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760849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橡皮网 - 正确地成长()2015年汕头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语 文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巩固/恐龙 碾米/捻线 禁止/忍俊不禁 B.踊跃/蚕蛹 殿堂/绽放 数落/数见不鲜C.品味/冒昧 宽宥/辛酉 拮据/据情而断 D.冲刺/荆棘 急骤/飓风 似乎/似是而非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好的文艺作品形神兼备,能触动人的灵魂,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洞穿力量;好的文艺作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努力创作出一批批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作品,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

2、,确保中华文化绵延不断。A.洞穿 B.温润 C.一脉相承 D.绵延不断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影中国合伙人讲述了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浪潮中,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社会责任寄托奋斗梦想、用民族荣誉激发创业勇气。B.放开生育两孩,不仅可以有效改变人口年龄结构,还能增加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改善性别比失衡的现象。C.广东省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已基本定型,如果新的方案上半年审议通过,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能够实现该新方案。D.是否能在“面向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这个高度上进行创作,是否能“讲出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 ,决定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进而决定了它的传播力和魅力

3、。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主张用仁爱原则协调人际关系,践行“忠恕之道” 。“仁”是儒家人学价值观的核心理念,由孔子率先提出。所谓爱人,就是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来看待,并以此为原则沟通人我关系、结成社会群体。所谓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论语中, “仁”字出现达 109次之多。这是孔子关于“仁”的解释中最简洁也最深刻的一条。A. B. C. D.二、本大题 7小题,共 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 ,完成 5-9小题。橡皮网 - 正确地成长()二、阅读下面的文言

4、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 ,完成 59小题。詹体仁,字元善,建宁浦城人。父慥,与胡宏、刘子翚游,调赣州信丰尉。金人渝盟,慥见张浚论灭金秘计,浚辟为属。体仁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调饶州浮梁尉。郡上体仁获盗功状当赏,体仁曰:“以是受赏,非愿也。 ”谢不就。为泉州晋江丞。入为太学录,升太学博士、太常博士,迁太常丞,摄金部郎官。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就升司农少卿。奏蠲诸郡赋输积欠百余万。有逃卒千人入大冶,铁铸钱,剽掠为变。体仁语戎帅:“此去京师千余里,若比上请得报,贼势张矣。宜速加诛讨。 ”帅用其言,群党悉散。孝宗崩。时议大行皇帝谥,体仁言:“寿皇圣帝事德寿二十余年,极天下

5、之养,谅阴三年,不御常服,汉、唐以来未之有,宜谥曰孝 。 ”卒用其言。孝宗将复土,体仁言:“永阜陵地势卑下,非所以妥安神灵。 ”与宰相异议,除太府卿。寻直龙图阁、知福州,言者竟以前论山陵事罢之。退居霅川,日以经史自娱,人莫窥其际。始,体仁使浙右,时苏师旦胥吏执役,后倚侂胄躐跻大官,至是遣介通殷勤。体仁曰:“小人乘君子之器,祸至无日矣,乌得以污我!”未几,果败。复直龙图阁、知静江府,阁十县税钱一万四千,蠲杂赋八千。移守鄂州,除司农卿,复总湖广饷事。时岁凶艰食,即以便宜发廪振救而后以闻。侂胄建议开边,一时争谈兵以规进用。体仁移书庙堂,言兵不可轻动,宜遵养俟时。皇甫斌自以将家子,好言兵,体仁语僚属,

6、谓斌必败,已而果然。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根诸理。周必大当国,体仁尝疏荐三十余人,皆当世知名士。郡人真德秀早从其游,尝问居官莅民之法,体仁曰:“尽心、平心而已。尽心则无愧,平心则无偏。 ”世服其确论云。(选自宋史詹体仁传 ,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与胡宏、刘子翚游 游:游历 B.金人渝盟 渝:违背C.至是遣介通殷勤 介:介绍D.一时争谈兵以规进用 规:计划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以是受赏,非愿也有逃卒千人入大冶,铁铸钱,剽掠为变时苏师旦胥吏执役A. 其 因 以 B.

7、所 为 与C. 其 因 与 D. 所 为 以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橡皮网 - 正确地成长()A.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根诸理B.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根诸理C.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根诸理D.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根诸理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光宗在位时,有一千多逃跑的士兵进入大冶境内,他们胡作非为。詹体仁认为平定祸乱没有必要请示朝廷,可立即加以讨伐。B.詹体仁关心

8、百姓的疾苦,多次主张免除百姓的部分赋税。C.詹体仁对孝宗的皇陵选址与宰相意见不同,最终因为此事被罢官。D.詹体仁认为做官治民的方法是尽心、平心。因为尽心就心中无愧,平心就不会有偏袒。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 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 分)时岁凶艰食,即以便宜发廪振救而后以闻。 (4 分)周必大当国,体仁尝疏荐三十余人,皆当世知名士。 (3 分)(2)请找出两个表现詹体仁有远见之明的事例。 (3 分)10.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回答问题。 (7 分)中吕 普天乐滕 宾淡烟迷,遥山翠,秋天雁唳,夜月猿啼。小径幽,茅檐僻,秋色南山独相对,傲西风菊绽东篱。疏林鸟栖,残

9、霞散绮 ,归去来兮。 绮:锦缎。10此曲在景物描写方面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原曲作简要赏析。 (3分)这首散曲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原曲简要分析。 (4 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题,多选只按前 3题计分) (6 分)(1 ) ,知和而和, ,亦不可行也。 橡皮网 - 正确地成长()(论语 )(2)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剑阁峥嵘而崔嵬, ,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李白蜀道难 )(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毛泽东沁园春独立寒秋 )三、本大题 4小题,共 16分。阅读下

10、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真情实感”论的贫乏和僵化现代和当代散文缺乏系统的理论,散文理论界影响最大的是“真情实感论” 。其著名论述是:“散文创作是一种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 ”“它主要是以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 ”不难看出,事实上把散文的特殊性定性在“真情实感” ,也就是抒情性上。这种“真情实感论”在相当一个时期中,拥有相当的权威,至今仍然得到学界并不敏感的人士的广泛认同。但这样的理论是极其粗陋的。首先,真情实感并不是散文的特点,而是一切文学共同的性质。其次,真情实感的强调,并非永恒现象,而是一种历史现象,最初出现在五四时期,是对“瞒和骗”的文学传统的反拨

11、,后来,是在新时期对“假大空”政治图解的颠覆。把这种理念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抽象出来,作为散文的永恒的性质,实质上是以抒情为半径为散文画地为牢。中国散文史乃至西方散文史上,并不全以抒情为务,不以抒情见长的散文杰作,比比皆是。不管是蒙田还是培根,不管是博尔赫斯的沙之书 ,还是罗兰巴特的艾菲尔铁塔 ,甚至是苏东坡的赤壁赋 ,诸葛亮的出师表 ,都不仅仅是以情动人的,其中的理性、智性,恰恰是文章的纲领和生命。这样的散文理论之所以独步一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话语霸权遮蔽了思维方法上的漏洞。第一个疏漏是把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散文观念当作永恒不变的规律。第二个疏漏比之第一个漏洞更加严重,那就是,真情实感,和巴金讲

12、真话一样,并不是文学的规律,而是对作家的道德要求。第三个遗漏,就散文而言,在表现情感时,并不一定局限于真和实,作为文学创作,最根本的规律乃是想象,更全面的说法应该是真假互补虚实相生。2-1-c-n-j-y因为没有西方现成的理论资源,也没有自己的像样的理论,散文不得不从历史和现状中直接进行概括。这就用得上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问题在于,流行的真情实感论,既没有逻辑的系统性,又没有历史的衍生性。它是一种抽象混沌,没有内部矛盾和转化。实际上,情和感并不是统一的,而是在矛盾中转化消长的。情的特点是动,但是,情是一种“黑暗的感觉” ,情之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要借助感觉才能传达,所以叫做“感动” 。

13、感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在情感冲击下发生“变异”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月是故乡明,贾宝玉第一眼看到林黛玉就说这个姑娘见过的,王维在散文中感到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橡皮网 - 正确地成长()这些在真情冲击下变异了的感觉,明显不是“实感” ,而是“虚感” 。通过这种“虚感”传达出来的感情是真情还是假情呢? 看不到内在矛盾,也就看不到运动发展、变化,从而对情与感的历史的消长视而不见。在散文历史的最初阶段,实用理性占着绝对的优势,情在散文中是被排斥的。至少到了魏晋以后,抒情才从实用理性中独立出来。晚明小品中提出独抒性灵,五四散文继承了这个传统。散文的抒情主题,其深层的矛盾,其实不仅在于感,而且在于理。主

14、情的极端就是用变异的感觉来抑制理性,走向极端就是情感的泛滥,变成了滥情、矫情、煽情。故到了二十世纪中叶,西方产生了抑制抒情的潮流,在中国的先锋诗人和小说家中,跳过情感,直接从感觉向审智方面深化,追求冷峻的智性成为主流,而散文却停留在真情实感的抒情中。直到余秋雨出现,他把诗的激情和文化的智性,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迈向了散文的新阶段,也就是从主情到主智的历史过渡。“真情实感论”如果真要成为一种严密的学科理论基础,起码要把情与感之间的虚和实,情与理之间的消和长作逻辑的同时又是历史的展开。它最大的缺失在于号称散文理论,却并未接触散文本身的特殊矛盾。(选自孙绍振审美阅读十五讲 ,有删节)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 题选对一项给 2分,选对两项给 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关于“真情实感论”的说法,错误的两项是A.“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