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轮复习专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785354 上传时间:2017-07-14 格式:PPTX 页数:121 大小:1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轮复习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2016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轮复习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2016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轮复习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2016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轮复习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2016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轮复习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轮复习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轮复习专题(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两大基础代谢光合 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纲要求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3.细胞呼吸()。,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将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光、CO2、温度等,温度、O2、H2O等,考点一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内在关系,考情引领高考对本知识点的考查侧重于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物质、能量转化关系,对反应场所及各阶段反应物、生成物确认也常作为考查点,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1)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2015山东卷,4D)()(2)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

2、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都会升高(2013山东,25节选)()(3)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2010天津,1改编)()(4)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2010课标全国,2改编)(),错混诊断,(5)下图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物质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而场所、所含酶的种类不同,只有场所能产生大量ATP(2012江苏,23改编)()答案(1)(2)(3)(4)(5)提示(4)有氧呼吸中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O2结合产生水,无氧呼吸无H积累,其产生的H被转入到酒

3、精或乳酸中。,题组1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的考查1.(2015安徽江淮名校二次联考)下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反应和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图中物质c和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图中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ATPD.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解析图为细胞呼吸过程模式图,为无氧呼吸,为有氧呼吸,a、b、c、d、e分别表示丙酮酸、CO2、H、O2、酒精;催化反应和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产生H,在第二阶段参与酒精或乳酸的生成。

4、答案D,2.(2015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只来自于氨基B.过程需要O2,发生场所是线粒体C.过程中产生ATP,在缺氧条件下能够进行D.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物质是丙酮酸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答案A,3.(2015河南洛阳一模)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a只能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进行B.过程c的每个阶段都有H生成C.过程b能在酵母菌缺氧时进行D.过程d只有乳酸菌能进行,解析过程a表示光合作用,植物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原核生物蓝藻也可以

5、,A错误;过程c为有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H,B错误;过程b为无氧呼吸,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C正确;过程d为无氧呼吸,除了乳酸菌外,甜菜块根、玉米的胚等也可发生,D错误。答案C,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指导合成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解析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有氧的环境中,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要受到抑制,C错。答案C,3.(2013课标,3)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1)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ATP,第二阶段不生成ATP,有氧呼

6、吸生成ATP最多的是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第三阶段。(2)葡萄糖分子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才进入线粒体被分解。(3)光合作用过程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消耗H2O,在叶绿体基质中产生H2O;有氧呼吸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二阶段)消耗H2O,在线粒体内膜上(第三阶段)产生H2O。,1.(2015安徽卷,2)右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被还原的C3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

7、会升高,解析在暗反应中ATP中的能量转化到有机物中,成为稳定的化学能,不参与CO2的固定,A错误;CO2必须先与C5反应形成C3方可被H还原,B错误;C3化合物被H还原后可再形成C5,此过程中需要酶参与,C正确;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会造成H和ATP在短时间内减少,C5的合成速率下降,而其分解速率不变,所以C5的含量会下降,D错误。答案C,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解析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但其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有氧呼吸提供

8、,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此种情况下不再供能,C错误。答案C,2.(2014全国课标,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题组2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化,1.关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和CO2的产生和参与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各元素的来源和去路的分析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ATP来源、去路的分析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H来源、去路的分析,3.(2015高考山东信息卷)当往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增长曲线是“J”型曲线B.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与基因没有关系C.O2浓

9、度为b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12.5 molD.随着培养液中O2浓度的变化,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也可能发生改变解析“J”型增长只出现在理想状态下,在培养液中,空间、营养有限,酵母菌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A项错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不同生物的呼吸方式有差异,肯定与基因有关系,B项错误;由图可知,O2浓度为b时,产生了6.5 mol酒精,则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6.5 mol,故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12.56.56(mol),C项错误。答案D,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五大方法(以葡萄糖为底物)(1)产生CO2量消耗O2量有氧呼吸。(2)不消耗O2,产生

10、CO2无氧呼吸(酒精发酵)。(3)释放CO2量吸收O2量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酒精发酵)。(4)不吸收O2,不释放CO2乳酸发酵或细胞已经死亡。(5)有水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二氧化碳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1.(2015重庆卷,4)将如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适宜条件下悬浮培养的水稻叶肉细胞示意图,A.黑暗条件下,增大、减小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增大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保持不变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减小、增大解析光补偿点是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当光强低于光补偿

11、点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细胞吸收O2,释放CO2,故增大、减小,B错误。答案B,2.(2015安徽江淮名校二次联考)下面为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A.a上升、b下降 B.a、b都上升C.a、b都下降 D.a下降、b上升,解析由图可知,a和b为H和ATP,c为CO2。如果突然将CO2降低至极低水平,其固定形成的C3减少,对H和ATP的利用量减少,使得H和ATP的含量都上升。答案B,3.(2015广东卷,26)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某科研小组开展酸雨与生态系统

12、关系的研究,下表是不同pH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mg/g)影响的结果。,注:括号内为与同种植物对照实验的相对百分比。,答案(1)类囊体(薄膜)黄绿H、ATP、氧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增大pH含量降低对木樨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的影响程度最小在正常生长情况下,腊梅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木樨的叶绿素含量最低(3)抵抗力部分生物死亡,生物多样性降低,营养结构变简单,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导致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改变条件后C3、C5、H、ATP的含量及(CH2O)合成速率变化分析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突然改变后C3、C5、H、ATP的含量及(CH2O)合成速率的动态变化时要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结合起

13、来分析,从某物质来源和去路的变化来确定其含量变化。如下面四幅模型图:,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H和ATP的来源和去向归纳(注:光合作用中H为NADPH,细胞呼吸中H为NADH,二者不是同种物质),1.(2015海南卷,9)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考点二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应,典例引领,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B.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叶温为25 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解析植

14、物光合作用所需能量是太阳能,A正确;由题图可知: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始终比植物乙的高,B正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叶温为25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小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所以C正确;同理,叶温为35 时,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相同,但不为0,D错误。答案D,2.(2014新课标,29)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

15、环境因素是_。(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解析(1)根据曲线图可知,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曲线a)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分析坐标图中曲线的走势可以看出,当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c的净光合速率都随着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由题图可知,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2浓度和光强。当CO2浓度大于c时,由于受光强的限制,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暗反应受到限制,曲线b和c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3)当环境中的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说明该植物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光强和CO2浓度都会影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因此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同时考虑光强这一因素的影响。答案(1)0a、b、c(2)光强(3)大于(4)光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