23页
[医疗行业管理]我国医药行业参考讲义汇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行业管理]我国医药行业参考讲义汇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行业管理]我国医药行业参考讲义汇集(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行业管理我国医药行业参考讲义汇集原料血浆不足之困待解3浙江临安医改路径调查浙江临安医改路径调查6肝素钠出口波动真相82008医改深化:医药类上市公司谁是受益者?11【银屑病市场分析】14【Humira有望后来居上】14【我国银屑病用药市场三分天下】14【新药将带动银屑病市场的发展】15【银屑病用药市场谁主沉浮】17【2006年中国医药商业百强名单】19【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相关信息】24宏观环境24【2008中国原料药:“双高”影响居高不下】24【原料药产量存在过剩危险国家调控不可避免】26【化学原料药迎来发展机遇重点公司推荐】27青霉素、青霉素工业盐29【青霉素工业盐价格接近最低行业发展陷

2、入低谷】29【青霉素工业盐价格快速回落】30【由于库存加大青霉素工业盐价格将继续走低】31【青霉素价格飙涨市场重迎黄金期】32【青霉素工业盐价格离底不远原因在哪里?】33【价格跌近历史最低青霉素工业盐陷入低谷】33【青霉素工业盐产业资本进出频繁价格暴涨暴跌】34【国内青霉素工业盐价格回落印企业复产后再停产】37【青霉素工业盐周期性跌涨呼唤理性市场】38【青霉素工业盐告别辉煌跌近3年来历史最低】39【青霉素工业盐未来3年发展分析】40【市场供应量得到满足青霉素工业盐价格有所降低】42【青霉素工业盐价格离底不远原因在哪里?】43【2008如何保证青霉素工业盐价格的平稳走势44【青霉素工业盐陷入周期

3、性涨跌怪圈】46【青霉素工业盐市场发展启示录】476-APA、7-ADCA49【国内抗生素市场五变化】49【药企争相整合资源抗生素上游领域备受青睐】51【联邦制药打响了欧洲市场】53【原料药涨价抗生素和维生素涨有所依】53【世界最大半合成抗生素项目在鲁南投产】55【医疗用酶将成为国际医药市场的新增长亮点】55医药和物流发展57【医药改革聚焦“”:卫生改革的四件大事】57【热议医药卫生:医改方向明晰细节决定成败】58【卫生部长陈竺谈医疗改革:准备再挨社会二十年批评】60【2010年医改投入增至4000亿】61【陈竺评述医改方案:指导性的大方向是对的】62【高强:大医院改革不实行收支两条线】64【

4、高强首次透露新医改细节,“药不补医”亏损由政府补】64【医改财政823亿元大盘子初显】67【医改方案征求意见】69【陈竺:首次确认医改首补,三级医改方案非一刀切】70【医药卫生:药监局公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细节】70【医改需理性对待对其期望值不应过高】71【高强再透医改消息大医院不实行“收支两条线”】71【卫生部部长陈竺:医改补贴既补患者也补医院】72【中国开始08新一轮医改四省区试行公立医院改革】72【部分公立医院将在医改中搞股份制改革】74【医改方案细节首次透露公益医院不再“以药补医”】74【新医改方案今年开始试点部分医院可先行改制】77【高强:大医院融资要控制医改将出人才培养配套文件】78

5、【中国考虑建设基本医疗体系】79【突破传统配送体系瓶颈医药物流如何走】80【现代化的医药物流配送-记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现代物流配送中心】81【USP在华设立分支机构中国原料药出口将获便利】83【中国制订修订流通领域300项重要标准】84【医药商业协会秘书长:发展物流配送中心不能一哄而上】85【第三方物流可能成为医药流通企业的终结者】85【医药物流最实用的就是最好的】86【医药行业发展环境变化大医药物流如何走】88【医药物流掘金好机会】88【医药物流发展需理性】89【医药物流怎么了?】90【医药物流投资潮涌】92【促进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93【医药第三方物流的期待与困惑】96【我国医药

6、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98【整体提升医药供应链效率】100【供应链竞争,医药营销关键词】101【医药分开催生新供应链】103【供应链的分量决定医药销售企业的未来】105【供应链主导权之争医院如何掌控供应链】108汶川地震对医药行业的影响111【灾后重建对医药行业的影响】111【汶川地震,医药颤动】112【川渝当地医药上市企业受地震影响程度不同】113【地震后药材市场川产中药材行情简析】114【华立药业:受汶川地震影响的说明】115【中汇医药:地震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不大】115【桐君阁:关于汶川地震对公司影响的说明公告】115【维奥医药:成都厂房曾短暂停工,未对经营带来影响】115【华邦

7、制药生产经营未受地震影响】115原料血浆不足之困待解【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救命药“八因子”生产缺乏的原因:生产企业数量少、国家限价、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等。对于困局,企业人士以及国家行业监管人士提出自己的看法。血液制品告急现象全国普遍存在。去年以来,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采取积极措施缓解血液制品紧缺的问题,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从生产源头上看,原料血浆供应不足的问题却难以在短期内得到缓解。自2006年始,特别是2007年,原料血浆严重紧缺,一些血液制品供不应求,许多患者只能在无奈中等待。原料血浆不足之困,期待破解“救命药”一支难求从非赢利性血友病人组织“中国血友之家”了解到,2004年世界血友病联盟的全球

8、性调查显示,按照人均最低收入国家人均“八因子”的消费量为0.08国际单位计算,我国一年至少需要1亿单位的“八因子”才能满足最低需求。而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凝血因子产量根本不能满足这一最低需求。从有关方面了解到,2007年我国凝血因子市场缺口约为5000万国际单位。由于全国范围“八因子”缺货,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北京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都不得不给患者使用冰冻血浆、原料血浆分离出的冷沉淀来代替,但是这些代替品无论止血时间、治疗效果、安全性等都不能同“八因子”相比。血液制品紧俏源于原料紧缺为什么会出现血液制品一支难求的现象?负责起草人纤维蛋白原标准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所长王憬惺认为,原因是

9、生产企业较少及利润空间小。“人纤维蛋白原市场紧缺,主要问题就两个方面,一是生产企业较少,二是没有很高的利润。国内有资格生产的企业仅三四家,总产量不高。另外,由于人纤维蛋白原不像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那样用量大,一个企业花很大的力气,一年可能做几批,利润很少。企业都是以利益为主的,价格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比较大,目前该产品的市场价格对企业没有吸引力。”王憬惺说。据悉,“八因子”比人纤维蛋白原还要紧俏,一些血友病患者只能在无奈中等待。我国有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4家血液制品企业有“冻干人凝血因子”生产文号,其中前3家在生产

10、。2007年11月,拜耳公司的药物“拜科奇”(基因重组人凝血因子)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在中国上市。上海莱士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一边是国家对该类药品施行最高限价,一边是原料血浆采集成本在不断提高,使生产该类药品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比起以前,生产八因子、人血白蛋白等药品的利润空间低多了。医院自己拿15%不变,产品定价也不变,而生产成本却一直在增长,企业利润越来越少,导致生产积极性降低。”而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原料血浆的供应不足是主因。“浆源不足,我们也难为无米之炊。”这是全国3家“八因子”生产厂家的一致解释。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了解到,2006年以前,上海莱士公司每年采集原料血浆350吨

11、400吨,每年共生产3500万4000万国际单位的“八因子”;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每年采集原料血浆600吨,每年共生产6000万国际单位的“八因子”;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每年采集原料血浆100吨,每年共生产1000万国际单位的“八因子”。基本能够满足血友病人的预防和治疗。但是由于2007年原料血浆严重不足,阻碍了“八因子”的生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2006年,我国的原料血浆同比下降50%;与2006年相比,2007年原料血浆的供应又下降了50%多,“八因子”生产下降幅度约为30%。去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关于“八因子”、人血白蛋白等血

12、液制品紧缺的问题,从生产源头上说,是原料血浆供应不足造成的,这一问题在短期内难以缓解。而且,无米之炊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据上海莱士公司的一份材料统计显示,2007年,该公司血浆投浆量骤减50%。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原来一次给长期合作的医院的供应量约为200瓶,但现在已经减少到2050瓶了。有的医院必须要出示病危、病重证明文件才能拿到药,因为该药目前的情况是救命而不救急。”同样,华兰生物公司也遭遇了无米下炊的局面,2007年生产用原料血浆采集不足2004年的一半,因此产品供应急剧减少。血浆供应为什么会逐年减少呢?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血浆采集的管理。200

13、4年5月,国家开始大力整顿单采血浆站,将全国156家单采血浆站关停了36家。自那以后,原料血浆供应在逐年减少。此外,由于观念、认识上的原因,一些人对献血浆并不十分了解,这也造成浆源数量的不足。丰富血浆来源建立科学调配机制为缓解“八因子”紧缺问题,去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采取紧急措施快速审批拜耳公司基因重组“八因子”,同时,要求境内有凝血酶类药品批准文号的企业优先生产凝血酶类产品。去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通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开展价拨生产“八因子”制剂半成品冷沉淀的试点工作,从尚未生产“八因子”制剂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调集原料血浆分离出的冷沉淀,集中到具有“八因子”制剂生产批

14、准文号的企业进行生产。卫生部门也紧急调配血浆供应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用于生产凝血酶类产品。但同时,两部门都公开表示,目前的措施只能暂时缓解紧俏现状,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血液制品面临的短缺困局。如何解决原料血浆紧缺的难题,确保“救命药”市场供应,满足群众用药需求?业内人士认为,要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鼓励群众积极献血或献血浆。王憬惺教授认为,国家适时出台政策很重要。他说,人血纤维蛋白原出现短缺是市场与计划的矛盾,作为一种救命药还是需要有计划指令性,政府应该在加强计划产量的同时,提高对该种产品的扶持力度。国家发改委虽提高了最高限价,但从目前的市场反应看,力度还不够,所以,国家需要在价格上作进一步

15、的扶持,以鼓励人血纤维蛋白原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为此,电话采访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该司明确表示,在制定关于药品价格政策方面,供过于求的仿制药价格将继续实行抑制性价格政策,而紧俏药品适当提升价格。王憬惺教授说,目前来看,价格杠杆是较为有效的调控手段,只有提升紧俏血液制品生产的利润空间,才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北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和单位的业内人士表示,一些生产企业的产品批文到期,也是某些血液制品现阶段市场供应出现“青黄不接”的原因之一。他希望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缩短紧缺血液制品报批和换发批文审批时限。“应让献血浆像献血一样普及。”长期从事人血浆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分析、保存等技术研究工作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负责人肖小璞说。据她介绍,采集血浆不同于义务献血,只有单采血浆站才能采集。“八因子”等血液制品的全国性紧缺可以视作国家规范单采血浆站的滞后效应。因此,要治本还是要想办法增加原料血浆的量、丰富血浆来源,可以把献血浆与献血一样普及开来,让血液制品生产原料得到保障,从而让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企业把自己丰厚的利润分一些出来用于原料涨价,从而维持市场平衡,应该是不过分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