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达标检测卷 A卷 学生版

上传人:尘埃****22 文档编号:177646887 上传时间:2021-03-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达标检测卷 A卷 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达标检测卷 A卷 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达标检测卷 A卷 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达标检测卷 A卷 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达标检测卷 A卷 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达标检测卷 A卷 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达标检测卷 A卷 学生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3高二下学期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历 史 (A)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 黟县涌现出许多具有徽派建筑艺术

2、特色的古村落,西递和宏村就是两个最有代表性的皖南古村落。下列建筑位于宏村中的是()履福堂 承志堂 南湖书院 敬爱堂A B C D2陕西岐山有一周天子宗庙建筑遗址。整个建筑布局由南而北为影壁、门道、前堂,过廊居中,后边为后室,南北构成一一(去掉)中轴线:东西两侧配置门房、厢房,左右对称;由前至后又形成前院、中院和东西小院,中院和两小院四周有回廊,布局井然有序。下列建筑文化遗产中,也具有这一布局特色的是()秦始皇陵中的陵园建筑 北京紫禁城的故宫建筑平遥古城的古民居建筑 西藏大昭寺的主体建筑A B C D3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

3、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下列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A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B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C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D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4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1454年出版的圣经。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否则书籍仍不能增加起来。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撒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C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

4、提 D知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5190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61954年召开的“全国中学教育会议”上,中央领导指出“学生都想当干部,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1955年全国文教工作会议决定“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这表明当时()A劳动价值观念受到轻视 B社会主义建设影响教育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

5、施 D人才培养目标脱离生产实际7“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下列与该诗歌描绘的时代相吻合的有()有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可以合着音乐歌唱的文体盛行汪彦济举家定居宏村欧洲出现了活字印刷品夜市开始出现A B C D81952 年我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政府接办改造了65所私立高校,重工轻理,取消不少学校的政法、财经等人文学科。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经济建设的需求迫切9对于教育,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

6、育问题解决好。这是因为()A发展教育比实行改革开放更重要 B教育对国家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C改革开放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 D发展教育是国家既定的优先战略10196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改变学习俄语和其他外语人数的比例,需要扩大外语教育的规模,提倡大中小学外语教育“一条龙服务”。该政策出台的背景是()A外交新局面的打开 B“一五计划”的开展C国际格局发生巨变 D中苏关系的持续恶化111952年,新中国初期对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是部分调整的院校数据。据此可知,院系调整()项目调整前调整后高校总数211所182所综合大学55所13所工科院校33所39所师

7、范院校12所32所农林院校17所29所A适应了国家经济战略的需要 B建成了学科专业齐全的院校体系C完成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 D提高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121952年,国家教育计划按照产业部门、行业甚至是按产品来设立学院、系科和专业(例如拖拉机学院、坦克系等),以及确定招生和学生分配。此举()A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B完善了国民教育体系C改变了教育落后的局面 D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13明儒讲学之所,书院外,还有针对大众寺观祠宇的定期集会。著名学者钱德洪、陈时芳、王歌等集会开讲,听众动辄上千,樵夫、陶匠、农工商贾无不听讲。材料反映出明代()A儒学教育得以普及 B儒学义利观已改变C程朱理学成为主流

8、 D儒学已走向世俗化14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设有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2006年底,我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03所,在校的法律专业本科生接近30万人。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近700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这反映出()A教育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B法学专业成为最热门专业C教育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D教育与国内形势密切相关15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兴起新的边疆研究高潮,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从近代的边界问题研究转向历史疆域、边疆治理研究并重,从单一的边疆历史地理研究到融合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跨学科的研究。这一转变主要说明()A经济发展是边疆史研究

9、的主要内容 B时代需要促进边疆史学研究的发展C边疆史研究确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学科交叉研究是史学发展必然趋势16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人文学科,大量增设了工科专业;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90年代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985工程”计划;2016年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政治因素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起着主导的作用B新时期教育改革是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C高校改革主要是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发展的需要D高校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171954年2月,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提出:

10、“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1954年文化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中提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应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而奋斗。”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旨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 B体现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过渡C直接促成完整国民教育体系建立 D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181979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成立。外研社发展至今,出版图书中除英、法、日等大语种外,还有越南、老挝等小语种,更有一些“世人罕闻”的非洲部族语,如僧加罗语、斯瓦希里语和豪萨语等。外研社的发展反映了()A中国的外语教育已经处于世界先进的行列B改革开放已经取

11、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C外语人才基本满足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D中国人走向世界、寻求发展的渴望与尝试19雅典卫城是自然景观、建筑结构、公共用途的理想结合。卫城背后的山,既不会高到喧宾夺主,也不会低到可有可无。山与诸神庙的结合,让卫城变成了最理想的公共场所,战时,起着堡垒作用,和平时期,是人民朝拜的圣地。对外部来说,这也是希腊人自豪和力量、以及天才艺术创造力的有形物证。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它作出这样的评价:“雅典卫城显示着希腊1000多年繁荣的文明、神话和宗教,包含了古希腊艺术的四个最伟大的杰作巴特农神庙、通廊、伊瑞克提翁神庙和雅典娜胜利神庙,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传统思想的象征。”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雅

12、典卫城是兼具祭神与防卫的建筑B雅典卫城是西方建筑史上巧妙利用地形进行建筑布局的杰作C雅典卫城体现了和平友谊、公平竞争、奋发上进等人文精神D雅典卫城的地位是古希腊文明的代表,是世界传统思想的象征20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宋代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下列选项中,能够代表宋代文化成就的有()苏轼 孩儿枕 白鹿洞书院 盛世滋生图A B C D21徽州古村落中对某村落的布局这样写道:“整个村落以 为中心布局设计,前后两条溪流成弧形绕堂而过,流经家家户户门前,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格局。在村西的西溪出口处,挖了一亩大的水塘,修建水口,在周围修筑亭台楼阁和石拱桥,广植树木,以蓄水挡风。”文中

13、 处应填入()A敬爱堂 B履福堂 C承志堂 D乐叙堂22唐初,进士、秀才多来自(国家)学校,生徒占优势。但因为国学生徒多是达官贵戚的纨绔子弟,使得(国家)学校呈陵替之势,特别是武则天执政时,学校殆废。安史之乱后,乡贡(私学)成为科举的主要来源。这种变化说明()A科举制度严重阻碍学校发展 B士族政治冲击了教育发展C教育变革适应官僚政治需要 D科举录取途径日益多元化23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A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籍 B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C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D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24文学作品往往也能反映当时的某些历史现象。唐诗题宇文褧山寺读书院中说:“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亦云:“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这表明当时()A儒生出世倾向明显 B民间书院发展迅速C儒释道三家同质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