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一对一九上《范进中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819700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文一对一九上《范进中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龙文一对一九上《范进中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龙文一对一九上《范进中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龙文一对一九上《范进中举》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龙文一对一九上《范进中举》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文一对一九上《范进中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文一对一九上《范进中举》(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国最大的个性化品牌辅导机构 徐州龙文教育徐州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教师 学生 年级 九年级授课时间 授课课题 范进中举 授课类型 复习教学目标1、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2、 体会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3、 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细节描写。难点:范进发疯的原因及文章主题的理解。参考资料教学过程复习巩固新课导入授课内容分析、推导(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等,要求简明扼要,若有与教材中相同的文字、表格、例题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注明教材页码。)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

2、外史2、掌握本文的生字词。作揖( ) 带挈 ( ) 星宿( ) 相( )公 避讳( ) 兀( )自 荼毒( ) 解( )元 绾( )了头发 细丝锭( )子 醉醺醺( ) 腆( )着肚子 啐( )在脸上3、整体感知(1)有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2)课文写了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3)作者是对文中的人物持什么样的态度?一、背景知识: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 20 年时间,直到 49 岁时才完成。

3、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它可与意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相抗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这样评价: 全国最大的个性化品牌辅导机构 徐州龙文教育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二、文章梳理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小说可分成哪两个部分?第一部分(l

4、2 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第一层(1 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第二层(2 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第二部分(3结束):写范进中举后情景。第一层(35 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第二层(610 段):写胡屠户治疯。第三层(11结束):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三.人物性格的刻画1、比较范进中举前后的情况,探讨他发疯的原因? 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以及范进中举后发疯的原因。 前后状况: 1)胡屠户对中举前后的女婿的态度截然不同。中举前,胡屠户可以大骂范进,训斥得范进“唯唯连声” ;中举后,胡屠户称范进为“ 老爷”,是“天上的星宿”,奉承他

5、是“才学又高,品貌又好”的“贤婿” 。 2)中举前,范进家里穷得两三天揭不开锅,中举当天他还抱了鸡到集市叫卖好换米回家,左邻右舍没有人关心他。中举后,众邻居都来恭维,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有背了米来的,也有提两只鸡来的。 3)范进中举后,连举人出身做过知县的张乡绅也赶来拜会,不但口头上拉关系,套近乎,而且送来了“贺仪五十两”银子,送给范进“ 三进三出” 的干净房子 发疯原因: 1)社会原因: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思想,选拔驯顺的爪牙,借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2)个人原因:范进 20 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 54 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的痴情的追求,

6、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 作者对范进这个人物虽有一定同情(主要表现在对中举前的描写) ,但更多的是讽刺;作者把范进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来写,因而讽刺的矛头更主要的是指向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 全国最大的个性化品牌辅导机构 徐州龙文教育2. 比较胡屠夫前倨后恭的言行,分析他的心态性格特征? 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的言行前倨后恭的表现:(先傲慢而后恭谦) 中举前,他骂范进“现世宝”“癞虾蟆”“尖嘴猴腮”“不三不四”,对范进动辄训斥漫骂。他为人吝啬:范进进学后,他来贺喜,只带来一副大肠一瓶酒;范进向他借盘费去参加乡试,他不但不给,还痛骂范进一顿。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判若两人:他提了

7、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贺喜并打发报录人;他为了给范进治疯病,壮胆打了范进一下,不敢打第二下;他称范进为天上的“文曲星” , “贤婿老爷 ;还一路上将范进滚皱了许多的衣裳后襟扯了几十回;他贪婪虚伪,见了范进给他的银子,口称不要,攥紧了银子的拳头却已缩了回去;得了女婿的银子后,立即骂自己的儿子是“该死行瘟”的。总之,胡屠户是个欺贫爱富、自私虚伪、趋炎附势的市侩。 3.作者为什么要写张乡绅对范进的拜访? 张乡绅这个人物比较特殊,他是另一种类型的热衷于势利的人。首先,看他拉拢范进的目的,无外乎四个方面:如果范进能“京报连登黄甲”,青云直上,张乡绅就攀上一个大靠山;考不上进士,当个“大挑知县”或教官,也能

8、算个小靠山;当不成官,仍可结交官府,成为同谋、帮手;通过范进,还能和跟他同样中举的其他人勾结,扩大关系网。再看张乡绅采用的手腕:先谢罪,尔后叙说师门,继而赠礼。此人居心叵测,是个善于耍手腕的官场高手。作者安排这场拜访,形象地显示出范进中举等于一步登天。一只“癞虾蟆”,一旦中了举,就俨然成了“天鹅” 人本身的价值已经抽空了,代之以“中举”的价值、金钱权势的价值,这就是科举制度形成的价值观。其实,发疯的不只范进一人,他也不只是疯了那么短的一段时间。人们围绕着“科举” 团团转,转得如醉如痴,丧失了人性、人格、良知,这个社会不是陷入了“疯”状吗? 4.写作特点探究:运用夸张、对比进行讽刺的写作手法。

9、范进中举惊喜的发了疯这一情节,用的是夸张的手法,但不失真。 “中举发疯”在当时的士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真实可信的。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举业”,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若狂。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的描写,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 “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哩。 ”(夸张) 对比手法主要运用于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 中举前:“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 全国最大的个性化品牌辅导机构 徐州龙文教育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照照!”“亲家母也来这里座着吃饭。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

10、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 中举后:“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作者写了胡屠户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四、用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性格: (1)文中胡屠户说的、骂的、训斥的、夸口的、奉承的、恭维的话,占了很大的篇幅。 (2)通过语言描写,把这个市侩形象栩栩如生的勾画了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范进的语言也随着他的身份、地位的变化而不同。范进中举前,对胡屠户的训斥只是“唯唯连声”,低三下四地

11、说:“ 岳父见教的是。 ”表现了他的迂腐、无能和逆来顺受。中举以后,他不再称胡屠户为“岳父”而改称“ 老爹”了。张静斋拜会范进时,用了那些表示最亲密友谊的词语,充分表现出这个老奸巨滑的乡绅的拉拢手段。 五、典型材料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写文章,特别是写小说,讲究选用典型材料来刻画人物形象。课文为塑造范进这个热衷功名的知识分子形象,精心选用了不少典型材料。如范进进学、胡屠户贺喜一段,主要写胡屠户将范进训得唯唯诺诺;范进借钱、胡屠户唾骂一段,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胡屠户的欺贫爱富;范进中举,乐极发疯一段把范进的疯态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们从中看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胡屠户壮胆掌打范进一段则和前文

12、唾骂范进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刻画了胡屠户的市侩形象;张静斋拜会范进一段,与上文的情节相得益彰,点明范进发疯的真正原因,使人们明白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六、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 (1)范进欢喜疯了的过程,分作四层。第一层写昏厥,第二层写疯跑,第三层写跌倒,第四层写疯走上集。范进的疯,是因喜而疯,范进的喜,是喜至于疯。作者紧紧把握这一特点,逐步展开。四层中,拍手的动作,笑的表情几乎一以贯之,又略有起伏。范进的语言描写,前两层中用反复手法作了安排。反复中又有变化,前一处用“好了”,后一处只用一个“好”字,冲动的劲儿又有区别,足见用词的细心。 (2)侧面烘托有两种,一种是零星的穿

13、插在范进喜疯的每个过程之中,一种是集中的安 全国最大的个性化品牌辅导机构 徐州龙文教育排在正面描写之后。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用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表情,烘托范进飞跑的疯狂,用众人拉他不住的动作,烘托范进的那股疯劲,一处处衬笔都突现了中心人物。 七、主旨探究:深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被严重扭曲人格的范进,虽然多年的科举考试一直考不上,但他还是希望通过进学这样一种最艰难的道路,来彻底地改变自己的生活地位。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的读书人的确是非常可悲的,当然也是非常可怜的。但他们到底有一种精神,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经历了很多生活的苦难、磨难,才能最后翻身做“人上人”。这

14、是他们为什么能长时间地忍受外在的衣食之苦,也能长时间地忍受心灵上的磨难,内在的、外在的种种的压迫、种种的折磨,都得忍受,忍受的最后结果就是能够越过这个龙门,成为“人上人”。 通过对范进中举的学习,以及对范进这个典型形象的认识,让我们思考,在科举制度盛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文人、读书人是怎样一年又一年地跋涉在科举的漫漫长途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灵、他们的人格又是怎样受到巨大的扭曲。由范进这样一个个案,我们可以想像当时很多文人共同的命运。当然造成这种命运不是他们个人的原因,而是社会的原因,是那个社会逼他们这样做的,这是那个社会提供给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惟一途径。所以他们极力步入科举之路,而在极力的步入科举之路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