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版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733269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细版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详细版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详细版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详细版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详细版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详细版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细版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要点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体味文化 1、体味文化:文化形式各种各样。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得的。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

2、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对人的活动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要做到物质和精神都富有。二、文化与经济、政治5、1)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

3、经济以重要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3)文化在综合

4、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构成并影响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保证,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 )6、怎么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主体。 实施“人才兴文” 战略。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打造中华文化品牌。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感受文化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

5、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一是文化氛围的无形影响,二是参加文化生活的影响。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二、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

6、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已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增强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

7、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

8、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 。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意义和作用) 。(世界遗产分为三类: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2、怎么样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地位作用)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没有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

9、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原则:各国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5、尊重文化多样性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

10、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也属于整个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怎样做?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6、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

11、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7、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8、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传播媒介(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播被称为大众传媒。9、中学生应该怎么样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0、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总: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

12、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具体:对内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对外世界文化: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传统文化的继承1、 (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对人们的物质生

13、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的继承: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2、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在今天,即传统文化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传统文化的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

14、的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两面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因此,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

15、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产生的积极影响):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

16、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思想运动。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大大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教育(教育方式的变革)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 传道、授业、解惑 ”,把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