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平易作文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78718134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读促写平易作文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以读促写平易作文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以读促写平易作文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以读促写平易作文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以读促写平易作文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读促写平易作文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读促写平易作文的探索与实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读促写 平易作文的探索与实践(一)浙江省缙云县水南小学 樊丽恋浙江省缙云县水南小学 徐旭丽 摘要本课题研究立足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以行动研究为主,探索适应农村学校实际的“读写结合”的途径和方法。通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在如何选择、理解、运用、深化写作训练点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是农村小学开展“以读促写 平易作文”的又一范例。 关键词 写作训练点 选择 理解 运用 深化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1、由于农村小学教师任教科目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为了完成每天的工作搞的身心疲惫,客观上造成缺乏作文教学的研究。现实中的作文指导,教学作文受“代圣人立言”的影响极深,为儿童作文规定了这样或那样

2、的框框,如,中心明确、前后照应、详略得当,等等。采取“庖丁解牛”式的操练,让儿童往成人设定的“作文框框”里钻。2、在作文教学观念和方法模式上:如强调苦学苦练、强行灌输;盛行机械的模仿范文,背诵现成文章和老师出提纲,学生填写内容;多数老师用教语文阅读的方式来教作文等等。3、在具体的作文训练中,出现了教师人为地拔高习作目标、片面追求习作数量等现象。“立意要高,要有意义”“构思要巧妙,描述要精美,辞藻要华丽,要讲究修辞的运用” 要求学生孤立地摘记佳词妙句,大谈所谓写作技巧,强化模式训练等。4、作文教学只有字词句章;而没有字词句章中蕴含的情感灵性;只有篇章技巧的训练,而没有训练中人的精神和能力,不是人

3、去训练,而是去训练人;只注重结果,注重效率,而没有过程,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儿童已有经验及其需求;只有教室,以及教室中那本薄薄的被称为“神圣”的教材,而没有“田野”,没有生活,没有蓝天碧水,于是孩子再也不知道野蔷薇是什么,蜜蜂的家在哪里。 正是上述的“目标过高”、“操作过难”、“形式过死”的作文教学问题使得农村小学生远作文、厌作文、甚至怕作文,更难以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境界。而语文阅读的材料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都是匠心独运,上课形式相对灵活多样,学生感情容易投入,于是较之作文课更爱阅读。因此可以从最根本的阅读教学入手,引导学生在阅读课

4、中进行作文练笔,以读促写,让作文变得更加平易。1、在阅读材料中,往往有具体的场合、景象和境地,通过教学营造了情感的氛围,使学生如置身其中,会产生相应的体验,情动而辞发,激发了写作动机和兴趣,作文就显得亲切了。2、在阅读教学中,范文能示范性地把文章的结构格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形象地告诉学生怎样习作。学生从范文中不但可以学习到语言和表达方式,还可以学到范文中观察事物、 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规律,而这些知识要是在作文课中直接讲解,易引起学生的厌倦,而通过学习范文,学生能自然领悟写作手法,此时作文,等于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手法,趁热打铁,减少了作文的困难度。3、可以借鉴文章的材料

5、、词句,文章的材料使学生举一反三,文章的词句准确、新鲜,学生正想试用,这样通过读写结合,解决了学生无米之炊的问题,作文就容易了。4、读写结合中的习作训练,常以练笔的形式悄然出现,它范围小,篇幅短,减缓了作文坡度,当堂完成,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消除了学生心理上对“作文”的畏惧感,学生更易体验成功的乐趣,因此更加平易!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进行了“读写结合,平易作文”的探索与实践。二、以读促写 平易作文的实践具体操作(一)帮助学生选择写作训练点 教学中,我们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以读促写训练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1、根据教科书选择每册的写作

6、训练重点根据教科书的要求选择写作训练点,就是对每册书的作文要求进行分析,以及对书上所有的作文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本册书写作方面的总体要求。如第十册的作文学期教学目标是:能抓住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能抓住特点写景物,能运用过渡句;会写板报稿;会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作文;会修改作文,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会写感谢信。因此,本学期的以读促写的侧重点就是以上几个方面。2、根据单元作文训练的要求选择为帮助学生缓解作文难度,为单元作文作好铺垫,可以根据单元作文训练的要求来选择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如:第九册第三单元习作训练“的早晨”,要求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本单元课

7、文的仿写练习可以着眼在安排材料的方法上进行仿写练习。3、根据学生习作的不足处选择训练点 学生在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结构、用词造句等技能技巧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和不足,分析学生的特点,理解他们在写作上的困难,针对性的选择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则能扶助学生爬上作文的阶梯。如某些学生在详写重点段这方面存在普遍困难,则可以选择内容具体的课文片段作仿写练习。4、根据文章显著特点选择训练点各篇文章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在内容、表达等方面有自己的显著特点,阅读这类文章,教师注意讲清特点,引导学生精心品味这种写法,学生会为之触动,领会意图,此时进行读写结合学生就能得到某种写作本领的锻炼,久而久之,提高了写作水平。如根

8、据文章显著特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角度可以是:从文章的表达入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如教学林海一文中的“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一句时,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这句话把兴安岭当作什么来写?你认为这样的写法好吗?好在哪里?教师没有停留于表面的文字分析,而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这句话的绝美意境: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寥寥数语不但勾画出兴安岭绝美的风光,绚丽的色彩,还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兴安令的喜爱之情。待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这一切后,教师提

9、出了这样的要求:你能运用这种手法描述一种事物吗?由于学生水平不一,所以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水平较高的同学我要求他们不但能说,还应从字里行间渗透出自己的某种情感;水平中等的同学要求他们围绕一个中心,能说几句连贯的话;水平较差的同学能用拟人的手法造一个句子。由于给孩子们提供了有效模仿与借鉴的对象,所以这次练习效果很好!“你瞧,那条银鲤浑身缟素,唯嘴唇上一点腥红,像是爱美的姑娘抹上了鲜红的口红。”“鸟儿小巧玲珑的脑袋上像包着橄榄色的头巾,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犹如一潭深水,嘴巴微微努起,做出一副娇羞状。”“整个城市一下子沉默了。”“一些碎纸与塑料袋也在狂风中肆无忌惮地狂舞。风更肆虐了,夹着雨点猛扑过来,

10、似乎不把我手中伞撕破,绝不罢休。”在练习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拟人的手法,而且学会了如何在记叙中用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除了优美的词句描写,还可以巧妙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特点鲜明的人物对话等。如蒙蒙细雨一课的重点段中写到小燕和妈妈对问题的看法发生分歧,于是展开了一段对话。引导读懂人物对话,模仿写自己和家长、朋友之间的一次争辩。 从典型的段落结构入手:如明晰的思路和条理,总分式的段落结构,清楚的写作顺序都可成为仿写的对象。如我爱绿叶是一种典型的总分式段落。这种先总的介绍,再分别具体描述的段落对于学写作文的小学生来说,有很强的示范性。于是教学到这,我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由谈谈最爱

11、它什么?文中最直接、最强烈抒发作者“爱”的情感的章节在哪儿?讨论体会首尾段写作上可借鉴的地方。然后小组合作按“问得亲切、问得一致、问得生势;问后有嘉、嘉后有答、答后有愿”的形式仿写首尾。做到仿中有创。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片段练习采用小组合作,与以往个人完成同一内容的思路狭窄、语言单薄相比,大大显示了其优势:在确定了一个角度后,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积累和感受提出不同思路,并且进行比较、筛选,仿写有了较大的突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试举例一二)朋友,当你坐在餐桌前,会拿起什么样的餐具?是西方风情的金银刀叉?是古色古香的明清匙筷?是晶莹剔透的玻璃餐具,还是红漆笃重仿古托盘至于我,却对竹筷

12、有一份特殊的爱。 啊,朋友,爱它吧,爱这天然雕琢、美观实用的竹筷,愿竹筷在人们的手中幽雅自如。朋友,生活中处处有路,喜欢哪种路?是喜欢平坦宽阔的大道?是曾被崎岖幽深的小道所吸引?是陶醉于畅通无阻的空中航线?还是对那波光熠熠的水道有着浓厚的兴趣说起我嘛,走得最坚实的是漫长坎坷的人生之路。啊,朋友,迈开大步吧,认准目标,向前走,走,走!朋友,在建筑物的缤纷天地里,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是小桥流水的江南瓦房?是天圆地方的蒙古敖包?还是古朴传统的四合杂院至于我,却对傣家的竹楼情有独钟。啊,朋友,爱这独具特色的傣家竹楼吧,愿竹楼那“咯吱咯吱”的美妙声,伴着傣家姑娘的袅娜身姿,永远留在人

13、们的心里。 从故事的结局入手: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教学凡卡一文,文章的结尾是凡卡寄出了那封地址不详的信后,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梦中看见爷爷正在读他的信。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在孩子们充分理解这一点后,我说:“故事到这,戛然而止,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暇想。凡卡的命运究竟如何?请你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凡卡一文。”刚刚学了这篇文章,孩子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凡卡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想要述说。于是,这样的续写,刚好给了孩子倾述的机会,孩子的创作欲望也一定非常高涨。但

14、孩子们的心地是纯真、善良的,一定会有人要给凡卡一个美好的结局,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提醒他们:原文是读写的基础!“凡卡小小的身体越来越瘦弱,小脸也越来越黄了,可是那双深陷下去的大眼睛却一直充满了热情地希望。他在等待着等待着”孩子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小凡卡的同情,充满了对黑暗社会的控述,个个饱含真情,令人动容。 从写作手法入手:引导学生对课文写作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使学生明确写作手法,从而跃跃欲试,提高训练成效。如繁星一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的联想抒发了自己热爱星空的感情,我们的孩子更善于联想,文中联想的语句亲切自然,很接近学生的心理。适时读写结合,就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从文章的思想感情入手:语文课是人文

15、性和工具性的结合,每篇文章都存在各自的思想因素,抓住这些因素创设练笔的情境进行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写作兴趣和爱好。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非常深厚,此时创设情境,设想同学们自己正在与亲人、朋友告别,你会对亲人、朋友说些什么。 (二)引导学生理解写作训练点选择了写作训练点,但如何把书本上的写作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写作知识,完成这一转化有很多办法,如朗读理解,运用想像理解,运用学生的表演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运用板书理解等。如: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不按课文的现实幻景现实的顺序进行讲解,只抓住幻景这一重点让学生充分体会幻景的美好,然后问其产生幻景的原因,美好的幻景与

16、残酷的现实形成对比,学生突然明白幻景中美好的东西全是假的。这一突然的转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既使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又使学生对对比的写法有了透彻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笔者本着在讲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文章的写作训练点,一课一得,逐步积累的原则。俗话说:有量变才会有质变,学生平时积累的写作知识为写作水平的质变、知识能力的转化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许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写作水平。(三)创设练笔情境,运用写作方法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生物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作文是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有意选择、创设一个具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让学生置身其中,观察、思考、想像,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