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77301969 上传时间:2021-03-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考古学家在河北临城县中羊村发现了属于战国后期赵国的墓葬群,该墓葬群采取了聚族而葬的方式,间距稠密,在2 25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150余座墓葬,分布整齐,排列有序。可见当时()A社会的等级结构层次分明 B周天子宗族礼制下移民间C地方的宗族力量由弱变强 D地方的的宗族力量依然强大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仅3次,聘(派手下卿大夫代为觐见天子)4次,朝见晋、楚等国国君却有32次,

2、聘竟多达56次。这反映出()A新的礼乐秩序取代周礼 B诸侯国之间发展不平衡C晋、楚已成为春秋霸主 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3学者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认为:“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揉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制度。”该观点认为分封制()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是对东方的殖民活动C. 推动地方融合发展 D. 埋下春秋动荡的隐患4“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材料反映

3、出()A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发展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5春秋时期,贵族在会盟、祭祀、宴请等国事活动中都把“赋诗”作为重要的政治手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把“诗教”作为重要的政治教化活动之一。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文学素养成为春秋时期选官制度的标准B诗经可作为研究春秋时期政治的史料C古代文艺作品创作追求政治教化功能 D儒学思想成为春秋时期社会主流思想6据研究,清明、重阳、春秋社日(祭祀土地神)、冬祭腊日(祭祀先祖)等传统节日,始于或兴盛于汉并在汉代形成定制。这反映了汉代()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农业经济的发展C礼文化制度的

4、世俗化 D新的儒学体系形成7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为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入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这一变化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B适应了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C促使了丞相制度的废除 D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8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A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9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

5、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意在强调()A“天人合一”思想B“君权神授”思想C“天人感应”思想D“弃恶从善”思想10两宋时期商人捐纳买官日益增多,对此一官员上奏称“一州一县无处无之,已仕者约以千计是皆豪猾兼并之徒,屠酤市贩之辈”。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两宋时期A平民阶层上行流动的路径畅通 B庇商恤商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C商人阶层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不对等 D商品经济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巨变11晋人张载在榷论中说,政府选拔人才时“碌碌然以取世资”,因此,一些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直将伏死嵚岑(高峻的山峰)之下”!这反映了该时期

6、()A皇帝征召把儒士排除在外 B察举制未能选出经世之才C庶族及寒门才俊备受压抑 D士人壮志难酬而消极出世12晋书记载:曹魏咸熙二年(256年),“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由此可知()A儒学理念影响九品中正制度 B州郡中正官严格举荐人才C中正官以门第为标准选拔人才 D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加强13秦置尚书于禁中,掌通章奏而已;自汉武帝后,尚书职权逐渐提高,但终两汉之世,尚书还是少府的属吏,其位秩不过千石;到隋唐,尚书省已是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了。尚书省的演变历程表明()A中枢权力机构的逐渐成熟 B皇权相权的矛盾

7、尖锐C古代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14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 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如下:这说明()入仕途径科举制入仕胥吏出职等杂色入仕开国功臣与降归入仕门荫入仕入仕途径不详人数54034416292306比例37%24%11%7%21%A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 B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C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 D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15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量出制入;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此改革()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适应土地

8、占有状况的变化C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16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地区时间赴试人数分配名额录取比例平江府(苏州)庆历中2004501绍兴二十六年2 000131531福州绍兴二十六年3 40062561淳熙十年15 000622421开禧间18 000543331A.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B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C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 D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需要17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

9、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18学者余英时在评价唐初三省制时认为,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以初唐时三省制下的政事堂制度最为接近儒家“圣君贤相”互相制衡的政治理想。这一论点的主要依据是唐初的三省制实行时( )A.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 B.对三省和君主的权力划定C.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D.解决了君权和相权的矛盾19

10、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A致力于社会稳定 B意在束缚人的行为C融儒释道为一体 D主张改良社会体制20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据学者统计,“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中”。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儒佛思想融合趋势显著 B寺院开放世俗倾向明显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山林寺院体现文人追求211890年,因基隆煤矿严重亏损,台湾巡抚刘铭传与一些商人签订合办合同:商人出资20万两白银,负责日常经营;官府

11、以不动产作价10万两为官本,对煤矿的用人、财务不予过问。此事奏报朝廷,总理衙门和户部激烈反对。1892年,基隆煤矿停产。由此可见()A. 中体西用不合时宜 B. 官商合办的弊端明显C. 官僚集团内斗严重 D. 社会近代化阻力巨大22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拥戴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明神宗意欲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立为太子。这场国本之争反映了()A文官体制对皇权的制约 B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C皇帝失去了太子册立权 D历朝遵循嫡长子继承制23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朝代 秦汉 唐 宋 元 明 清 次数 3

12、754938745135 1055 344频率 0.85 次/年 1.7 次/年 2.7 次/年 5.31 次/年 18.5 次/年 19.9 次/年 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24李贽在著作中把一向被斥为“聚敛之臣”的桑弘羊列为富国名臣。在叙述桑弘羊的主要理财措施盐铁、均输(调剂运输)平准(平抑物价)酒榷之后,对昔日史家作出的“民不益赋(增加赋税)而天下用饶”的评价,李贽一再赞叹道:“真,真!”材料反映了()A桑氏理财措施促进市场竞争 B汉朝重农抑商 政策的松弛C明朝工商皆本观念开始出现 D李贽重民安民的民本

13、思想25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A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2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指出:“在反日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学生们证明他们自己是一支新的政治力量。上海的商人们出于同情也关门停业,举行为期一周的爱国罢市。上海约四十个工厂的工人也由于爱国而举行罢工。这场由主要阶级参加并在群众行动上达到新水平的真正的全国性运动取得了胜利。”此次运动()A. 导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 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群众广泛

14、参与C. 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有力指导 D. 推动中国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27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这表明太平天国()A主张均分产品 B达到军事全盛C调整经济政策 D开始封王建制28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在晚清得以推行,它的推行()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家29美国学者费正清和赖世和认为,“中国初期的近代化,着手强健有力,在今日也令人感到印象深刻。和日本成为对比仅在以后发生,如果1860年间外人赌成败胜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