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古代诗歌的阳光中——新课标下古代诗歌教学的新思考w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807093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沐浴在古代诗歌的阳光中——新课标下古代诗歌教学的新思考w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沐浴在古代诗歌的阳光中——新课标下古代诗歌教学的新思考w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沐浴在古代诗歌的阳光中——新课标下古代诗歌教学的新思考w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沐浴在古代诗歌的阳光中——新课标下古代诗歌教学的新思考w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沐浴在古代诗歌的阳光中——新课标下古代诗歌教学的新思考w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沐浴在古代诗歌的阳光中——新课标下古代诗歌教学的新思考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沐浴在古代诗歌的阳光中——新课标下古代诗歌教学的新思考w(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沐浴在古代诗歌的阳光中新课标下古代诗歌教学的新思考张悦群 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古代诗歌的艺术光芒能直抵读者的内心深处,激发读者的灵感,感召读者的人生。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古代诗歌,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古代诗歌的课堂教学,要把学生引入古代诗歌的殿堂,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先秦时期,诗经和楚辞是我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个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采用“赋、比、兴”手法,其

2、精华之处主要是那些“风”类民歌。楚辞冲破了诗经四言格式,句式加长而活泼,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灵活。汉代的乐府民歌是继楚辞之后的又一次诗体革新,具有“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风格与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五言诗体是后来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东汉后期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无名氏所作),代表着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它们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与比兴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含蓄风格。到了魏晋时期,文人五言诗兴盛。主要作者是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晋朝的陶渊明。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人”与“隐逸诗人”。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李白、杜甫分别代表了我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唐诗的“双子星座”。李

3、白有“诗仙”美称,其诗清新飘逸;杜甫有“诗圣”之称,其诗沉郁顿挫,也有“诗史”之称;白居易是唐朝的又一著名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代出现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其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多描写塞外奇异风光,抒写将士乐观豪迈精神及在征戎生活中的复杂矛盾情感,诗风奔放昂扬,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宋代的诗富有理性色彩,而最能代表宋代文学成就的是与唐诗并称的宋词。柳永自创长调,善写市民生活或羁旅之情。秦观与周邦彦在结构、语言、手法、音律上进一步提高,将北宋人的词作推向艺术的高峰。他们是

4、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苏轼大胆革新词风,其作品往往视野开阔爽朗,风格豪迈豁达,意趣横生,系豪放派的代表作。汴京沦陷、宋廷南渡,词坛随着时代剧变,涌现了大批感怀故国和抗战杀敌之作,分别以李清照和张孝祥为代表。此后的陆游和辛弃疾更是抚时感事,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到了元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散曲。散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曲。曲与词相比,可在原句上加衬字,形成句子长短之变,在表达上显得更自由,更接近口语。现行初中教材,包括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开明版等,都选择了一些浅显易懂的古代诗歌,让初入文学殿堂的少年学子诵读欣赏。我国古代诗歌的主要类别古代诗歌的类别比较复杂,本着便于教学的目的,可从形式与题材

5、两个角度对古代诗歌进行分类。一、从诗歌的形式看,我国古代诗歌可分为诗、词、曲三大部分。1诗。诗有古体诗与近体诗两大类。(1)古体诗,既包括唐以前的“古诗”(诗经、楚辞、乐府诗、文人五言诗之类),又包括唐代开始出现的“古风”与“新乐府”等。古体诗的发展轨迹大体是:诗经楚辞汉乐府(文人五言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等。汉代以后的古体诗常常使用“歌”、“行”、“引”、“曲”、“吟”等字眼,如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七言古风)。无论是唐代以前的“古诗”,还是唐代出现的“古风”、“新乐府”,都不讲究对仗,押韵都比较自由。(2)近体诗,又称今

6、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有五律与七律;绝句有五绝与七绝。2词。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词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有人根据字数不同将词分为长调(91 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 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前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后一段叫后阙、下阙、下片。3曲。曲又称为词余、乐府。曲即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目前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只有小令,如山

7、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二、从诗歌的题材看,我国古代诗歌可分为山水田园类诗歌、咏物言志类诗歌、怀古咏史类诗歌、边塞征战类诗歌、惜别念友类诗歌、反战爱国类诗歌,等等。1山水田园类诗歌。这类诗歌主要是指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古代一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与田园,通过描绘江湖风光、田园风景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常将所抒发的情感寄寓在描写的景物之中,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如竹里馆(王维)、归园田居(陶渊明)。 2咏物言志类诗歌。诗歌作者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自己的感情,表达个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如咏煤炭

8、(于谦)、卜算子咏梅(陆游)、观书有感(朱熹)。3思乡怀亲类诗歌。诗歌作者因一事由而产生怀亲、思乡之类的感慨,如夜雨寄北(李商隐)、春夜洛城闻笛(李白)。4怀古咏史类诗歌。诗歌作者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如赤壁(杜牧)、登幽州台歌(陈子昂)。5边塞征战类诗歌。这类诗歌主要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主要抒发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雄浑,笔势豪放;如使至塞上(王维)、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6惜别念友类诗歌。古代文人注重友情,常写一些离别抒情的诗歌,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也写一些念友赠序的

9、诗歌,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7反战爱国类诗歌。古代征战频繁,给老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一些文人用诗歌抒发了反战与爱国的情怀,如采薇(诗经)、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春望(杜甫)。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用典。用典分为两类,一是用事,二是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句。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趣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意在丰富诗歌的意蕴,促使人联想与想象。2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典型意象。3想象。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

10、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4衬托。指的是以乙衬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5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与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6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7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8抑扬。抑扬分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9首尾照应。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必要的回答或呼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10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

11、情趣。11侧面描写。对主要描写对象的周围的事物进行描写,使主要描写对象更鲜明,更突出。12借景抒情。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着一字,全然寄寓在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13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14寓意于象。诗歌中最基本的形象单位是意象。古代诗歌习惯于借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而且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寓“意”于“象”的表现手法。古代诗人喜欢用月亮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用夕阳、白云表达无穷的思绪,用杜鹃表示动人肺腑的哀怨凄悲之情;喜欢拿松、梅、竹、菊当作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用梧桐写悲秋,用芭蕉写愁肠,用芳草喻离恨,以落花代表生命

12、的短暂;还喜欢借长亭叙惜别,借西楼抒愁思,借折柳写送别。掌握了古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分清了古代诗歌的体裁类别,理解了古代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对于古代诗歌的教学设计是必要的。下面,我们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来研究与讨论我国古代诗歌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1让学生从背景了解主题。这儿所说的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了解这样的背景知识,有助于缩减学生和诗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填补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既能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2让学生从字面读出感受。古代

13、诗歌的教学应着力于朗读与背诵,不必要进行那些无谓的分析与讲解。朗读与背诵的直接效果是可以感知诗的音调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朗读的次数多了,还能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体验和感受,以至沉浸到诗人所刨设的意境世界,进而感受到诗人所建构的情感世界,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共鸣境界。3让学生从意象领会意蕴。诗歌创作系“立象以尽意”(孔子语),阅读理解则应该通过意象领会其情意。从诗歌的意象(诗人意中之象)所构建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的东西。如“柳”就是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阅读诗歌则可以通过“柳留惜别”的联想,理解其中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4让学生从诗眼观测感情。诗眼,也就是诗歌当中集中流露和

14、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词或语句,是理解诗文的关键所在。抓住这样的诗眼就可以提挈全篇,就能够观测诗歌的主旨。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眼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抓住这一句稍作评析,就不难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5让学生从字词悟出妙处。诗歌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艺术,一些精美的词语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妙语”,妙就妙在字词之间的奇妙组合,如“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些词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深入体会。不仅如此,还要注意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这些字是诗人“炼字”的结果,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15、的“绿”、“微风燕子斜”的“斜”、“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这些字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含义上的包容性与音响上的音乐性,都值得教师引导学生体悟与思考。6让学生从语言中赏析技巧。古代诗歌的写作技巧是学生在赏析过程中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学生对这个概念老是感到模糊,提到赏析总是束手无策。所以,在教学中应引领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与分析,认知一些写作技巧,如象征、衬托、对比、照应、抑扬、用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之类。7让学生从细节揣摩主旨。古代诗歌一般短小精悍,但也不乏精致的细节描写。这样的细节倾注了作者的心血与情感,寄寓了诗歌的主旨。如杜牧的过华清官绝句,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时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朝廷发生了什么十万火急的军国大事;其实,快马飞驰为的是千里迢迢送荔枝,为的是博取一人的欢心。对帝王的嘲讽隐含于“妃子笑”这一细节之中。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阅读理解那些精致的细节,揣摩其中寓含的主旨。摘自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205 年第 1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