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经典实用)

上传人:精****科 文档编号:178219324 上传时间:2021-04-0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经典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经典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经典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经典实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经典实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经典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经典实用)(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诗词鉴赏讲座一,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一、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2、了解唐宋时代的代表诗人及名作。 3、了解唐诗宋词的风格及流派。 读本唐诗、唐宋词、词的欣赏等篇,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为何要阅读,吟诵,欣赏,评论古典诗词, 特别是唐诗宋词,一、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可以满足我们认识历史的需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所反映的安史之乱的社会动荡给人民造成的疾苦,比历史学家的叙述要生动感人得多,二、古典诗词中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学习古典诗词可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三、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古代诗歌发展脉络,先秦诗

2、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唐诗的发展脉络,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

3、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没的功劳。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代表诗人: 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盛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

4、得到充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而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建立各自的艺术风格,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派的最杰出的代表,唐诗

5、宋词的发展脉络,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山居秋暝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孟浩然:过故人庄,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边塞军旅诗人 高适 岑参 王昌龄 王之涣 李颀,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就是在这种趋势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流派,尤其白居易创作出一系列的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

6、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晚唐:是杜牧和李商隐活跃的时代。杜牧出于杜甫、韩愈,而在风格上将清新峻拔熔为一炉。李商隐则尤长于七律,在七律这种形式上继杜甫之后,有了可喜的发展。与李商隐齐名的有温庭筠,情思才力,都比不上李,但其轻艳的作风对唐末诗人颇有影响,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内容分类:按照内容的不同,把唐诗分作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和边塞征战诗,写景抒情诗:包括山水田园诗。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杜甫的登高 张继的枫桥夜泊 孟浩然的临洞庭,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即

7、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所谓“即事”,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不便再细细分类,所以笼而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元稹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咏物言志诗: 如:贺知章的咏柳 杜甫的春夜喜雨,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怀古咏史诗: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杜甫的蜀相 刘禹锡的石头城 杜牧的过华清宫,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边塞征战诗: 如:王昌龄的出塞 高适的燕歌行,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唐宋词的发展脉络,1、词的产生 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最初称“曲子词”或“曲子”。词体虽句式参差,

8、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唐代“燕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唐时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后经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发展,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峰,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李 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坝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9、。 懒起昼峨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2、宋词的发展,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以欧阳修、晏殊为首的文人代表在词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蝶恋花 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廉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 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谷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

10、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柳 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骧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3、流派 婉约派:“诗庄词媚”,不仅指词在题材上以抒写男女恋情为主,更主要指词的风格。婉约是词的正宗,柳永 秦观 李清照 周邦彦 姜夔,秦 观望海潮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

11、,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瞑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满庭芳山抹微云,天黏衰草,昼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屯。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豪放派: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风格。 苏轼 辛弃疾,苏 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子由。

1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令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掏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昼,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作业:名词解释 1、近体诗 2、律诗 3、绝句 4、宋词 5、小令 6、慢词,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