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版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812776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升学助考一网通第 1 页 盐城市南洋中学 2015年秋学期高一年级课堂检测语 文 试 题 2015.12试卷总分:16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格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 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 不到十足。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A幽静 品尝 软弱 B幽僻 品尝 柔弱C幽僻 赏玩 柔弱 D 幽静 赏玩 软弱2下列诗句中与“雨昏青草湖边过”对仗工

2、整的一项是(3 分) ( )A薄罗轻剪越溪纹 B山家烟火春日晴C花落黄陵庙里啼 D饮马长城窟更寒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B狡猾的猎物最终难逃高明的猎手的掌心,虽然他一再伪装以掩人耳目,然而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贩毒的行径终于图穷匕见。C大师的魅力就在这,无论你是桀骜不驯还是孤芳自赏,都能从大师那里找到老朋友一般的亲切感。D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的相关决定。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

3、 分) ( )A普通流感患者无须特殊治疗,但应注意休息,多喝水,体温高时可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一般情况下病情一周以内即可减少。B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0多个重点监测城市约半数左右严重污染,北京城区 PM25 值一度逼近 1000。C各地政府部门在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同时,应努力减轻企业的税外负担,尤其要严正法纪,惩处某些公权单位向企业利用权力变相索贿的违法行为。D中印同为文明古国,互为重要邻国,双方有数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近代以来两国又经历了相似的遭遇,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5下列各句中,语言表

4、达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 升学助考一网通第 2 页 A学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B小王领父亲见班主任时说:“老师,这是令尊大人。”C对于有兴趣投资木王山森林公园建设的人,我们将鼎力相助,提供咨询服务。D我所做的只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德国人酷爱阅读,70%的德国人喜欢读书,一半以上的德国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德国人几乎天天读书。而 30 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很高,对于他们来说,书就像啤酒一样让人喜爱,因此图书也成了人们最喜欢的礼品。每个德国家庭平均

5、藏书近 300 册,人均藏书100 多册。他们认为, 。德国人的读书兴趣从一出生就开始培养,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礼物就是书籍。A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就像大家出门不带雨伞B一个人不喜欢读书,好像一个人出门必须开车C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D一个人不喜欢读书,等于出门没穿鞋子二、文言文阅读(21 分)五丁开山蜀国弱,然道难,秦强收不能得之。秦王诈,责匠凿五牛,日坠金于其后,曰:牛便金。许于蜀。蜀王贪,欲五牛。时蜀有五力士,千斤力,无人敌。王遣五丁开山迎牛。五牛归蜀,蜀王怒。秦闻道通虽悦,然惧五丁勇,不进。时三十二,秦悉其好色,故以胭粉惑之:“牛,虽吾过;今有女,数五,绝色国香,愿许之,

6、以谢罪。”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还到梓潼。有穴见大蛇,为患。五人欲诛之,遂竭五人之力,以手揽之,抴蛇出洞。霎,山崩,即压杀五人及秦女,而山分为五岭。闻五丁亡,蜀道通,秦无惮,军至,蜀王卒。7对下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秦王诈 诈:欺骗 B蜀王卒 卒:完成C有穴见大蛇 见:通“现”,出现 D许于蜀 许:答应8下列各组相同的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然道难 然惧五丁勇 B以谢罪 以手揽之C愿许之 五人欲诛之 D许于蜀 朝坠金于其后9下列各句都是省略句,括号中补出的词语是省略的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时(蜀王)三十二 B(五丁)还到梓潼C(五丁)以

7、手揽之 D(蜀王)闻五丁亡10.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3 分)A.或师焉,或不焉 B.知明而行无过矣C.意有所及,梦亦同趣 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11翻译句子。(1)责匠凿五牛,日坠金于其后(3 分)(2)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3 分) 升学助考一网通第 3 页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 分)三、默写12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 分)(1)廊腰缦回 ,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2)歌台暖响 , ;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3)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4) ,金块珠砾

8、,弃掷逦迤 ,秦人视之 ,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5)大江东去,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6)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7)四十三年, ,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8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9)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10)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四、诗歌鉴赏(11 分)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瑞鹧鸪辛弃疾期思 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不是长卿终慢世 ,只缘多病又非才。【注】期思:地名,在今江西省上

9、饶市。罢官后的辛弃疾长期闲居并终老于此。长卿慢世: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字长卿。慢世:傲世,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世事。(1)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罢官后怎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5 分)(2)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6 分)五、现代文阅读(30 分)14.阅读下文,完成后面习题。(16 分) 流 变林耀德一块废弃的铜片,在漂流人间数千年之后,又被投掷在高温的熔炉里重新提炼,洗浴身上所有的杂质。他重新融入精纯的铜浆之中,和所有的同伴化为新的整体。他曾经在铜山中和其他元素结缡为幻美的结晶,曾经被融铸为远古时代的巨鼎,曾经是皇帝花苑中伫立台阁上的铜鸟,曾经被压缩为打印上

10、年号与币值的制钱,曾经被僧人牢牢钉死在山门上成为衔住门环的狮头环扣,他又化身为扰人的滴漏、夜夜震动易碎的诗人心房。那些记忆渗透在他的梦中,而沸腾的锅炉正将一切的意识都煮成氤氩的蒸汽。当他清醒过来,已经成为一具魁梧塑像的颜面,迎着晨曦,他感受到清凉的南风。眼 升学助考一网通第 4 页 前是一座城市,一层层的楼房乱中有序地铺展成巨大的扇形视野。到了正午,他被骄纵的阳光晒得烫热,焕发出强烈耀目的金属色泽,车辆们都得绕着他台座周围的圆环缓缓通行。塑像傲视的立姿成为布景的一部分,他不再是一群铜分子的凝聚体了。即使过去的历史已经模糊得无法辨识,他却毫不在意。他开始相信自己是塑像人物的化身,他甚至顿悟什么是

11、寂寞。对于铜本身而言,寂寞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情绪,他也曾经蛰伏在看不见光的矿脉深处,地球自转了几十亿年也不曾让他如今一般触发寂寞的念头。接着,他慢慢相信自己拥有心灵,意识到自己正在无声地意识着这个世界。从行人的眼光中,他看出了塑像人物和人民之间那种既熟悉又疏离的情感,他从人类眼光的变化体悟出崇高和敬畏之间的不同。崇高是一种无法用言词超越、更谈不上有任何可能被具体描述的心灵震撼;而敬畏,仅仅是一种避凶趋吉的礼仪。他也开始意识到这座铜像似乎也寄藏了人类的梦,而且是许许多多哭嚎失声的梦。他遁入塑像尊者的生命史里,体会这种身着戎装站在市区中央的困惑。塑像人物生前最骄傲的手势完全呈现在台座上方,塑像的脸

12、庞上也镂刻出一连串战争遗留下的凿痕。塑像人物本身的残梦也入侵了清醒的铜材。颜面上的铜,也开始目睹那个人过去的荣光,每当他举起右拳向忠诚的子民们宣告祖国人民的使命时,无数人群如痴如狂地被那种神妙的手势导引颜面上的铜,早已失去了光泽。他最后学到的情感是自怜。灵巧的鸽子在塑像的肩绶和军帽上漫无节制地排泄。随着铜像的陈旧,路人不再有崇高的震撼,不再有敬畏的眼神,他们以鄙夷取代了礼赞;最后路人连鄙夷的心情都没有,他们回报塑像的是无表情的冷漠。(11)在这座城市有史以来首度被侵略者攻陷的时候,铜像的眼睛流出了金属结晶构成的泪;他仍然屹立着,直到这座城光复之后,才被自己的同胞推倒,送进陈旧老迈的炼铜厂。从每

13、一个城市送来的,一式一样的铜像如同巨大的弃尸,无礼地横陈肢体,彼此压挤,等待着分解,以及毁灭。(12)颜面上的铜块再度被解散了,但是马上又被模铸成型,这次他被分割成几百发尖锐闪亮的子弹。当他们以高速呼啸著破空地穿入人体,一切多余的梦境都在血光中归于寂灭。(1)怎样理解“沸腾的锅炉正将一切的意识都煮成氤氲的蒸汽”在文中的含意?(2 分)(2)请简要概括人们对塑像的态度变化。(4 分)(3)文章第段提到“他遁入体会这种身着戎装、站在市区中央的困惑” ,他为什么“困惑”?(4 分)(4)请简要概括标题“流变”的作用。(6 分) 升学助考一网通第 5 页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4 分)朱自清先生冯至远在二十五年前,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是六个人的合集,其中有一位是朱自清。封面是黄色的,里面的诗有一个共同趋势: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不记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新诗也许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