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中的心与意之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654797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行中的心与意之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修行中的心与意之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修行中的心与意之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修行中的心与意之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修行中的心与意之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修行中的心与意之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行中的心与意之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修行中的心与意之辨暨那些说西游记里有金丹大道修炼方法的都是外行观后感一位会员写了一篇那些说西游记里有金丹大道修炼方法的都是外行的文章,版主颇不以为然,中间夹着部分会员的评论,一时间跟贴达八页之多,好不热闹。正如一位会员说的“版主与楼主论坛斗法 诸会员各抒己见 另有长老助战 众会员默默参观 连看七页类容 精彩比西游记有余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浪来浪往浪打浪啊。 两位主人公师父要是出场就更精彩了,一位师父非常人,一位师父不是人(绝对没有其他意思,说的事实啊)。使劲的斗法吧,多泄露点天机更好啊!”我也是连看八页的,看来看去感觉一开始两位还是学术上的辩论,到了后期就变成了义气之争了。辩论的目的是为了

2、说理,理越辩方能越明,一人提问另一人回答,然后在给对方提出问题,双方唇枪舌剑,不是为了说服对方,而是为了告诉那些听辩论的人什么才是正确的东西(起码是辩论双方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这才是辩论的正途。下面我所写的东西,本意不是要参与到双方的辩论中去,而是想把自己的感悟告诉读者。只是想对文章的作者(以下简称楼主)和刘金生先生(以下简称版主),所提出的问题谈一些一些我个人的看法而已,紧此而已!一、 心猿、意马的问题:贴子中有人说心猿就是意马,意马就是心猿我不敢苟同。什么是心?先从祖国传统医学的角度说起,中医认为心分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

3、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脏唯心所使也。”这是指血肉之心,所藏为思虑之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这是指神明之心,任,是接受,担任之意。这是说明接受外界客观事物的信息并作出反应的是心。黄帝内经又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更加明确地指出了心是产生神志活动的场所。也就是说心是神之载体,神由心产生是心变化之妙用,并进一步指出心的本体是无为不动的,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元神之性也,以有为临之,则其所动者,欲念之性也,由此可见,心的本体处于欲念之动状态下,便可生欲神,心的本体处于清静无为状态下,便可生元神(就是两精相搏谓之神的那个神,可生三魂七魄及诸体之神的那个神

4、)。修行中所说的“心”当然是和这两种心都有关系,但与神明之心关系更大一些!那么什么是意呢?心有所忆谓之意!而意之所存谓之志!有了前面的论述大家就好理解了,“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也就是说接受外界客观事物的信息并作出反应的是心!“而做出的这个反映”就是意!那么意能直接产生作用吗?答案是“不能”的,传统医学认为“意”只是一个动机,把意变成能产生作用的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意识,是要靠“志”的,通常我们说的意志力就是从这里来的。修行的过程中,炼意的过程其实是炼意、炼志的过程,庄子借孔子之口在人世间中说了一段很经典的法诀“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

5、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便是为什么要重视意志力的锻炼的原因。孟子也说过“志一能动气,气一能动志”的言论。心在修行中,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一样的,比如“心”能转物,此“心”便是妙明真心、二十四心”行不相应的“心”指的是识神之心,所以古代经典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大家一定要仔细甄别。心猿之心应是识神之心。说了这么多,如果有读者还不能明白什么是心,什么是意的话,那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解释一下,大家就应该明白了。比如我们早晨起床去上班,你为什么要起床?为什么要吃饭?为什么要坐车去办公室呢?这是因为我们心里知道我们要上班了,发了一个上班的“心”,这就是“发心”!

6、“发心”去上班,和我们“发菩提心”去修行其实都是这个心在作用,那么发完心之后,起床、吃饭、出门一系列的事情你自会有条不紊的做,谁也不会傻到一直在心里念道着“我要上班、我要上班、我正在做和上班有关的事情”,对吧!如果你真的在念道,那就是紧箍咒了,象这样反映在意识上的思维活动这就是意了,呵呵!这就是心与意的区别!再比如我们坐车去上班的路上,你可以想昨天和女朋友看电影的事情,也可以想待会到办公室要做什么事情,可是你不会忘记自己是在上班的途中,应该说在忘与不忘之间,或者说忘与不忘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你已经“发心”了,意志上也做出反映了,而在忘与不忘之间的“上班心”就是“心”, 想和女朋友看电影的事情,想

7、到办公室该做什么事情那就是你“意”识的活动了,这就是心和意的区别!再比如说,我们在骑车上班的过程中,可以想昨天和老婆没讨论完的子女教育问题,也可以想和朋友喝酒的事情,可是你的脚一直在蹬脚踏,上班的路你也不会走错,这就是心在作用,而你想昨天和老婆没讨论完的子女教育问题,想和朋友喝酒的事情就是意识的作用了,这就是心与意的区别!看到这里读者会问了,你一直在说中医学对心、意的论述,这和我们的修行有关吗?当然有关!修行是拿我们人体做试验,以期望有所成就,你说有关不有关!其实修行中的心意问题是一个广泛的问题,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想,也没有人敢说自己能把这个问题完全说全、说透、说明白。我倒想问问楼主“心”和

8、“意”你弄明白了没有?这些都是黄帝内经中的知识,如果你连黄帝内经都没有看过,你怎么有资格去批评黄帝内经呢?更别说去杜撰一个什么黄帝外经了,诚可笑也。解释完心与意的区别就应该知道“意”是“心”,“心”却不是“意”, “心猿就是意马,意马就是心猿”我真的不敢苟同,那么什么是心猿呢?比如小孩子,他说:“爸爸,我想去踢球。”你说:“好,你做完作业再去踢球。”于是他去做作业了,他确实是在做作业,但他的“发心”是要去踢球,做作业是为踢球服务的,心思根本不在做作业上,如果再有一个小伙伴在门口等者,那你就可想而之了,这个作业的质量堪忧啊!这就是“心猿”!那么什么是“意马”呢?还拿小孩子做作业打比方,他说:“爸

9、爸,我想去踢球。”你说:“好,你做完作业再去踢球。”于是他去做作业了,他确实是在做作业,起初他的“发心”也是要去踢球,做作业是为踢球服务的,也有一个小伙伴在门口等者,可是你看不下去了,然后把等他踢球的小朋友给赶走了,并且说你不认真做作业就别想踢球了!,他一看没指望了,只有定下心来去做作业,这个时候他的“发心”是做作业,心猿是没有了,但在做作业的同时他的意识中老是蹦出和踢球有关的念头,还有对爸爸不让他踢球表示不服气的念头,以至于思想不能专一,这就是“意马”。以上是我对于心意问题的个人看法,有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指正。二、 八十一难是顺是逆的问题楼主在文章中说:“西游记隐含的真正的修炼功法,乃是将诸难

10、反转,逆行天地造化之机,一朝功完难退,元神尽显”。这一句挺有意思,值得大家深思,不管楼主的观点对不对,我想楼主可能是受到圆觉经思想的影响。圆觉经中依次有十二位大菩萨向佛祖提问,前四位问的是和见地、境界有关的问题,属于佛法中深层次问题,即佛道方面的问题,中间四位问的是和修行理论有关的问题,属于佛理方面的问题,后四位问的是具体修行方法的问题,属于如何修证的问题。最前面的菩萨问的问题最深奥,也最接近本质,最后问问题的菩萨问得最潜显,以告诉想修圆觉法门的人,有迹可寻,有路可走,上根上智者听佛祖与前四位的问答,便能直接证悟佛道,中等根器者,听佛祖与前八位菩萨的问答也可证悟佛道,下根下智的人(比如我们)就

11、应该听完佛祖与十二位菩萨的问答,并且从第十二位菩萨所教授的修证方法开始经历十一、十、九至第一位菩萨,最终圆成佛道。圆觉经的这种安排方法是有深意的,因为见地、境界的正确与否,以及高低之分直接关系到由此衍生出的理论水平的正确与否,以及高低之分,而理论水平的正确与否,以及高低之分又直接影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否能够成功已经所付出的代价的高低。圆觉经是要我们一开始就明白什么是佛道中的正确的高明的见地、境界。打个比方,反围剿时,毛泽东说敌强我弱不能和敌人硬拼,而王明却要御敌于国门之外,这就是见地正确与错误,以及高低之分的区别,而由此发展出来的战争理论所指导的战争实践自然是一个胜,一个败了。修行中的事(修证

12、)、理、道,道理可以先悟,但具体的事项还要从修证做起。楼主以为然否?三、 版主说他那里有从西游记中演化出来的功法。真的希望版主能够公开从西游记中演化出来的功法,则真的功德无量了!四、 关于心与意的起用问题“心”和“意”乃至于“志”都在修行中起一定的作用,我刚刚说发心错误便会产生心猿,降服心猿的方法第一步是用五行山镇压,目的是不让“心”动,并生出悔过之心,但一直把心压在山下,不动,那是不行的,因为心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我们修行的过程还要靠他分辨和降服妖魔,呢!怎么能一直把他压着呢?所以降服心猿的第二步,是要把他放出来再给他带个紧箍,不听话了就时常念念咒,名单是让心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变成心猿来捣

13、乱。佛家所说的由止而得定,就好比把心猿压在山下,最多是念头伏住不动,定力再深,也只是高级的止,心并不能起用,所以定并不是什么高境界。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静的境界是高于定的境界的,因为在静的境界中心能够起用。这也许就是佛家要既修止,又修观的原因,由止而得定,由观而得慧,定慧等持而能得解脱。其实心意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劈荆斩棘开辟道路时要用到他,降妖伏魔自我保护时需要他,但如果用不好也会伤了自己,用心得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能堕入顽空(把心丢了),否则就危险了,西游记中唐僧多次被抓都是在悟空不在的时候发生的。心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悟空”,修证佛法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要证得这个“空性”,如果不能证到这个“

14、空性”那你的修行说明还不过关。当然,想悟空就得先持戒,所以唐僧的二徒弟猪悟能就有一个浑名叫八戒,意思是能持戒的意思,能持戒心才能越炼越净,所以三徒弟的名字就叫做沙悟净,不光心要净,身也要净,身心俱净,方能得清净!佛法中证悟空性的一个方法是从四念处起观,“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身不净、观法无我”。什么叫无常呢?佛家说人的心念是不断在动的,就好比大海一样波涛汹涌永不平息,还有我们身处的世界是由四大地、水、火、风构成,加上空就是五大,五大皆空,这个空不是没有,而是说五大并非实有,只是虚幻不实、因缘而合的暂时存在,所以说的无常的。当然等你证到了空性,那就是常了,苦呢!就好理解多了,比如生老病死是苦、心

15、猿不伏就是苦、违顺相争就是苦,等等等等,反过来就是乐。什么是不净呢?有染就是不净,比如杂念纷纭就是不净,身有疾病就是不净,等等等等。什么是无我呢?佛家说早这个世界上并无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存在,我随着因缘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佛家立此四念处观是为了是为了破除凡人心中对“常、乐、我、净”的执着,只有破除这种执着才能证得空性,由凡人心中对“常、乐、我、净”的执着进入到 “无常、苦、无我、不净”时便是证悟空性的开始,当你境界再行突破的时候证得空性时便又回到了“常、乐、我、净”的境界了,当然,此时的“常、乐、我、净”的境界是早已破除了“常与无常、苦与乐、我与无我、净与不净”达到无碍的一种境界,已非原来的对“常

16、、乐、我、净”的执着,好比原始社会的公有制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有很大的不同是一样的道理。佛祖在世时,说法四十九年,前面大部分是在说“无常、苦、无我、不净”,到了晚年有开始强调“常、乐、我、净”,因为“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身不净、观法无我” 四念处起观是佛教导弟子方便入门的狭义的四念处起观,当弟子修行有成,机缘成熟的时候,佛祖有把四念处起观广义化,这个时候便变成了“观心如心、观受如受、观身如身、观法如法”了,为什么?因为常与无常、苦与乐、我与无我、净与不净俱不能完全表达“观心、观受、观身、观法”真实性相,比如人的身心感受岂止苦乐两种,观法有岂止有一个无我性,还有无常性、不生不灭的法性等等等等,所以从狭义的四念处观到广义的四念处观,又是一个进步,一个通向真如空性的一个进步。从“常、乐、我、净”到“无常、苦、无我、不净”再到“常、乐、我、净”的过程表示了修行过程中三种不同的境界和三种不同的过程,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