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10年春季启用)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7290927 上传时间:2021-03-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管理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10年春季启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代管理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10年春季启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现代管理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10年春季启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现代管理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10年春季启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现代管理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10年春季启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管理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10年春季启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管理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10年春季启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管理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10年春季启用) 中央电大教务处教学管理科 2009年12月22日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现代管理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

2、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二、课程选用的文字教材本课程采用的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辅助教材。主教材,管理学基础(第2版),由王绪君主编,刘文纲副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辅助教材,管理学基础导学,由刘爱君、霍丙森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对于选修“现代管理原理”课程的学生,其中的部分内容不作考核要求,请注意本大纲的“

3、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以它为基础派生的课程为相关专业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诸如市场营销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2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

4、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五、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3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六、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教学过程中,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掌握,要求学生非常清楚地理解有关知识和技能并能

5、够灵活运用。熟悉,要求学生理解有关知识和技能。了解,要求学生知道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第二部分 媒体分配一、课程的基本结构本课程设五篇十三章,篇章结构如下: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篇 计划第三章计划第四章目标管理第五章战略管理第六章 决策第三篇 组织第七章组织结构设计第八章 人员配备第四篇 领导第九章领导第十章激励第十一章沟通第五篇 控制第十二章控制基础第十三章控制系统与方法二、学时分配比例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序号教学内容学时1管理与管理学48人员配备42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59领导43计划410激励44目标管理411沟通45战略管理512控制基础

6、46决策413控制系统与方法47组织结构设计414总计54三、多媒体教材1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辅助教材。主教材-管理学基础主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其内容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基本内容。辅助教材-管理学基础导学辅助教材是为文字主教材配套编写的学习指导书,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教材的内容。它包括自学进度建议、内容框架图、内容提要、自测练习、模拟实战、典型案例等几个栏目。2.录像教材针对文字教材的重难点问题,已经录制了10讲录像教材。内容分别是管理概论、计划与目标管理、企业战略、决策、组织与人事、领导、激励与沟通、控制。另外,还有2讲系统串讲课。该录像由北京工商大学刘文纲副教授主讲,中央广播电视大

7、学音像出版社出版。3.IP课件按照文字教材的篇章顺序进行系统讲授,每章1讲,共录制了13讲。由国家统计局培训中心霍丙森副教授主讲。4其他教学手段主要是网上资源、期刊辅导等,以帮助学生自学为目的,指出学习要求和重点内容,适当阐释难点问题。四、教学环节1电视课这是广播电视大学的重要教学环节,以专题讲授为主。2自学自学是学员重要的学习手段,以文字教材为主要学习对象,学员应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自学时间。3面授辅导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文字教材为依据,采用讲解重难点问题、分析典型案例、讲评形考任务等方式,并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学习、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考核考核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验

8、收。本课程的考核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应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本课程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 管理的含义、性质及职能一、管理的含义二、管理的性质三、管理的职能第二节 管理者角色及技能一、管理者的分类二、管理者角色(不作考核要求)三、管理者技能第三节 管理与组织环境一、组织环境构成二、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对环境的管理第四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重点:管理的内涵与性质;管理者技能;管理

9、的职能;环境与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性质;管理与组织环境的关系。2.熟悉管理职能,管理者技能。3.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萌芽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第三节 行为科学理论一、梅奥及霍桑实验二、人际关系学说三、有关行为科学的理论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一、管理过程学派二、经验学派三、系统管理学派四、决策理论学派五、管理科学学派六、权变理论学派第五节 管理理论新发展一、企业文化二、学习型组织三、企业再造教学重点:泰罗及科学管理理

10、论,法约尔及一般行政管理理论;霍桑试验,人际关系学说;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教学要求:1掌握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2熟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学派及其主要观点;组织环境变化的新趋势。3了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第二篇 计划第三章 计划第一节 计划工作概述一、计划工作的含义和重要性二、计划工作性质三、计划类型第二节 计划工作程序一、机会分析二、确定目标四、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五、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六、选择方案七、计划分解八、编制预算第三节 计划工作一般方法一、预测技术二、滚动计划法三、计划评审技术四、线性规划法教学重点:

11、计划的定义和分类;计划工作程序与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计划工作的概念和性质,计划的种类。2熟悉计划工作程序。3了解滚动计划法、线性规划法。第四章目标管理(不作考核要求) 第一节 目标的确立一、目标的含义二、目标的性质三、确定目标的原则第二节 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一、目标管理的产生二、目标管理的发展第三节 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与应用一、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二、目标管理的应用与评价 教学重点:确定目标的原则;目标管理的含义;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教学要求:1掌握目标的含义和性质,确定目标的原则,目标管理的含义。2熟悉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目标管理的利弊。3了解目标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第五章 战略管理第一节

12、战略概述一、战略的涵义和特征二、战略构成要素三、战略体系构成第二节 战略管理过程一、战略分析二、战略制定三、战略实施及控制第三节 总体战略一、稳定型战略二、发展型战略三、收缩型战略四、总体战略的选择第四节 竞争战略一、成本领先战略二、差异化战略 三、集中化战略教学重点:战略管理的含义和特点;战略构成要素;公司层战略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战略的选择。教学要求:1掌握战略管理的含义和特点。2熟悉战略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熟悉公司层战略的主要类型和特点。3了解不同类型战略的实施条件或适用情况。第六章 决策第一节 决策含义和分类一、决策的含义二、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三、决策的类型四、现代企业管理决策的新特点(不作考核要求)第二节 决策过程一、识别问题二、确定决策目标三、拟定可行方案四、分析评价方案五、选择方案六、贯彻实施七、追踪检查第三节 决策方法一、定性决策方法二、定量的决策方法(其中,“盈亏平衡点法的主要应用”,不作考核要求)教学重点:决策的含义;决策类型;决策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决策的含义和作用;决策的类型;决策程序。2.熟悉决策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3.了解决策的原则。第三篇 组 织第七章 组织结构设计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计工作原则及影响因素一、组织结构及组织结构设计的含义二、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三、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第二节 组织结构形式一、直线制结构二、职能制结构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