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文读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673479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语文读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利用《语文读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利用《语文读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利用《语文读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利用《语文读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语文读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语文读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朱姝利用语文读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摘要 阅读是人的一种需要,阅读应该成为我们突破日常生活、打破时空限制而获得自我救赎的重要的生活方式。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引起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读本 (后简称语文读本 ) ,收录了金庸的武侠小说片断天龙八部和王度庐的武侠小说片断卧虎藏龙引发了激烈的争鸣与讨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以及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读本的学习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再度成为教育专家讨论的中心议题。

2、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读本的使用情况令人担忧,目前没有文章或书籍对语文读本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更没有关于语文读本实施策略的综合建构。针对此种情况,本篇论文就语文读本的特点和功能进行探究;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进而对语文读本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剖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利用语文读本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旨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提高语文读本的使用频率,最大限度利用学生手中的阅读资源,发挥语文读本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文读本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后简称语文教学大纲 )编写的,

3、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 (试验修订版必修) (后简称语文读本 ) ,是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写目的是“加强课外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积累”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明确的编写目的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2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性质。 语文读本全套共六册,与教科书配套使用,分阅读和写作两个部分,侧重阅读,阅读包括一般文章、文学作品、文言文、语言运用知识等,以“时文”为主。在语文读本中,无论是哪一类文章,只要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独立思考,比较、分析和

4、归纳,都会汲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全面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批判精神。一 利用语文读本形成高中语文阅读课程整体化阅读教学,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以阅读为核心。教师要遵循阅读规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变无序阅读为有序阅读,变盲目阅读为有针对性阅读,变封闭型阅读为开放型阅读。就整个高中三年来说,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册语文书教学重点的不同,结合语文读本形成高中阅读课程的整体化。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第六册第一单 元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中国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一)诗经离骚汉魏晋诗歌中国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二)哲学论文随笔科技论文说明文第二单

5、元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一)杂文 唐诗、宋词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文艺学论文、随笔语言学论文第三单 元演讲词 科技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三)中国现当代戏剧、外国戏剧阿 Q正传红楼梦第四单 元序言 文艺随笔 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中国古代戏曲西方现代主义文史记3(三) 学第 五单 元先秦史传散文汉魏晋散文宋代散文 古代散文 李白杜甫诗歌第 六单 元先秦诸子散文唐代散文 明清散文 古代散文、文言小说孟子表 一 高中语文教材结构表(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上表可以看出,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二册) ,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我国现当代文章、外国文章、中外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

6、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第三、四册) ,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阶段(第五、六册) ,学习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学生研讨、评价论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一阅读重在培养学生阅读一般文章的能力,高二阅读重在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阅读重在培养学生进行专题性研究的能力。在高中三个年级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阅读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序列。教师对于语文教材有了深入浅出

7、的分析之后,就可以根据每个阶段的阅读重点将课内所讲的内容和课外语文读本的阅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系统。教师可以根据每一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把语文读本中的大量文章进一步分成必读篇目和选读篇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课外阅读,打开层次,因材施教。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通过大量的阅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合理、有效、科学地使用语文读本从而培养学生质疑、研究、解疑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能力。二 利用语文读本以读带写,以写促读4阅读是写作

8、的逆向运转。如果说写作是“察物创意缀文”的过程,那么,阅读则是“披文得意及物”的过程。阅读作为读者心智和行为的双线运行过程,先要求“感言辨体,入情得意” ,把作者物化的书面言语内化为读者的内部言语,即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此之谓阅读的“意化”过程,包括文意的具体化、文意的简约化、文意的系统化;后要求“运思及物” ,把读者的内部言语外化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即把阅读所得的精神营养释放出来,转化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量,此之谓阅读的“物化”过程,包括心得的言语化、心得的灵活化、心得的实践化。这就是阅读的“意化”和“物化”双重转化原理。所谓“语文能力, 读占鳌头” 就是指语文教学总要秉着“语、文

9、合一,以文为主”的精神,坚持“写作以阅读为基础”的原则,遵循“以读、写,带动听、说”的训练方略。以往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不外乎给学生提出一个题目(一个话题) ,或让学生在课堂上按指定的时间完成,或让学生回家随意完成。这种做法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据笔者对本校高中三个年级的三百名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有 90% 的学生对这种作文教学方式感到厌烦与无奈。所厌烦的是,教师出的题目、写作的方式太死板,在写作过程中,能够使用的材料太少,激发不起写作的欲望。但是迫于教师的压力,无可奈何,以致有的学生胡乱写质量极低的文章应付差事,有的学生找有关作文书籍抄袭一篇上交,更有甚者以各种理由为借口,索性不交。

10、致使高中的作文教学形同虚设,根本就没有落到实处。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语文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够激发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立场、看法、情感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多读多写,多读多得” 。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博览群书,开卷有益。教师可以借助语文读本中的实用写作指导单元和优秀作文单元,结合语文教材的写作内容(见表二) ,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各种文体的特点、布局谋篇、材料取舍、过渡呼应以及语言运用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地点拨、讲解,把作文写作方法的指导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语文读本的过程中,寻章摘句、抄写佳词佳段,有意识地

11、学习优秀文章事例的语言,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一方面让学生在抄写的过程中锤炼自己的语言。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读语文读本中文章,而后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任意选择、形式可长可短、强调有感而发、有理有据,从读过渡到写,以读带动写。5学生在写作中显露出的才情是其阅读积累后,文字表现能力提升的外化。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到文思枯竭,材料匮乏时,他们就会主动地寻找资料,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开始被动阅读,之后逐步过度到主动阅读,需要老师引导并指导学生广泛地涉猎课外书籍。对于语文来说,课外阅读可以从语文读本开始。阅读与写作的联系非常密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丰富的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广博的阅读可以

12、为写作提供多样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样式。学生在阅读的思考过程中提升写作的思辨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揣摩判断写作技巧。从而形成由写到读、由读到写的良性循环。表 二 高中语文教材写作内容结构表(人民教育出版社)三 利用语文读本展开专项练习,与高考结合,缓解教与学、学与考的矛盾。在语文读本中确实有大量的文质兼美、深刻透辟的文章,学生阅读后也有阅读快感;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总感觉读课外书浪费了大量时间,收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高考的帮助不大。这就要求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导。目前的高考语文考试只有一种形式,就是用语言运用能力模块、现代文阅读能力模块、古诗词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第六册第

13、一单元感受与思考写出人物的个性议论要有理有据作点辨证分析综述 立意与选材第二单元想象与联想写出事件的波澜议论要有条有理札记、随笔科学小品 思路与结构第三单元再现与表现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散文 小小说 自然科学小论文文体与文风第四单元个性与创新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诗歌 寓言故事科幻小说社会生活评论本色与文采第五单元自由写作实践6阅读鉴赏能力模块和写作能力模块组合成的一张张试卷来考学生,统一的试卷、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地点。高考的急功近利必然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与高考联系紧密的内容学习,忽略甚至放弃了对自身素质提高有极大帮助的阅读。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对阅读能

14、力考查的要求就明确写到: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和古典诗词、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文学类作品。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提出了不同的阅读要求:表 三 高考对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文章重点语句透彻理解的能力;对文章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总结的能力;对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能力以及对作者含蓄的言外之义的理解能力;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认识能力,包括对各类文体的认识,对文章立意、结构、构思、语言的认识。要想缓解高考与平时语文学习的矛盾与冲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语文读本中的一系列知识短文,作为高考解题技巧的补充。在这个层面上,课外阅读更多的体

15、现了语文工具性特征。分类 文言文与古典诗词 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文学类作品要求1 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 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3 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4 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5 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6 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7 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8 古典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1 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2 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与解释3 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4 作品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5 作品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6 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7 依据作品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8 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技巧和形象的鉴赏9 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态度的评价7教师如果想利用语文读

16、本进行与高考知识相联系的教学,那么首先要了解高考要求、内容,然后从宏观上把握语文读本的框架,微观上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和特点以及篇目之间的联系,进而结合课内教学的进度,有的放矢地制订计划,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四 利用语文读本 开展多种模式的课外阅读1 以语文读本为资源,设置选修课程在课程改革中,不少学校在分析学校办学优势和资源配置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构建了各具特色的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往往形式活泼,新颖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要求,按照课程目标,利用语文读本现有资料开设选修课程,这无疑将是对语文读本最好、最便捷的使用。选修课的内容和实施方式,可以是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例如:语文读本第一册中,可以根据其内容,安排“中国现当代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