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考点矫正卷05名句默写强化训练二(新高考八省联考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77291836 上传时间:2021-03-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考点矫正卷05名句默写强化训练二(新高考八省联考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考点矫正卷05名句默写强化训练二(新高考八省联考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考点矫正卷05名句默写强化训练二(新高考八省联考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考点矫正卷05名句默写强化训练二(新高考八省联考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考点矫正卷05名句默写强化训练二(新高考八省联考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考点矫正卷05名句默写强化训练二(新高考八省联考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考点矫正卷05名句默写强化训练二(新高考八省联考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黄金考点“测试+矫正1+1”训练卷(二)矫正卷05 名句默写强化训练【江苏版】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来论证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从而说明能否以诚相待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关键,这两句是:_,_。(2)我国古典诗词常用“美人”来寄寓政治理想,对“美人”的追求表达了贤臣对明君的渴望,比如离骚中的“_”。“美人”也可以是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面对被贬黄州的境遇,苏轼只能扼腕叹息,发出“_”的咏叹。(3)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劝学中,“_,_”两句与新时代我们所大力倡导和弘扬的务实态度、实干精神不谋而合。【答案】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2、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恐美人之迟暮 望美人兮天一方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2)临安春雨初霁中“_,_”两句通过描写文人雅事,将作者被闲置的落寞之感蕴藏在恬适平静的表象下。(3)过秦论鉴于秦由盛及衰的过程,提出其灭亡是由于“_”;六国论中“_”则是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割地而灭亡的教训,不要被敌国胁迫而进贡。【答案】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

3、侍坐中写孔子的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孔子回答曾皙说,“_,_”,所以子路讲述志向后他笑了。(2)杜甫的蜀相一诗中,“_,_”在描写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时,巧妙渗进主观情意,蕴含无限感怆。(3)姜夔扬州慢起笔点明扬州昔时之繁盛,用“_,_”两句转入现时荒凉景象,在对比反衬中蕴含黍离之悲。【答案】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_,_”,呼吁当权者能够不拘一格、任人唯贤。(2)在登泰山记中,“_,_”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

4、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3)“狼山、黑山、关山”自古即与边疆战事有关,唐诗中有很多有关这些意象的诗句,比如“_,_”【答案】未必人间无好汉 谁与宽些尺度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凭箜篌引中“_”一句用水生动物听到音乐的反应来表现李凭演奏箜篌艺术的高超;赤壁赋中用相同手法写洞箫吹奏艺术的一句是“_”。(2)清代画家徐扬艺的姑苏繁华图写阊门“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景象与柳永望海潮中“_,_”描绘的钱塘景象极其相似。(3)曹操短歌行

5、用比喻慨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_,_”。【答案】老鱼跳波瘦蛟舞 舞幽壑之潜蛟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表达出昔日之事不可挽回、未来还有补救机会的觉醒。(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琵琶女年少时就技艺超群、容貌出众的诗句是:“_,_”(3)古典诗词中同一物象可以表达不同情感。同一种鸟,在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_”一句中,双宿双飞的形象象征了爱情;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一句中,凄切的啼声增添了听者的愁绪。【答案】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双双金鹧鸪 山

6、深闻鹧鸪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蜀相中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歌咏诸葛亮的丰功伟绩。陆游的书愤中同样歌咏诸葛亮的句子是“_,_”。(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_,_”两句既是对种树人提出的保全树木天性的要求,对我们如何育人也有启发意义。(3)唐人诗中常用“杜鹃”这一意象来表达凄伤之情或眷恋故土之意,如 “_,_”。【答案】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表达自己的觉悟与决绝之心。(2)杜甫登岳阳楼中“_,_”两句灵

7、动地描述出了洞庭湖烟波浩翰、壮阔磅礴的不凡气势,对仗工整,用语精练,被王士稹赞为“雄跨今古”。(3)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句“_,_”写出了团结他人与轻视他人会造成不同的结果。【答案】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礼运中“_,_”意思相似。(2)种树郭橐驼传中“勿动勿虑,去不复顾。_,_”一句是种树经验总结。(3)读书人有书斋生活,如刘禹锡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归有光有“_,_”。【答案】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借书满架 偃仰

8、啸歌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那就是“_,_”。(2)杜甫登高中“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悲秋情感。(3)我国古典诗词常用“美人”来寄寓政治理想,对“美人”的追求表达了贤臣对明君的渴望,比如离骚中的“_”。“美人”也可以是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面对被贬黄州的境遇,苏轼只能扼腕叹息,发出“_”的咏叹。【答案】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恐美人之迟暮 望美人兮天一方 【河北版】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_,_”两句以雄鹰和一般的鸟为喻,形象

9、地说明道不同则不相为谋的道理。(2)荀子劝学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用“蚓”和“蟹”做对比,写“蟹”时,虽_”,却“_”(3)刘禹锡陋室铭中“_,_”两句叙写陋室主人远离音乐和公务,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答案】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了辛弃疾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慨叹的词句是:“_,_”。(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既暗示了自

10、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的句子是:“_,_。”【答案】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氓中“_,_”两句写了女子与男子对搬运嫁妆的约定,反映了当时的婚俗。(2)宋词“锦瑟华年谁与度”中的“锦瑟华年”这一典故源于唐代李商隐锦瑟诗中的“_,_”两句。(3)在游山西村中,陆游行走于山间水畔悟道于心,紧接着描述风俗民情的两句是“_,_”。【答案】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琵琶女向白居易倾诉身世遭

11、遇,表示自己因怀念年轻时光,而感伤落泪的句子是:“_,_”。(2)阿房宫赋从多角度铺叙阿房宫耗费巨大,其中写到架在梁上的椽子“_”,突出的钉头“_”。(3)醉翁亭记中,描绘了滁州山间的四季之美,其中春、夏的景象是:“_,_”。【答案】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在庾之粟粒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高 中发出“_,_”的感慨,抒发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2)韩愈师说中用“_,_”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英雄的风流余韵经历无数历史风雨而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_,_。【答案】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1)红楼梦中俗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的“_,_”两句。(2)庄子逍遥游中,作者认为,到百里之外去,则要做“_”的准备到千里之外去,则要做“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