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概论复习提纲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8714558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教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教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教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教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教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概论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学概论复习提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教学概论复习提纲1.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是指历史课程要面向全体在校学生,使他们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育的根本功能是育人,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和公民教育功能两个方面。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这一理念是指历史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面向社会实践。转变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这一理念首先要求教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转变教学方式,重视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建立综合评价系统。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建立“全面、多元、发展”的历史教学综合评价体系。

2、2.历史课程目标历史课程目标是指开设历史课程预期要得到的教育结果。包括两个层次: 史教学目的:学校历史教育的总目标。 历史教学目标:一个学期、一个历史教学单元、一节历史课所要达到的具体历史教育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包括课程总体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课程总体目标是: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感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

3、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意义,逐步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具体目标可分为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通常简称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明确而具体,更具可操作性。新课改提出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养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丛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地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走向社会奠定必要地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体目标是: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4、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语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3.历史课程结构历史课程结构就是历史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包括必修和选修,中国史和世界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史等。历史课程结构设计有以下几种类型:1、中外历史分编/通史2.中外历史合编/通史 3.中外历史分编/专题史 4.中外历史合编/专题史4.课改后的初高中历史课程结构课改后,初中采用了通史式的历史课程结构,

5、按照历史时序与主题编排,分设中国历史(七、八年级)和世界历史(九年级)两个大板块,在内容呈现模式上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6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分为若干学子主题。高中历史课程结构则按照模块和专题编排,包括9个模块和66个学习专题。其中9个模块又分为3个必修模块历史(1):政治;历史(2)经济;历史(3)文化和六个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二,历史教学1.历史教学的本质在不同的时期,教育界对历史教学的本质有着不同的理解。传统的看法认为,历史

6、教学时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历史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现代教育观认为,历史教学是建构历史知识的过程。但不论在哪种观点下,历史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都是学在教室的祖师、指导下有目的的学习活动。2.历史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阶段历史教学过程包括五个基本阶段:1、 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在开始历史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产生学习历史的动力。可以在历史导言课中,以生动具体的事例向学生介绍历史的价值、意义,启发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或者在每一节课的开场,利用各种手段导入新课。激发动机不限于教学的开始阶段,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2、 感知具体历史的阶段。教师指导

7、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借助图片、投影等直观教学手段,向学生呈现具体的历史材料,再现历史上的情景、场面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在头脑中形成历史现象。3、 理解历史中的阶段。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理论观点归纳、分析、比较、解释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本质以及规律,对历史问题做出判断,论证。4、 运用历史只是的阶段。学生把所学的而历史知识、理论、方法,运用于对历史和社会问题的观察和思考,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运用有作业练习、问题研究、社会调查、讨论、辩论、写作、编辑等形式。5、 巩固与检查历史知识的阶段。指学生对所学历史只是的记忆、所学方法

8、的熟练运用。可采用及时的总结和复习;多种形式的作业练习;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等方法式进行。3.历史教学方法历史课程教学方法有两大类,一是历史课堂讲授的基本方法,二是历史课堂活动的主要方法。一、历史课堂讲授的基本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谈话法、图示法、演示法。1. 讲述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传授历史知识的方法,包括叙述、描述和概述三种具体方法。 述是按照时间的先后循序,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有头有尾的富有情节的讲述。叙述结构一般为开端后续-结局,要求:史实确凿、典型;叙事系统完整;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叙述时要富有感情。 描述是对某些典型的历史现象,历史人

9、物的特征等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描绘。描述着重讲具体对象的特征。要求:应该只用于叙述过程的关键部分,如关键人物、场景、器物等;要抓住描述对象的特征;可以采用直观教具辅助。 概述是以简洁的语言,扼要地概括历史发展的过程。用于教材中较为次要,但是因为关系到历史全貌和发展线索,学生又必须了解的部分史实。2. 讲解法是对历史史实进行分析论证,形成历史概念、揭示历史规律的讲授方法。常常用于讲授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制度,会议、条约的内容,历史事件的性质及影响等。主要方式: 分析与综合分析:把历史现象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或因素,逐一加以说明,揭示出它们的本质属性。综合: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历史现象的各组成部分

10、或因素的属性组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界定出某种历史现象的概念。 较与对比比较:按照一定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关系,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对比:把彼此相反、性质不同的事物加以对照,以便更深刻地认识事物之间的区别。 归纳与演绎归纳:通过一系列史实的叙述,归纳出本质联系,得出历史结论。演绎:从一般原理推断出个别史实的本质。3. 讲读法让学生阅读教科书和相关的历史材料,并配合以教师的讲解。通常用于:讲读经典著作的原文。讲读历史上的典章、法令、条约的内容。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讲读教科书中难于理解的词句、讲读教科书中的插图。4. 谈话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历史知

11、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5. 图示法通过图解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习的事物和现象的一种教学方法。6. 演示法运用直观教具,如实物、模型、地图、图片、图表、幻灯、投影等进行教学。二、历史课堂活动的主要方法包括讨论、辩论、史料研习、角色扮演、竞赛、制作、1.讨论根据学习的主题或研究的课题,教师组织学生以全班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议论、发表见解,相互启发,共同学习。2.辩论事先预设一个问题的两种相反观点,将学生分组展开辩论。一般是将学生分为三组,即正方、反方、评论方。先由正、反两方的代表发言,进而双方展开辩论,然后各方总结性发言,最后由评论方对双方提问和发表见解,进

12、行自由辩论,并最终决定胜负。3.史料研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确定研究课题,选择一些原始史料,组织学生进行研究。特点: 一般是选用多则材料,进行比较和对比。有第一手材料,也有第二手材料,甚至还可以有歪曲的、伪造的材料,以进行辨析。 材料所反映的史实和观点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以便学生在研习时分辨。 材料形式多样,但是以文字材料为主。 史料哦研习可以与讨论结合进行。4.角色扮演通过运用虚拟的场景以及人物的表演,呈现历史的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体验到历史的真实情感。5.竞赛在课堂上组织历史知识竞赛。要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6制作让学生亲手制作简单的历

13、史模型,例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文化用品等。4、历史教学模式历史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但从根本特征上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理论依据:历史教学是在教室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教学程序:组织教学复习就课总结布置作业检查评价。教学策略:以历史教科书为主要教学材料,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起学生兴趣,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2、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理论依据:对历史的认识也就是对历史的解释过程。因此,历史教学活动主要是研究历史问题,对历史做出解释过程。教学目标: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是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提高对历史及

14、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教学程序:提出问题展示材料-分析讨论-形成假设,解释问题-总结。教学策略:问题要有不确定性:以学生自主探讨为主;教师从旁引导。3、两种教学模式的综合在常规教学中融入问题设计和材料分析,教师讲述、学生活动合理搭配。5.备课的种类、步骤备课的种类:学期备课和课时备课。学期备课:熟悉历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明确历史教学的整体要求和教学目的,明确每一教学单元、每一节课的历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了解、研究任课班级学生情况。目的:使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内容:1.学生已有历史知识的情况。过去学过哪些历史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2、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态度。学习兴趣高不高?学习态度

15、是否端正?方式:问卷调查、测验、与学生座谈,向班主任和原来的任课教师了解情况等等。 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说明”+“教学进度表”说明:课程名称、年级、班次;本学期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线索;本学期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进度表:学期教学计划的主体。包括章节课题、教学时数、日期、教学内容、备注等。6.课时备课的基本步骤结合课程标准钻研教材1. 确定本科内容在整个教科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本科内容与前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2. 熟悉本科的基础历史知识。3. 确定本科的中心思想。4. 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加深对中心思想的理解。5. 选择资料,充实课堂教学。 制定本课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定本课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构成历史学科体系、构成每个历史时期基本特点和基本线索的历史知识。2. 教学难点:头绪较多或较艰深,学生难于理解、有待于教室启发解惑的那部分内容。 织课堂教学内容1. 是指教师依据材料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新剪裁和编排,以便符合教学实际需要。2. 确定教学程序-编排所需教学内容-补充材料,或精简材料。补充材料:为了使教学具体生动,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做些补充。精简材料:对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